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收降捻子-《1850再造中華》
第(2/3)頁
張樂行出身于雉河集張老家的地主家庭。周圍十八個村莊,村民都姓張,都是張樂行的族人,同族有幾干人。
他仰慕《水滸傳》中的宋江、晁蓋、柴進,為人慷慨,樂于助人,仗義疏財,慷慨任俠,在附近很有威望。
為了幫助窮人,他同樣加入了販運私鹽的行列,成為當地最大的鹽梟,稱為“鹽趟主”。皖北連年災害,又是太平軍與清軍交戰的重要戰場。
當地百姓備受盤剝,走投無路,只能揭竿而起,成為捻子。張樂行亦順應時勢,與官府對抗,抗糧殺差,被公推為領袖。
當時的清朝大員,如周天爵、袁甲三、翁同書等,都知道張樂行不好惹,一心想要招撫他。但張樂行不愿歸降官府,割據一方,與清軍屢有沖突。
他與苗沛霖絕不相同,約束部下,救助百姓,很得百姓的擁護。當時的淮河兩岸,就流傳著許多有關張樂行的歌謠。
譬如這首《想老樂》,歌詞是:想老樂,盼老樂,老樂來了有吃喝;他打仗,咱跟著,一齊同把清妖捉。
去年,革命軍占領蘇浙。欽差大臣勝保不敢進軍蘇北,便在皖北集結重兵,聲稱要先肅清皖北,再進軍蘇北。
在此背景下,捻軍亦揭竿而起。秋天,各路捻軍在雉河集集合,祭告天地,宣布起義,稱號大漢,公推張洛行為大漢盟主,稱大漢明命王。
張樂行把捻軍分為五旗,張洛行為黃旗總首領,龔德樹為白旗總首領,侯偉為紅旗總首領,蘇天福為黑旗總首領,劉文敬為藍旗總首領。
張樂行公然起義,原是想趁太平天國滅亡后,接過太平軍的大旗,壯大捻軍的聲勢。
但他高估了捻軍的實力,清軍很快調集重兵圍剿捻軍。沒有了太平軍的策應,捻軍連戰皆北,只得退守雉河集大本營。
王牌特工陳明德來到雉河集時,清軍已把雉河集團團包圍。陳明德的到來,宛如雪中送炭,給張樂行帶來了一絲曙光。
因此,張樂行對陳明德頗為禮遇,把他奉為座上賓。他為人謹慎,屏去左右,單獨與陳明德密議道:“陳先生以身涉險,穿過清軍重重封鎖,來到我捻軍大營。這番美意,兄弟我感念得很。”
陳明德也開門見山,說道:“皇上認為張將軍心念百姓,斗志昂揚,是個頂天立地的豪杰。如今清軍鏖集雉河集,捻軍處境艱難,皇上特派我來面見張將軍,請將軍移兵淮南。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甘泉县|
三亚市|
东至县|
东阳市|
固镇县|
光泽县|
鄂伦春自治旗|
禄丰县|
澄迈县|
巴彦淖尔市|
长葛市|
崇左市|
如东县|
镇原县|
开平市|
洛宁县|
馆陶县|
土默特左旗|
沾益县|
克东县|
于田县|
黑山县|
察哈|
施秉县|
嘉峪关市|
通城县|
文昌市|
罗山县|
蒲城县|
平利县|
白沙|
区。|
台江县|
特克斯县|
天镇县|
莫力|
彩票|
金平|
宜良县|
新津县|
临桂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