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邊喝邊聊,氣氛漸入佳境,朱墨想到在京城也就這兩個熟人了,還是要交代一聲,當即說道: “老道,你們啊,來的正巧……明天我就要去江南了,啥時候回來還沒數呢……兩位以后也要多保重……” 哦? 老道和李三假裝詫異。 老道問道:“朱公子不是在翰林院嗎?怎的又要去江南了?呵呵,我們兩個老朽還真趕巧了……” 朱墨在京城一直也沒有什么朋友,那天聊得很多,且二人對自己也有恩,說起話來自然就放開了些,當即感嘆道: “不瞞兩位,我這次去江南,是要辦一件千難萬難的大事……辦成了,天下的老百姓都有好處,辦不成的話,我也不想在大明待下去了,真準備去南洋了……” 這話是心里話,一開始就這么想的。但聽在二人耳中,卻是非同小可—— 他真要走? 真去了南洋,又怎么在找得回來? 老道當即勸道:“年輕人還是年輕人,賭什么氣呢?就算天大的事兒,辦不成就辦不成咯,難道還要跟自己過不去?再說了,天塌下來,有個子高的頂著,你著急啥呢?” 朱墨心里默想一會兒,說道:“老道,這還真是件天大的事兒,辦不成啊,天還真會塌下來……” 哦? 老道和李三心知肚明,卻想不到朱墨竟然也有壓力。 老道看朱墨確實面有憂色,這時忽然心生憐惜:唉,朕是不是太急躁了?讓這孩子去辦這么大、這么難的事兒……他畢竟還是個孩子啊…… 李三心領神會,輕輕啐了一口,安慰道:“哼,既然是天大的事兒,這些翰林院的大人物怎么不去做啊?還有內閣、六部,那么多大能人兒怎么不去?偏偏要讓朱公子去?老奴真想問候他們八代祖宗了!” 老道也接道:“是啊,這都什么世道啊?怎么就擰著一個年輕人去擔著大事兒?朝廷不是有嚴家嘛,還有徐階、張居正嘛,他們怎么不去啊?唉,李三啊,這世道真不知是怎么了?只有朱公子一個人心里還裝著天下的老百姓……” 唉…… 李三也嘆息一聲,心里卻冒出一句話—— 皇上今兒是怎么了?說話怎么那么怪? 連世道不好這話都說出來了,這要讓天下人知道那不成了笑話了?嘉靖皇帝自己說自己的世道不好? …… 朱墨聽在耳中,心底生出一股暖流—— 這兩人真心不錯啊,還能體諒我的處境……這次能交到這兩個忘年之交也不錯,這兩人比朝廷上那些人可強多了。 心里想著,朱墨也確實有點擔憂:畢竟辦織造銀行和抗倭公債這事,還只是自己的構想,真要付諸實施,也不能說就一定會成功。 在外人面前還可以裝,在朋友面前也就不裝了,當即說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