第(1/3)頁 在大唐,有人筆底生花,才藻艷逸,出口成章。 遠的不說,就說近的,太子太師、鄭國公魏徵,一句中原初逐鹿,投筆事戎軒,縱橫計不就,慷慨志猶存。 驚艷眾人。 又有詩人虞世南,深的李世民信任,敢直言敢諫,被李世民稱之為“德行、忠直、博學、文詞、書翰”五絕,博古通今,驚才絕艷。 還有楊師道、李百藥、王績等人大名鼎鼎,既是太子舍人,又是東宮學士。 人們常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原因乃是文人墨客們經常聚在一起,通過比試琴棋書畫文等方式“以文會友”,把作品以供眾人評判。 雖然大致能評判出部分作品的優劣,但涉及到到一二名評判的時候,往往是“各花入各眼”,每個人角度不同,看法也就不同。所以,便出現了“文無第一”的說法。 然而此時聽到了這首詩,在場的所有人眼中都不由自主的冒出了駭人神色。 如此文章……究竟是誰作的? 宛如天上文字一般,真真正正的妙筆生花,如椽巨筆,短短幾十字,就已經把那仙人盛況描寫的栩栩如生,仿佛就在眼前。 著實是字字驚人。 眾人全部都已經屏住了呼吸,不敢吭聲,死死的盯著宅子,精心聆聽。 聲音還是隱隱約約,幸運的是這邊順風,所以聽的清楚。 “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 “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轟隆! 就仿佛真正的炸開花了一般,李世民幾個人滿眼駭人,帶著難以置信。 他們大口大口的喘息著,回味著詩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 最后一句,竟然把人從仙境中抽了出來,讓人回歸現實,回首聽下來,整首詩意境雄偉,變化惝恍莫測,繽紛多采! 還朗朗上口,讓人讀起來覺得氣象萬千。 這等詩篇,不要說冠蓋大唐,即便是放在前朝,前前朝,前前前朝,都恐怕是讓人無比震驚的佳作。 內容豐富、曲折、奇譎、多變。 形象輝煌流麗,繽紛多彩。 似乎想要宣揚“古來萬事東流水”等消極意味,但是它的格調卻是昂揚振奮,有一種不卑不屈的氣概流貫其間,讓人只覺得超凡脫俗。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