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08章,鋼鐵可是真正賺錢的大買賣-《正德日不落》


    第(2/3)頁

    “太好了!”

    “走,跟我去密云!”

    朱厚照一聽,頓時就急匆匆的起身前往密云縣。

    密云縣也是屬于順天府管轄,離京城并不遠,后世在這里發(fā)現(xiàn)了大型的密云鐵礦,依托密云鐵礦也是建立了大型的鋼鐵企業(yè),首鋼、密云鋼鐵廠都是依靠這里的鐵礦所建立起來的。

    密云鐵礦算是大明境內少有的富礦,儲量也還相當可以,開采也是相對簡單,關鍵是離京城也足夠近,而且京城附近周圍還有煤礦。

    煤炭加鋼鐵,懂的人都知道,這是最適合發(fā)展鋼鐵工業(yè)的。

    后世幾乎所有赫赫有名的鋼鐵工業(yè)區(qū)幾乎都是擁有豐富的鐵礦資源和煤炭資源,這樣才能夠就地取材,發(fā)展鋼鐵產(chǎn)業(yè)。

    鋼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這些關系一個國家國力強盛的東西。

    對于古代來說,鋼鐵更是重要非凡。

    無論朝廷用來打造鎧甲和兵器、箭頭,還是說普通的老百姓用來打造農(nóng)具、菜刀、鐵鍋等等,幾乎所有的地方都離不開鋼鐵。

    但是古代因為鋼鐵冶煉技術的緣故,往往鋼鐵產(chǎn)量非常低。

    根據(jù)后世史學家們對歷朝歷代的鋼鐵產(chǎn)量進行估計,唐朝時期一年的鋼鐵產(chǎn)量在200萬斤左右,北宋時期能夠達到800萬斤,但到了南宋又只有200萬斤。

    明朝的鋼鐵技術相對更成熟一些,鋼鐵的產(chǎn)量大增,年產(chǎn)量能夠接近2000萬斤。

    2000萬斤的鋼鐵,也就是1萬噸左右,這點鋼鐵產(chǎn)量放在后世來說那簡直就是毛毛雨都不算,隨便造一座大橋都要用掉幾萬噸、十幾萬噸的鋼鐵來。

    由此可見,即便是在鋼鐵產(chǎn)量不錯的明朝,這鋼鐵的冶煉技術也很一般,產(chǎn)量非常的有限。

    當然,鋼鐵如此的重要、產(chǎn)量又低,這鋼鐵的價格自然而然也就相當?shù)牟诲e。

    根據(jù)明朝的史料記載,明朝的普通生鐵價格在每斤10文到30文之間波動,平均價格在20文左右。

    當然它這個是生鐵,連熟鐵都還不是,至于離鋼鐵還差得遠呢,因為冶煉技術的緣故,冶煉出來的鋼鐵質量是非常差的,蘊含大量的雜質,還需要鐵匠通過反復的煅燒、捶打來將里面的雜質給取掉,才能夠得到熟鐵和百煉鋼。

    熟鐵和鋼的價格比起生鐵來就要翻很多倍了。

    經(jīng)過五次錘煉(五火)后,十斤生鐵只剩三斤熟鐵,工料銀總計0.5兩,攤下來每斤熟鐵成本0.166兩,是生鐵的近20倍。其中人工成本占50%,炭價占32%,生鐵成本只占18%。

    這種五火熟鐵才是入門級的軍用鐵料,在這個基礎上再繼續(xù)錘煉得到精鐵或者鋼(古人說的鋼和現(xiàn)代工業(yè)對鋼的定義不同)。

    每斤0.2兩的精鐵/鋼,可以用來做甲葉,每斤0.27兩的十煉鋼(十火),可以用來做鳥銃的銃管,這種鋼每煉一斤要消耗生鐵五斤。

    每斤3兩銀子的百煉鋼,可以用來做好刀,這個成本是最初生鐵價格的200多倍。如果用這種鋼做盔甲,就是所謂瘊子甲,光物料就要一百幾十兩銀子,普通官兵不可能用得起。

    古代要獲得高質量的鋼鐵,唯一的途徑就是反復熱鍛,炒鋼、灌鋼并不能直接獲得鋼鐵,其價值在于把生鐵轉化為可鍛鐵,降低鋼鐵的生產(chǎn)成本,同時代的西方因缺乏這一科技樹,無法有效利用生鐵,只能處理塊煉鐵。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涟水县| 安康市| 鄱阳县| 舒城县| 璧山县| 苍溪县| 泰兴市| 威海市| 忻州市| 磐石市| 太白县| 祁门县| 类乌齐县| 象州县| 舟曲县| 无棣县| 托克逊县| 长泰县| 简阳市| 论坛| 北票市| 济源市| 理塘县| 西昌市| 疏附县| 陵水| 五常市| 招远市| 六盘水市| 香港| 荣成市| 凤庆县| 渑池县| 阳曲县| 任丘市| 钦州市| 玉溪市| 清新县| 鄂伦春自治旗| 西畴县| 南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