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打垮江南大營-《1850再造中華》
第(2/3)頁
6日,步一師抵達南京南郊的秣陵關。江南大營在此駐有十營人馬,兵力不容小覷。
南京城內的海軍陸戰隊派出一個聯隊兩千人,從城西繞至秣陵關背后,與步一師前后夾擊,大敗秣陵關清軍。
南京守軍與步一師勝利會師,隨即繼續北上,逼近南京城南雨花臺。
7日,革命軍進抵雨花臺。雨花臺是南京城南至高點,原本是太平軍防御南京的重要據點。天京事變后,江南大營趁機占領雨花臺,在此修筑防御工事,居高臨下監視南京。
楊烜入主南京后,因為兵力單薄,為了防范太平軍,又為了麻痹清軍,一直不曾反攻城外的清軍。
臥榻之旁,豈容他人安睡?革命軍主力已經打到南京,雨花臺首當其沖,成為革命軍第一個打擊目標。
雨花臺上的清軍早已是驚弓之鳥,只能憑借防御工事勉強堅持。和春從江南大營抽調兩千兵馬增援雨花臺。
但和春拖欠部下軍餉,部下們怨聲載道,沒人愿意死戰。兩千援軍抵達雨花臺后,與革命軍才一交手,就見革命軍炮火猛烈。援軍自知不敵,略作抵抗,便趁天黑逃竄。
革命軍連夜攻下雨花臺,拔除了這枚眼中釘。
部隊連續戰斗一個多月,已經非常疲勞。最近幾天,更是連日戰斗,沒有片刻休息。盡管如此,楊田還是決定暫不休整,繼續投入戰斗,直至打垮江南大營。
當晚,楊田召集營以上軍官大會,在大會上慷慨陳詞:
“兄弟們,我們步兵師從福建出發,穿過浙江,打到了南京城下,一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我們打敗了一切阻擋在我們面前的敵人,如今還剩最后一根硬骨頭-江南大營。
“江南大營號稱是清軍精銳,有兵馬七八萬人。經過這段時間的接觸,我們屢敗江南大營。就連江南大營的王牌部隊-達翰爾騎兵,也被我們打得丟盔棄甲。
“年初,皇帝陛下身先士卒,帶領海軍陸戰隊和近衛師奪取南京,在此建號稱帝,建立中華帝國。陛下以身試險,以少量兵力纏住江南大營,為我們奪取浙江創造了有利條件。
“現在,我們已經來到南京城腳下,與陛下近在咫尺。不過,江南大營一直盤踞在南京城外,其老巢就在滄波門、高橋門之間。
“明天,我們要再接再厲,一舉端掉江南大營老巢,給皇帝陛下送個見面禮。希望大家發揚英勇頑強、連續作戰、不怕疲勞的優良作風,向江南大營老巢發動總攻……”
其實,不用楊田做動員,革命軍官兵都卯著一口氣,要徹底消滅江南大營。
在前面的戰斗中,江南大營徒有其表,屢戰屢敗。他們往往一觸即潰,有些清軍自知不敵,干脆棄城逃跑,或者不戰而降。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昌市|
忻城县|
临高县|
宜阳县|
会理县|
报价|
兰西县|
会泽县|
夏河县|
香格里拉县|
桐梓县|
昆山市|
东阿县|
大英县|
六枝特区|
阿克陶县|
黄大仙区|
色达县|
襄城县|
体育|
同仁县|
澄城县|
临夏市|
本溪|
象山县|
府谷县|
翁源县|
保靖县|
德安县|
徐水县|
贞丰县|
宿迁市|
宽甸|
赣榆县|
浪卡子县|
罗山县|
红桥区|
那坡县|
沁水县|
大同市|
遵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