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兩廣民團十分活躍,僅廣州一地就有民團十萬七千人。如果我們擅殺民團戰(zhàn)俘,將有損楊白扇的威名,也有損至臻堂的名聲。 “同時,這也將增加民團對我們的仇恨,加劇至臻堂與民團的對立。日后,我們再遇到民團,民團知道即使投降也會被殺,必將奮力抵抗我們。 “兩廣處處者有民團,若我們與民團結怨,豈不要處處得咎,處處受阻?” 殺俘是封建時代一個特別突出的問題。官軍虐殺叛軍戰(zhàn)俘,叛軍亦虐殺官軍戰(zhàn)俘。進一步的,官軍還會虐殺叛軍地盤內的百姓;叛軍也會虐殺官軍地盤內的百姓。 十九世紀五六十年代,太平軍興起于南方,西南、西北有回亂,北方有捻亂,天地會起義更是遍地開花。清朝民變達到高潮,也為華夏百姓造成了深重的苦難。 據《清實錄》記載,太平天國運動爆發(fā)前,滿清人口為四點二億。太平天國徹底覆滅后,人口縮減為二點五億。 后世學者估計,僅太平天國運動一項,造成的直接人口損失就在七千萬人以上。這其中,殺俘“功不可沒”。 楊烜深知殺俘問題的嚴重性。他不僅贊同陳虹的觀點,還進一步主張“優(yōu)待俘虜”。 他說:“團勇也是老百姓,大部分都是社會底層群眾。他們一時被地主惡霸欺騙,加入了民團,本身并沒有大的罪惡。即便他們有罪,也是個別人的問題,大部分人都罪不至死。 “諸位,我們要放開眼量,要敞開心胸,不要被一時的仇恨蒙蔽了雙眼。因為,我們的目的并非只是報仇雪恨,而是要讓全國受苦受難的群眾過上更好的生活。 “今后,我們還要招募更多的兄弟,還要占據更多的地盤,還要與更多的人打交道。我們要讓每個農民都有田耕,要讓每個窮人都能吃飽飯,要讓每個幼童都能讀上書。 “如果我們沒有寬待俘虜的肚量,還怎么團結他人?還怎么壯大自我?為了完成我們的事業(yè),我們不僅要寬街俘虜,還要優(yōu)待俘虜。 “具體怎么優(yōu)待俘虜呢?首先,要尊重俘虜人格。不得亂殺俘虜,不得打罵體罰俘虜。其次,要尊重俘虜財產權利。不得搜檢俘虜腰包,不得沒收俘虜私人財物。 “最后,要尊重俘虜選擇權。俘虜中想走的,我們發(fā)給路費;想留下的,我們舉雙手贊同,悉心改造他們,誠心接受他們。不得強迫俘虜加入我軍,也不得為難俘虜,不難他們回家。” 眾人頗感意外。若說不殺戰(zhàn)俘,大家還能理解。若說優(yōu)待俘虜,會不會太仁慈了呢? 楊烜雖然年輕,卻見識非凡,在部屬面前樹立了崇高的威望。他堅持優(yōu)待俘虜,眾人也不好再說什么。 中午,楊烜下令加餐,戰(zhàn)俘也人人有份。 難得吃上一頓肉,至臻堂這邊興高采烈。民團戰(zhàn)俘們個個失魂落魄,面對豐盛的晚餐毫無胃口。 楊烜過去巡視戰(zhàn)俘營,見狀大為驚異。一打聽,才知道戰(zhàn)俘中謠傳這是“死刑餐”,為的是讓戰(zhàn)俘臨死前吃頓飽飯,免得他們做了餓死鬼糾纏至臻堂。 再往里走,歪門邪道的事情就出來了。幾個至臻堂的“草鞋”手執(zhí)利刃,正在俘虜身上搜刮財物。 這些“草鞋”很沒出息,不僅搜檢俘虜身上的錢錢,連俘虜的煙具、外衣、鞋子都搶了過來。俘虜稍有反抗,就被至臻堂草鞋打得鼻青臉腫。 楊烜聞言大怒,當即下令親兵抓住違紀的“草鞋”。 八個“草鞋”很快便被帶至楊烜面前,民團俘虜也圍觀了過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