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爾班還擔(dān)心李燕玲一個人不方便,想讓宋國輝陪著李燕玲走幾天。可李燕玲想到后面去找陳思年不方便,就推脫了。 和庫爾班告別,她到招待所的房間放好了東西,干脆就去四處走走。 不得不說,比起她家鄉(xiāng),疆區(qū)真的要落后很多。這里說是縣城,其實就是鎮(zhèn)而已。 李燕玲出縣城,就到外面的村莊走走。出了縣城,她還特地從空間拿了一個背簍背著,然后四處逛了一些村莊,發(fā)現(xiàn)這里每家每戶都養(yǎng)羊,條件好的,就多養(yǎng)兩個。 李燕玲還看到有個人的羊后面還有幾只小羊,應(yīng)該是出生沒多久的小羊。 她偽裝了一下,就上去打聽情況:“大叔,你這羊是不是要交上去?” 她猜測,這些羊和他們養(yǎng)豬差不多。他們要交年豬,而疆區(qū)的說不定是交年羊。 可另她郁悶的事,這位大叔聽不懂普通話。她想起來,現(xiàn)在疆區(qū)其實并沒有完全普及普通話。庫爾班和巴圖說普通話,還是工作需要而特地學(xué)習(xí)的。但是疆區(qū)很多人還沒有學(xué)習(xí)。 別說疆區(qū)了,其實其他地方也是。她記得普及普通話還是后面義務(wù)教育后才真正慢慢普及的。 大叔在對面嘰嘰呱呱,她根本聽不懂啊! 她郁悶了一下,四處看了一圈,發(fā)現(xiàn)安全,也不廢話了,從自己背簍拿出一大袋面粉,又拿了十五塊錢出來,還有一些票。 她目測這小羊還沒有二十斤,也不知道出生多久了。 她拿出這些東西還沒來得及說什么,對面的人眼睛亮的厲害,他不會說普通話,但是會說‘賣’這個字,喊了好幾遍。 李燕玲見他盯著布袋里的面流口水,就知道他們不好過。其實她一路走來都看見了,這里的人,真的比她家鄉(xiāng)那邊還要差,有的人住的是地窯子。 李燕玲看到這些,其實也有些不好受,她一會兒回去是不是可以去黑市走走? 也不知道這里有沒有黑市。 正想著對面的人把小羊羔推給她,指了指面粉。 李燕玲就給他了,那人高高興興的收下了。 她又從身后背簍拿了大半袋玉米出來。對面的人一看,果然眼睛又亮了,看著李燕玲甚至有些眼紅,淚水不停的打滾。 那人又把一只小羊羔推給李燕玲。 李燕玲這回倒不急,她指了指母羊,又指了指公羊,最后指了一群小羊羔。她要母羊和公羊,以后就能生出很多只了! 雖然兩人聽不懂對方的話,但是李燕玲手比劃著,對方很快明白了! 她把母羊公羊給了李燕玲。 李燕玲這次給了玉米,又給了錢和票。眼前這人挺實在的,沒有說看見她有這些東西就搶,或者占便宜。她愿意幫這樣的人。 給了之后,李燕玲就牽著羊走了。 她找了一個隱蔽的角落處,把羊拎進(jìn)空間里,這才重新去四處走走。 這次她找了一些目標(biāo),拿糧食做了一些交易,看到實在餓的不成樣子的,就直接給了。給了就跑,不好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