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接待外國來賓的目的,就是通過這群有國際影響力的記者們的發聲,對我們新的國家的形象起到積極促進的意義。 所以,不在于我們的心意多么真誠,接待多么正規莊重,而是想著怎么讓外國來賓開心。 “賓至如歸這個詞,可不是我胡編亂造的,對吧?” 陳軍若有所思的點點頭。 外事辦成立的時日尚短,大家的經驗不夠充分,雖然擁有留洋經驗的同志不少,但總的思想意識跟國際還有著不小的差距。 且不說這些外界制約因素,單憑從沒有出過國門的紅星軋鋼廠一名車間工人師傅靠著幾年如一日的dc區圖書館的“自學”,就成了一個外國通,比自己這些專門從事接待外賓工作的人還要更能勝任。 這就不得不讓他們沉下心仔細慎重的反思了。 飯后,外國土老帽們依舊興致勃勃,就像是憋屈了好久,終于可以肆意揮霍一樣。 魏平安也早就做好了打算。 有些東西,普通工人買限量,魏平安也不能想買就敢去買,即便是艾沐棽身份地位,也不是想要多少就能要多少…… 但對于外賓,合理范圍之內,是有求必應的。 “多米尼克,艾利奧特,費迪南德,還有班森,你們想不想換一身我們這里的衣服?嗯,或者也可以再訂做幾件旗袍,等回去時給你們的母親和姐妹……” 答案自然是肯定的。 出了新成炸醬面館,魏平安其實是想帶他們去瑞蚨祥的。 老字號嘛。 但拐出來走了沒幾步,就看到了一個穿著米黃色繡花旗袍的女人站在綢緞鋪門口送客離去后,扭頭走了回去。 魏平安看著有點眼熟,就帶頭進了門。 他可以發思,絕對不是看那旗袍女人有韻味兒。 里面空間很大,左右都擺著綢緞和布料。 現在每家裁縫鋪里的服務員都能給客戶丈量尺寸,也有手藝非常厲害的老裁縫坐鎮制作成品。 土老帽們個個興致勃勃的參觀,不時的還拿起來學著其他人那般揉捻,像是真懂似的。 “這位朋友,怎么稱呼啊?” 旗袍女人走過來,招呼道。 “你是這里的老板,還是老板娘啊?認識一下,我叫魏平安。” 上一世魏平安也算是個商人。 商人與商人之間,一眼就能get到那個點。 當魏平安看到這個旗袍女人的時候,仿佛就嗅到了“同頻”的默契。 嗯,商業上的那種。 “呵呵,我是老板娘,也是老板,伱可以叫我陳老板,魏同志是來參觀,還是看布料啊?” 魏平安故意看向正在走馬觀花的幾個外國大boy,還有跟著他們一起的三個外事辦干事,然后才轉回頭道: “喏,給幾個外國朋友做幾身衣裳,嗯,那邊三個也是外事辦的領導干事。” 一個“也”字,留給了對方“腦補”的空間。 旗袍女人臉上的笑容頓時又綻開了幾分。 “嗯,其實,陳老板,待會兒價格可以適當的浮一浮。” “吆,魏同志這是想著照顧我生意呢?” “我的意思吧……回頭我也來做兩身衣服,天涼了,眼瞅著過冬,我的中山裝還沒著落呢。” “咯咯,平安兄弟,你這可以啊,行了,意思我明白了,放心吧。” “那就麻煩你了,陳姐。” 從簡單的幾次談話的稱呼里,魏平安就跟陳老板達成了共識。 這種牛刀小試的感覺,讓魏平安很舒服。 甚至有種橫跨了半個世紀,又重新體會到走出校門初創業的日子。 而且嘛——回扣這玩意兒,自古就有,從未斷絕過。 魏平安就是興之所至,隨手施為,也并沒真的圖那點回扣。 輕描淡寫中透著隨心所欲。 更重要的是,以后可以師出有名,解決一些后顧之憂。 “嗨不麻煩,我還要謝謝你照顧我生意呢。” 可能在陳老板的想法中,魏平安就是專門接待外國來賓的那種高級干部,這單生意成了,以后這類似的還能少的了? “陳姐,一會兒可以多介紹介紹咱們的旗袍,外國友人來一趟,總得帶點當地的特色回去啊。” 招呼打完,魏平安把班森幾個喊過來。 “這是這里的老板,看她身上的旗袍,不錯吧……” 幾個小青年直勾勾的打量,陳老板倒也沒有不好意思,還轉了個身,讓他們看效果。 最終,費迪南德訂了兩件旗袍,艾利奧特和多米尼克不愧是杜蘭大學的同學,一人訂了五件…… 班森也訂了兩套,他要的就是陳老板身上這種,說妹妹的身段跟老板應該差不多…… 他們說的只能是大概的身高和尺寸,或者有參照物和人,沒有就靠比劃,魏平安幫著翻譯,反正大差不差就好。 圖的不就是個特色嘛。 外國女人普遍骨架大,并不適合旗袍這種服飾。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