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大乘菩薩千器法-《道門法則》
第(1/3)頁
出了山洞,趙然小心翼翼向著來路返回去一里多地,將自己留下的腳印痕跡等等大致清除干凈。回來后也沒有進洞,就在洞口處來回轉(zhuǎn)悠,轉(zhuǎn)來轉(zhuǎn)去轉(zhuǎn)得心里煩躁不堪,一腳將洞口的幾顆石子狠狠踢飛,這才算稍解胸口憋著的悶氣。
在洞口布下陣法,趙然進入洞中,看了看篝火邊的豹皮已經(jīng)烘干,便取了給道士蓋上,自家繼續(xù)合眼休息。
醒來時,又是夜里,趙然看了看道士病情,并沒有什么好轉(zhuǎn)跡象。試著移動道士,剛將他身子攙起三分,就聽見道士悶哼一聲,汗珠子頃刻間就布滿了額頭。趙然無奈,只得又將他放下。
無論發(fā)燒還是中毒,以現(xiàn)在的條件,趙然能夠做的,只是不停給道士灌水,想方設(shè)法讓他吃上兩口肉——后者尤其困難。另外就是將自己的僧袍扯下一段來浸濕給他敷在額頭上降溫,然后定時喂他服下養(yǎng)心丸。
養(yǎng)心丸煉制不易,功效是很卓著的,尤善補人精氣損耗,同時也可治病。對于普通人來說,九成的病癥幾乎都可藥到病除,但對眼前這個道士的發(fā)熱和腹痛病癥,卻始終沒有太大效果。趙然搞不清楚為什么,卻也不敢停下,只能堅持著喂他服藥,期盼能夠緩減病情。
喂道士服下養(yǎng)心丸后,趙然這才有空,將自己在寶瓶寺抄家得來的包裹打開,檢查起自己的戰(zhàn)利品。
從寶瓶禪師禪房里抄出來的包裹中亂七八糟堆了一堆物件,趙然第一眼看見的就是那瓶烏參丸。
取出那瓶烏參丸的藥方仔細看了一遍,發(fā)現(xiàn)與養(yǎng)心丸有六七成相似,但其中多了幾味清火去毒的藥材。趙然不知這道士究竟為何發(fā)燒,只是初步判斷應(yīng)為風寒入體所致,按照大致藥理來說,服下去是部分對癥的。至于道士腹中的疼痛,趙然已經(jīng)沒法顧及了——他甚至猜測過,會不會是闌尾炎發(fā)作,只是看道士兩次疼痛時手捂著的部位,又似乎不是。
道門典籍之中有很多文字都涉及如何養(yǎng)生祛病,比如《黃帝陰符經(jīng)》里,就記載了很多方子。可問題是趙然從來沒有臨床問診的經(jīng)驗,也不知道士的過往病史,再加上不清楚修士和俗人在身體上的差異,所以很是拿不準。
只是就這么讓道士一直病下去,肯定不是辦法,單就高燒而言,再燒上兩天,腦子都得燒糊涂了。再加上此刻身處巴顏喀拉山范圍內(nèi),又未遠離寶瓶寺,實在是危險得緊,必須抓緊時間逃跑,逃得越遠越好。
趙然一狠心,暗道死馬當活馬醫(yī)吧,道友你若是就此死翹翹了,須怪不得貧道。
趙然撬開道士緊閉的牙關(guān),一粒烏參丸和著清水被灌了進去。一不做二不休,趙然又打開其他瓷瓶,將其中“元光散”、“金匱丸”等也塞入道士口中。這兩味藥雖然不對癥,但看藥方中所列的藥材名錄,吃下去也不與病癥發(fā)生沖突,且能增強些體魄。其中的“元光散”似乎在恢復法力上還有一定功效。
道士再度沉沉睡去,趙然先取出綠索試了試,看看自己能不能主動發(fā)出上面鐫刻的佛法,結(jié)果當然是徒勞的,綠索沒有給他任何回應(yīng),他只得繼續(xù)翻看包裹。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平县|
弥渡县|
桃园县|
巫溪县|
买车|
嵩明县|
东平县|
阜南县|
汉川市|
丹东市|
嘉荫县|
鞍山市|
泉州市|
留坝县|
江津市|
伊春市|
福建省|
潮安县|
保德县|
遵义县|
察哈|
屯留县|
永嘉县|
晋江市|
丰县|
荆州市|
钟山县|
喀什市|
察哈|
焦作市|
天祝|
葫芦岛市|
高陵县|
民权县|
左贡县|
平和县|
西乡县|
怀来县|
杭锦旗|
新丰县|
亚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