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避免與列強開戰-《1850再造中華》
第(1/3)頁
歷史上,世界上第一艘公認的鐵甲艦并非是“富賓號”,而是1859年下水的法國軍艦“光榮號”。
在1853年的錫諾普海戰中,俄國海軍使用新型爆破彈平射土耳其的木制戰艦,僅用幾個小時就全殲土耳其艦隊,俄海軍自身未損失一艘戰艦。
此役極大地震動了世界各國,木制戰艦在新型彈藥面前不堪一擊,深深的刺痛了各國列強的神經。研制防護能力更強的鐵甲艦,成為各國海軍的當務之急。
法國皇帝拿破侖三世野心勃勃,試圖在海軍領域追趕英國,極力推動新型造艦技術。在這種背景下,“光榮號”于1859年下水,排水量5700噸。
“光榮號”戰艦后期換裝8門239毫米線膛炮、6門193毫米線膛炮,火力極為兇猛。
英國人不甘示弱,隨即在1860年下水了排水量高達9350噸的“勇士號”鐵甲艦,再次把法國人壓得死死的。
而在1856至1860年的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僅英國皇家海軍就有一百四十多艘軍艦參戰。這些英國軍艦至少有一半排水量在一千噸以上,至少有一半是新式蒸汽戰艦。譬如英國皇家海軍的喀士多尼亞號軍艦,排水量高達6832噸。
英國人遙遙領先的造船技術、海軍實力、商船動員機制,是中華帝國極其緊缺、極其渴望的。為此,楊烜不惜用煉鋼技術交換美國人的造船技術,試圖掌握設計制造大噸位戰船的能力。
革命軍稱自己的內河炮艇為鐵甲艦,因為這種內河炮艇使用全鋼結構。但楊烜心里清楚,自家的鐵甲艦并不算真正意義上的鐵甲艦,最多只能稱之為鋼制炮艇。這種炮艇適合在長江和近海作戰,并不能抵抗外洋上的大風大浪。
從吳淞口之戰的情況看,革命軍以多敵少,雖然戰勝了法軍,自身也傷亡慘重,四艘鐵甲艦受到重創。其中兩艘沉沒,一艘失去維修價值,一艘需要返廠大修。
就連革命軍引以為傲的200噸級鐵甲艦,也有一艘彩,損失一門主炮、數名熟練炮手。
這樣的戰損比并不光彩。吳淞口外還有大約十艘英、俄、美等國的軍艦。特別是英國的軍艦更加先進,火力更加兇猛。假若他們聯合起來圍攻革命軍的鐵甲艦,南洋艦隊恐怕將遭受滅頂之災。
按照楊烜的指示,廣州黃埔造船廠正在積極攻關制造500噸級鐵甲艦。這種噸位的鐵甲艦將初步具備遠洋作戰能力,可以承載更多的火炮,安裝更厚的裝甲。
楊烜很清楚,與英法美俄等列強相比,中華帝國仍是一個實力很弱的,工業基礎薄弱的國家。在統一國家之前,楊烜不敢承擔與列強開戰的風險。在革命軍大量裝備500噸級鐵甲艦之前,決不能與洋人輕易開戰。
但上海是東方名珠,革命軍必須奪占上海。法國人逼人太甚,革命軍不得不反擊。
裂隙已經產生,擺上楊烜面前最重要的問題不是進攻上海,而是如何避免與洋人開戰。他有些心煩意亂,無心再組織進攻上海,一度準備暫緩攻勢,以試探洋人的態度。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宁县|
宝应县|
嘉峪关市|
克山县|
玉龙|
吴川市|
金川县|
壶关县|
兴海县|
新余市|
南皮县|
长沙市|
原平市|
新蔡县|
武乡县|
来凤县|
壤塘县|
章丘市|
万宁市|
安图县|
陇川县|
耿马|
潜山县|
嵊州市|
汝城县|
岳池县|
昆明市|
河池市|
英德市|
赫章县|
香格里拉县|
和政县|
靖州|
留坝县|
洞头县|
安平县|
南开区|
门源|
汤阴县|
宜城市|
玉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