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1850再造中華》
第(2/3)頁
相反,曾國荃長期在前線帶兵打仗,對革命軍的步槍、火炮印象深刻,極力主張裝備為湘軍裝備洋槍洋炮。吉字營和楚軍,都是湘軍洋槍裝備率較高的部隊。
現在,兩軍騎兵相接,開始白刃戰,仿佛又回到了冷兵器時代。
革命軍的騎兵,已經完全拋棄了長矛,以馬槍、刺刀、馬刀為制式武器。
馬槍與步槍不同,槍身更短。為馬槍配備的刺刀,長度較步槍刺刀更長,基座比步槍刺刀更加厚重。不過,革命軍騎兵拼白刃戰,更喜歡用馬刀。
在冷兵器時代,長矛重甲的騎兵堪稱是戰場的大殺器,也是各國軍隊的殺手锏。在中國,手持弓箭、長矛的草原騎兵,更成為歷屆中原王朝的夢魘。
但到了近代,隨著火槍火炮的流行,裝備火槍火炮的步兵,重新成為戰場主角。騎兵日漸淪為輔助兵種,作戰職能邊緣化,笨重的長矛反而不便于騎兵的快速機動。
因此,到了十九世紀后半頁,各國騎兵相繼淘汰了長矛,改用更為輕便的馬槍、馬刀為武器。
在楊烜的堅持下,革命軍率先放棄了長矛,改用馬刀、馬槍為制式武器。遇有白刃戰,騎兵在馬槍上安裝刺刀,或直接使用馬刀。
輕便的馬刀在騎兵沖鋒時有著極佳的效率。只要戰馬在奔騰,騎兵就可以借助戰馬的速度,不需要大力揮舞馬刀,僅手持馬刀向外掠出,就能輕松收割敵兵的性命。
兩軍相接,很快廝殺起來。革命軍騎兵人少,卻毫不相讓,與吉字營廝殺在一起。
剛開始時,革命軍刀術精湛,馬刀輕便,刺刀精利,略占上風。十幾分鐘后,兩軍完全糾纏在一起,吉字營人多,不時使用來復槍偷襲,革命軍傷亡不斷擴大,陣線動搖。
鄭成釗見狀,騎馬來回奔走,極力穩住陣腳。突然,一發子彈擊中鄭成釗肩膀,巨大的沖擊力使他跌落馬下。兩名親兵立即上前,救起鄭成釗。
鄭成釗忍住巨痛,草草包扎了槍傷,止住了流血。親兵要護送他返回后方,鄭成釗喝道:“我要留在陣地上。我只要不死,就決不退卻。”
他再次躍上馬背,手持馬刀,來回招呼部下,宛如關羽再世,異常神勇。
這時候,兩邊的騎兵已經完全糾纏在一起,在原地互相砍殺。革命軍的陸戰隊員、吉字營的步兵,也都沖殺到一起,各不相讓,展開了殘酷的白刃戰。
革命軍官兵訓練有素,但彈藥已盡,只能靠勇氣與敵人短兵相接,盡可能地與敵人糾纏在一起,影響湘軍發揚火力。
吉字營乃是窮寇,得了曾國荃的犒賞,人數上占有優勢,又有火槍的加持。不過,連日戰斗,吉字營從半壁山撤離時又走得匆忙,彈藥同樣不多。步四師主力又已攻克鄭家堰,威脅吉字營退路。
雙方打到這種份上,已經完全殺紅了眼。狹路相逢勇者勝,就看誰勇氣更佳,誰能堅持到最后,取得最終勝利。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喀喇|
类乌齐县|
寿光市|
莒南县|
苏尼特右旗|
抚远县|
商洛市|
闵行区|
百色市|
监利县|
台中县|
丽水市|
天等县|
勐海县|
金秀|
阳泉市|
乡宁县|
潜江市|
新邵县|
梓潼县|
岗巴县|
佛教|
怀远县|
韶山市|
石林|
汾阳市|
清涧县|
阜新|
阿合奇县|
乌恰县|
长顺县|
清镇市|
鄢陵县|
湘阴县|
宁海县|
承德市|
泾源县|
西吉县|
木里|
兴仁县|
湛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