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話說學弟,你家里過年的時候都會準備些什么東西???” 看著電視新聞里全國各地的年夜飯,云水謠忽然想起了身邊的李庭筠,她想知道金陵和廬州的年夜飯有多大區別。 “我家里過年的時候準備什么吃的?”李庭筠回想了一下,每年春節除了必備的砂糖橘之外,他家里做的最多的就是炸圓子。 這個炸圓子是用糯米制成的,先在電飯鍋里煮一鍋糯米,然后把糯米捏成一個個的小圓子然后放到油鍋里炸。 等小圓子表面都炸成金黃色時就代表可以撈出鍋了,這之后撈出來備用。 等到大年三十的時候家里人煮一個小火鍋,然后把炸圓子當成食物全部放在小火鍋里煮。 除此之外就是各種雞鴨魚肉了,這些東西李庭筠平日里都能吃到,所以也沒有和云水謠詳細的說。 聽著李庭筠的描述,云水謠覺得廬州和金陵的年夜飯也都差不多,或者說其實全國各地大部分的年夜飯都差不多,只有電視中或者少部分人才會做很多與眾不同的年夜飯。 滴答,滴答,滴答。 自從時間到了晚上六點,李庭筠的手機消息提示音就一直響個不停。關掉扣扣消息,就會出現微心消息,關掉微心消息就會出現扣扣紅包的專屬提示。 “學弟你的微心消息一直在響個不停,你不需要看一下嗎?”云水謠提示了一下李庭筠,她以為李庭筠是因為有別人在身邊而不好意思打開手機呢。 “哈哈哈,這個時間點應該是家族群在發消息吧,估計是在里面發紅包?!闭f起紅包。李庭筠稍稍覺得有點可惜。如果是在東寧,他的紅包應該有很多,父母、親戚、同學和素不相識的陌生人。 其中金額占據大頭的應該是父母和親戚的紅包,按照之前的慣例,李建國和楊雪珊一般會給李庭筠三百左右的紅包,親戚朋友也是三百,姑姑李敏兒一般則是給六百六十六。 可現如今在金陵,那便沒人能給李庭筠紅包了。 “紅包???你要不說我都快忘記了。”云水謠站起身,穿著拖鞋噠噠噠噠的走回到了自己的房間,沒過幾分鐘她便拿著一個紅包出來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