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楊烜接受琉球請藩,陳虹不免有些失望,覺得楊烜有些好大喜功,未脫傳統帝王愛好虛名的窠臼。 支走琉球使者后,楊烜才向陳虹說出了心里話: “琉球請藩事小,借機壓制日本才是正理。我們的外交方針是扶持德川幕府,維持日本現在的‘幕藩體制’。 “此方針的關鍵,是壓制日本西南四強藩。長州藩、薩摩藩、肥前藩、土佐藩四強藩中,又以薩摩藩實力最強,最有希望挑戰德川幕府。 “薩摩藩何以強盛?關鍵就在于控制了琉球。德川幕府閉關鎖國,薩摩藩控制琉球,也就突破了幕府的閉關鎖國政策,從琉球對外貿易中盤剝了無數財產。 “因此,我們控制琉球,既能拓展我國的勢力范圍,又能壓制日本西南強藩,何樂而不為呢?” 陳虹恍然大悟,嘆道:“大王料事如神,微臣實不能及!” 憑著某種直覺,楊烜把琉球問題看得很重。因為琉球地處東亞貿易節點,是東亞地緣政治的重要一環,日后必能影響東亞秩序。 因此,他急調正在廣州的海軍司令唐約翰,讓他出使琉球,確立越國與琉球的宗藩關系。 為壯聲勢,唐約翰從南洋艦隊調來四艘大型蒸汽戰艦,一同前往出使琉球。 7月,唐約翰抵達琉球國那霸港,國王尚泰親自來到港口迎接,準備接受越國冊封。 冊封是中國古代皇帝授勛封爵時舉行的儀式,早在殷商時期就已經產生,之后不斷演化改進。至清朝時,冊封儀式已經非常完善。 清初國力強盛,有三十多個藩國。越南、朝鮮、琉球三國都是儒家文化圈國家,清朝對其更為重視,控制更為嚴密。三國王位發生交替,都必須得到清朝的冊封,新王才能即位。 (至今,清朝已經亡國一百多年了。琉球每年9月都會舉行“大清國皇帝冊封琉球國王”儀式,用來宣傳琉球文化,吸引全球游客。) 卻說,唐約翰受命冊封琉球國王,參考的便是清朝禮部制定的冊封儀式。不過,他是外國人,不喜歡繁瑣空虛的儀式,對清朝的儀式進行了精簡。 經過幾天航行,艦隊靠近琉球,首先看到一座山勢聳立的孤島。隨行的琉球使者尚喜告訴唐約翰,此乃姑米山。在大海上看見姑米山,就算進入琉球境內了。 不多時,上百艘小船如螞蟻一般,向越國艦隊駛來。原來,這是琉球王國派來迎接天國欽使的船隊。頭船上坐的是頭接官,通常由“紫金大夫”擔任。 唐約翰拿過望遠鏡,果然看到頭船上飄著一面黃色大旗,上面寫著“接封”大字。 原來,以往清朝的使船都是帆船,速度緩慢,若是無風,船只就難以動彈。 按慣例,清朝使船靠近琉球時,琉球王都會派出上百艘小船迎接。小船上坐有水手,手拿短棹,劃槳前進。靠近大帆船后,再挽上大船的纖繩,猶如地面上拉纖一樣,牽引大船進港。 唐約翰聽過尚喜的介紹,哈哈大笑,說道:“我越國軍艦皆為蒸汽戰艦,不靠風力,螺旋槳也好,明輪也好,造成的海浪甚大。 “傳令,降低船速,派一艘快船通知琉球的‘頭接官’。叫什么來著,對了,紫金大夫。通知紫金大夫,說他們的盛情我心領了,讓他們返回吧,不要被戰艦沖翻了木船。”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