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瓶子的底的確是老底?!?
男人冷哼,“老貨當(dāng)然是老底!”
胡教授沒搭理他,繼續(xù)往下說:“老底的胎質(zhì)因年代久遠(yuǎn)會有自然的老化痕跡,比如這里有細(xì)小的孔隙、還有一定程度的磨損,再看瓶身,胎質(zhì)就很新了,二者在色澤、質(zhì)地等方面都有差異,仔細(xì)觀察可發(fā)現(xiàn)銜接處的不自然。”
男人怒道:“你少鬼扯!”
胡教授抬頭瞥了男人一眼,“你急什么?你不是想聽我對這瓶子的詳細(xì)鑒定么?那就先別插話?!?
一旁也有人他。
“兄弟,你冷靜點兒,先聽聽胡教授怎么說?!?
“就是啊,你得允許人家把話說完呀。
男人冷笑道:“行,今兒我就聽你好好說道說道。”
胡教授倒著拿瓶子,將底展示給所有人,又問一旁的蘇醒,“小蘇,你能看出什么來?”
蘇醒聞言,俯身過去,就著胡教授手里的放大鏡,觀察了一會兒,說道:“北宋定窯玉壺春瓶的圈足一般較薄且規(guī)整,足底平切,修足干凈利落,無明顯的刀痕。而這只接底瓶的足部與瓶身相接處有打磨、修補的痕跡,線條不夠流暢自然,足墻的高度、厚度也與真品不符,而且足底和瓶身的整體年代特征都不一致。”
“對。”胡教授肯定了蘇醒的判斷,又補充道:“北宋定窯玉壺春瓶的釉色多為白色,釉面溫潤柔和,有淚痕和竹絲刷痕等特征,淚痕是釉在高溫下流動形成的,顏色較深且有自然的流淌感,竹絲刷痕是修坯時留下的,呈平行的細(xì)絲狀。而這個接底的瓶子,瓶身的釉色與底部存在明顯差異,銜接處的淚痕和刷痕可能不連續(xù)、不自然,瓶身部分的釉面光亮、新潤,與老底的古樸釉面形成了對比。”
蘇醒也又說了一段自己的觀察結(jié)果:“北宋時期的定窯玉壺春瓶,紋飾以刻花、劃花、印花等工藝為主,圖案簡潔流暢,線條自然生動,具有較高的藝術(shù)水準(zhǔn)。再看這只接底瓶的紋飾,瓶身線條粗細(xì)不勻、圖案模糊,與底部的紋飾在時代特征和藝術(shù)風(fēng)格上不協(xié)調(diào),比如底部的紋飾具有北宋時期的古樸韻味,而瓶身的紋飾則顯得較為粗糙、現(xiàn)代?!?
“破綻太多了。”胡教授點點頭,又用紫光手電在瓶底幾處照了照,最后總結(jié),“這瓶子接底時用了粘結(jié)材料,紫光燈下可以看到明顯的熒光反應(yīng)?!?
附近看熱鬧的人,都看到胡教授照燈時的熒光了,人群中響起一片低笑聲。
有不少人都覺得,這師徒二人方才的組合鑒定很精彩,打臉“啪啪”的,過癮!
“鑒定的好,專業(yè)!”
“胡教授的學(xué)生也了不得,前途無量!”
有看爽的人,帶頭鼓起掌來。
“啪啪啪——!”
很快,更多的人也跟著一起鼓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