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三個月之前,王劍就接到了上級安排下來的任務,過兩年就是人民海軍建軍六十周年了,這部劇就是一部獻禮片,接到改編任務后,王劍也是費盡了心思,不過原著小說中,涉及到了大量的軍事和造船專業知識,有很多他都是搞不懂的,所以在某一天看了農業臺的裝備新時空節目,王劍就想到了,何不請裝備新時空的特約軍事評論員沈歡來當這部劇的顧問呢? 沈歡得知這些情況后,就當即表示道:“王導,既然您如此看得起我,那么我要是再矯情,就顯得太小氣了。況且這部劇又是向人民海軍六十歲生日獻禮的,我作為一名海軍裝備建設者,自然也是愿意加入你們劇組,為這部劇做一點我應該做的事情。接下來,您有什么需要的,就盡管跟我說!” 王劍笑道:“太好了,沈工,有了你的加入,我相信我們這一部大國之巨匠,一定會拍成一部經典的軍事題材電視??!為人民海軍成立六十周年獻個大禮!” 接下來沈歡就看了劇本,然后與王劍就劇本中的一些問題進行了探討。 過了大概一個月,終于到了開機的時候,這部劇的開機儀式,就選在了米家村影視文化基地,這一天沈歡作為劇組特別顧問,也來了。 沈歡還記得這部電視劇,在前世的時候,就是在央視一套播出的,當時這部劇播出手,也是好評如潮,當然也有一些網友指出了其中的一些瑕疵,或者說是軍事專業方面的錯誤。 盡管如此,這部電視劇,后來也是獲得了不少的榮譽,比如全軍電視劇金星獎,長篇電視連續劇一等獎,還有第27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提名榮譽獎以及五個一工程獎特等獎,等等。 但現在既然沈歡來了,所以他就不會讓那些錯誤再發生了,要把這部展現他們軍工人的電視劇打磨得更好。 這部電視劇的劇本,在沈歡擔任顧問后,也是做了一些修改,王劍導演非常信任沈歡,也被他的專業水平所折服了。 開機儀式這一天,來到米家村影視文化基地的人不少,其中還有電視藝術中心的領導。 開機儀式,這個風俗在世界各地都有,在亞洲地區,開機儀式就是拜神、討彩頭,希望電影的拍攝能夠一切順利;而在歐美,開機儀式則更加側重宣傳。 不過既然這是一部軍事題材劇,又是海軍電視藝術中心拍攝的,自然不可能搞什么拜神的儀式。 主要還是請一些媒體記者來進行報道。 沈歡也是第一次參加這種開機儀式,記者們早就架好了攝像機,準備抓拍整個劇組所有人的表情。 在桌子的兩邊則放著鋪蓋著紅布的攝像機,揭開紅布便是開機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