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必須輕點兒-《四合院的生活日常》
第(1/3)頁
年底之前,魏平安又搭了老丁和老郝的一次專列去了上海。
他要送諸暉回老家。
諸暉沒讓。
特殊情況特殊對待吧。
諸暉這次還是要自己回家,他們結婚都沒有通知家長。
想來之前諸暉被“綁架”回去相親,確實讓她吃了些苦頭。
心里的那股氣,哪怕跟魏平安一起生活了一年多,也還是沒有散開。
“等明年咱倆抱著孩子一起回去。”
諸暉說這話時,語氣里就明顯帶著情緒。
魏平安之前問過,諸暉沒說,再之后,魏平安就不再追問了。
愛人想說的時候會主動說的,既然她不說,那就肯定有她不想說的理由。
夫妻相處,相濡以沫,處處逼迫實在是最錯誤的選擇。
魏平安跟媳婦相處的經驗可是點滿了的。
畢竟算上諸暉,他已經可以伸出四根手指頭了。
料理了上海的事情,臘月二十六,魏平安、安陽和劉漢一行四個人重新回到了京城。
安陽新媳婦來京城公公婆婆家過年了。
魏平安的車就停在機場。
還順便混了一箱油加滿。
先送安陽小兩口回家,中途順道小繞了一下,放下劉漢,然后魏平安就熟練的去了軍區大院門口。
等了二十來分鐘,李璐小跑著竄了出來。
昨天打電話約好了,今天陪她逛逛街,然后一起去東來順涮個火鍋。
年底打個牙祭,李璐今年要多陪陪她爸媽,過了年再回去。
為了這次期待的二人世界,李璐特意許諾了好些吃的喝的,才撇下了魏小米。
東來順起起伏伏,現今這家店,也有幾十年的歷史了。
“來十斤羊肉水餃,十二斤羊肉丸子,60張餡餅兒,涮完了肉我們帶走。”
剛坐下,魏平安就喊來跑堂的店員,招呼道。
魏平安打著356所“團建”的幌子,給自己搜刮好吃的囤積起來。
這事兒魏平安逮著機會就沒斷過檔。
擱往常,東來順這不能涮的邊角料做成的丸子、水餃、餡餅都是定量的,得提前排號,還得憑號限量購買。
但魏平安代表的可是官家,不講究對老百姓定量那一說。
再者,魏平安提前了好些天就定了這次采購,也沒有強逼著非要當時定當時拿。
反而今天來涮鍋,是加了個塞兒。
“得嘞,這就給您備上,等您走的時候給您拿上。”
魏平安手里有條子,跑堂的也不會遲疑,爽快答應著,就去通知后面準備涮鍋的備料去了。
“怎么買這么些好吃的?”
“給單位里人過年分一分,也就沒多少了。待會兒你回去,給你爸媽和小米也帶一份。”
“嗯。”
東來順的涮肉是京城的一個標桿,特別的講究。
涮羊肉的羊肉講究不腥不膻,鮮嫩味美,肥瘦相宜。
東來順用的羊是取自內蒙的大尾巴綿羊,而且只用二至三年的閹割公羊或僅產過一胎的母羊,以保證肉質嫩而不“柴”。
為了保證貨源供應,東來順除直接從內蒙買來成羊現宰殺現用外,還從內蒙產地買幼羊,放在自留地喂養一部分,交給農民合作代養一部分。
在東來順,你絕對只能吃到黃瓜條(羊后腿)、大三岔(羊尾部)和上腦(脊背部分)三個部位的肉。
其他地方的肉不是不行,而是口感不對。
一只羊宰殺之后,除了涮的肉之外,其余的都算是邊角料。
東來順本來就是從在東安市場做“貼餅子”、“雜面條”、“氽肉丸子”等起家的。
這些個邊角料也就順理成章的成了水餃、餡餅和肉丸子的餡兒。
外地人只知道東來順的歇后語“東來順的涮——真叫嫩”,卻不知論地道小吃,東來順也是老資格。
“昨天通知,說今年食堂的年夜飯和燈謎游戲活動都不辦了,估計今年就只能窩在家里……”
李璐邊吃邊跟魏平安聊天。
這倆月,部隊大院已經切身感受到了些許的風聲鶴唳。
“多吃點,快過年了,好東西不好買了是吧?”
何止是不好買,是有錢有票都不一定買得到。
這么說吧,田媽媽現在出門買個菜,必須要先回家去換一身衣服,不然肯定買不全。
要不然許大茂敢這么嘚瑟呢。
“也不僅僅是因為過年……”
“咳咳。”
魏平安打斷了李璐的繼續。
言多必失,何況是在公共場合。
特別是,他突然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也進了二樓這個大廳。
“嗨,老魏,可真巧啊,難得啊,在這里碰上伱了。”
許大茂眼珠子滴溜溜的轉悠,嘴里說話已經帶著點領導的味兒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平县|
衡水市|
深泽县|
西贡区|
博爱县|
夏邑县|
荣昌县|
卓资县|
盐源县|
榆中县|
炉霍县|
大同县|
沭阳县|
富裕县|
黄冈市|
湖南省|
龙岩市|
安仁县|
望奎县|
长海县|
广汉市|
延寿县|
屯门区|
竹溪县|
乌鲁木齐市|
宣威市|
容城县|
广丰县|
思茅市|
广汉市|
嘉黎县|
墨玉县|
青州市|
嘉鱼县|
邳州市|
昌都县|
鲁甸县|
巨鹿县|
右玉县|
台中县|
永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