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四百二十八章 史上最強的刺殺!-《龍蛇演義》


    第(1/3)頁

    “忍者?”

    聽到王超說曰本忍者精通積蓄精神,然后隱忍一舉爆發的事情,霍玲兒皺起了眉頭,回憶起自己在曰本學習劍道的一系列事情。

    “我當年在曰本學習過空手道劍道,但是也沒有接觸到到忍者方面的情況,甚至都沒有聽說過,一直以為只是傳說,難道真的有?”

    譚文東也回憶著:“我在西南一帶的黑道上也和曰本人做過生意,沒有聽到什么忍者方面的情況。我們唐門難道過忍者打過交道?曰本應該沒有這個組織啊?咱們唐門記載的一些資料中,曰本方面也沒有忍者組織的消息。”

    譚文東現在逐漸的開始有些小權利,成為了王超在南洋唐門的得意助手,倒是能夠收集到很多資料信息,曰本的一切幫會也知道得清楚,沒有忍者組織方面的記載。

    “忍者組織是沒有了,但是練忍者修行的人應該還有,就像我們練國術的,并沒有那些小說中寫的丐幫,青城,峨眉,華山那些門派。就連少林,武當,會武功的也就只有那么有限的幾個。都是私人傳承,帶著幾個徒弟,私人的練練,曰本的忍者也應該是那樣的情況。不過也說不好。”

    “忍者其實也是一種武術,只是參加了一些魔術,手段,心靈修煉在里面,比如我的一手‘借尸還魂’的手段,就是人縮在一具尸體的背后,用手抓住尸體的肌肉,控制他的骨骼,使得尸體活動起來,這其實也是一種忍者的手法,太極拳中的一些手段也可以同樣的做到,屬于拳法中的打法。”

    王超閑聊著:“其余的放煙霧彈,吹針,易容,隱藏起來不吃東西保存體力現等等,總之就是一種武術加上間諜的修煉。跟現在的特工差不多,不過手段比特工要豐富多了。”

    “那這樣也沒有什么神奇的地方。”霍玲兒笑了笑。

    “那倒是,不過也要值得注意,這次武道大會,我鬧出的動靜太大了,如果曰本有這方面的修煉的人,肯定會出來參加武道大會,到時候你們要注意。不要功夫比他們深,卻著了他們的道兒。”王超叮囑道:“至于忍者的修行,善于積蓄精力,爆發出超乎平常水平的一擊,這樣只是對于刺客來說有用,對于比武沒有用。玲兒,你到了化勁了,到化勁的人,經驗都豐富,心靈堅定,只要差距不是太大,一下是弄不死的。所以那東西學起來沒有用,這也是武術家和刺客的分別。”

    “刺客不成功,就成仁。是以刺殺對手為第一目的。咱們練武的是第一目的不是殺人,而是修煉自己,進化體力,延長壽命,凈化心靈,的確是不同。”霍玲兒點點頭。

    “武道大會還有些時間,不過你不用刻意的求進步,慢慢來就可以了,也不用每天都練武。積蓄涵養為最好。”王超比劃了一個“胎拳”的手勢,開始捏成的時候,手心里面傳來心臟砰!砰!砰!的跳躍聲,隨后聲音漸漸的小了,歸于沉寂,但卻沒有給人死氣沉沉的感覺,卻是一片大氣的混茫。

    “浩然機已息,幾仗復何銘?”

    霍玲兒看著王超捏“胎拳”漸漸的歸于沉寂,突然念出了兩首符合意境的詩詞。

    “這兩句詩是什么意思?”王超松了拳勢,問道。

    “這兩句詩的意思是,儒者養成了浩然之氣,機變詭詐的心思就會漸漸的熄滅,剩下的事情就是給自己的竹仗做銘文。仙人都持仗嘛。”

    “嗯,這兩句的意境好。”王超點點頭:“什么心思都沒有了,剩下的行為就是給自己的竹仗做銘文。介乎于圣賢和神仙之間。不過玲兒,你的文化底蘊很豐厚,是自學的么?”

    王超發現霍玲兒的文化底蘊很豐富,詩詞歌賦都很精通,覺得奇怪,香港方面的教育似乎并不注重中文的詩詞,相反是學習英語的。畢竟香港受過英國的統治,到九七年才回歸。

    霍玲兒聽見王超的問話,臉上流露出一種古怪的神態,“其實我的詩詞,這些東西,都是在曰本學習的。我在曰本學習了三年的劍道空手道,每天半天練習,半天學習中國的文化。我當時候學習的那個道場場主,是研究王陽明心學派的大家。”

    “這也不奇怪,當年曰軍侵華的時候。許多曰軍軍官都是王陽明的瘋狂粉絲,研究心學精深的人。這也是儒學的一些東西在曰本傳播很廣,當時明朝被清朝滅亡之后,很多明末的大儒都流亡到曰本講學。同時也把儒學的一些氣功,修心,養浩然之氣的修煉靜功等東西傳到了曰本。同時也給曰本的武術注入了新的活力。氣功這東西,分為道教,儒學,佛教,醫學,民間,武術六大類。并不是我們練武的人才會搬運氣血。武術的氣功,還是根據道教,儒學,佛學,醫學里面的一些東西借鑒來的,曰本練武高深的,一般都有很深的學問研究。看來玲兒你在曰本學習的道場很不一般,不是那種大眾化的道場。”

    王超雖然讀書不多,但也讀過一部分的國術歷史,些微知道這些東西。

    “我學習的道場是我爺爺的一位曰本朋友介紹的。規模不大,并不是那種商業姓質的。是屬于當年曰本海軍大將竹山大枝創辦的,不對外招生,只是由熟人推薦,這跟當年植芝盛平初創合氣道道場的時候一樣。”霍玲兒點點頭。

    原來曰本的一些武術道場,分為商業姓質的道場和那種不對外開放的道場。

    其中商業姓質的道場,譬如空手道的幾大流派,小丸子的合氣道皇武會。這些商業姓質的道場,一般招收的學員,都不會學到什么高深的東西。

    而其中有一部分道場,卻是不對外開放的,屬于那種小團體。由熟人推薦。完全是屬于研究會形式的。這樣的道場,學習的機會就大大增加。

    拿國內來比如,曰本商業姓質的道場就等于是武校,武館。而不對外開放的道場就等于是那種很有盛名的拳師,在高層的圈子里面招收徒弟講學。

    當年曰本的合氣道創始人植芝盛平最初創辦的合氣道道場,就是由一幫閑暇的上層曰本軍官聚會在一起構成的群體,普通人就算有錢也進不去,沒有學習的機會。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