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靖波”號拔錨之后,立即開足馬力,向日本鹿兒島駛去。 胡雪巖心里有鬼,私帶大量銀子出境屬于違法行為。一旦被政府發現,他的生意將受到極大的影響,本人甚至都有可能鋃鐺入獄。 幸而好運連連,胡雪巖擔心的事并未發生。他很沉得住氣,在近海處遇到了一艘革命軍的軍艦,他甚至還讓“靖波號”鳴禮炮致敬。 看著大陸越來越遠,胡雪巖長舒一口氣。擔憂逐漸消失,繼之而起的,是即將大賺一筆的興奮感。他今天起了個大早,卻毫無困意,忍不住摸出古應春的信,仔細研讀起來。 古應春是廣東人,英語說得很流利,原是上海洋行里的買辦。胡雪巖承攬江浙官場的買賣,譬如訂購軍火,常常通過古應春。 生意場上的朋友,原本沒法深交。但胡雪巖作媒,為古應春說合了一起極漂亮的姻緣。女方是松江漕幫幫主的妹妹,男方就是多金又孀居的古應春。 此事辦得極為漂亮。胡雪巖與古應春,也結成了莫逆之交。 革命軍占領上海后,廣東商人呼嘯而至。上海洋行失去了壟斷地位,生意大不如前,古應春的收入也跟著銳減。 恰巧胡雪巖到上海拜訪王有齡,王有齡認為日本銀價低,可以大做文章。胡雪巖與古應春商量過后,決定在這方面賭上一把。 古應春辭去了洋行里的差事,到日本打探虛實。到了實地,所見更為真切,古應春才知道日本銀價極賤,里面大有文章可作。 第一,日本白銀產量很高,銀價較低。早在明朝時間,就有大量白銀流入明朝。明朝時,白銀正式成為中國的貨幣,來源主要有兩項,第一是南美白銀,第二就是日本白銀。 第二,黑船事件后,日本被迫開埠通商,外貿規模開始急劇擴大。這為日本金銀鑄幣的大量外流創造了條件。 第三,美國佩里將軍逼迫日本簽訂了《日美友好通商條約》。日本同意外國貨幣可在日本流通使用,且可自由兌換為日本貨幣(按“同種同量”原則)。日本貨幣也可輸出至國外(除銅錢外)。 在“同種同量”原則下,兩國貨幣(日本和美國)以同一材質(金或銀)、相同重量進行等值兌換及流通,而不管其成色如何。 譬如,1枚日本的“天保一分銀”(法定面值1分)重8.64克,成色99%。而1枚美國“Dollar銀元”(法定面值1美元)重26.9克,成色89%。 按“同種同量”原則,1枚美國“Dollar銀元”的重量與3.11枚的“天保一分銀”相同(8.64*3.11=26.9),所以二者等值。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