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憤怒的弘治皇帝-《正德日不落》
第(2/3)頁
至于地方的這些官員,那小日子就更舒服了。
每天睡到自然醒,喝喝茶、看看書,游山玩水、撈銀子,破家的縣令,滅門的府尹,一個個在地方都是土皇帝,為所欲為。
平時貪污腐敗就算了,這到了饑荒之年的時候,朝廷下撥的銀子、糧食,那是層層克扣,到了地方的時候,干脆就官商勾結,大發國難財。
這就是自己一直以來信任的官員,這就是這些道貌岸然的偽君子。
弘治皇帝非常的生氣,生氣的不僅僅是因為山西、北直隸各地官員官商勾結、大發國難財,更生氣難過的是自己一直以來對他們的信任,這種信任喂了狗。
看著幾乎是咆哮一般的弘治皇帝,劉健、謝遷、馬文升、侶鐘、閔圭等人一個個都默不作聲,都不敢在這個時候引火燒身。
對于下面這些官員的所作所為,他們太清楚了,比誰都清楚。
大明朝廷發放的俸祿少得可憐,根本就不足以支持他們這些當官的過上體面的生活,所以從上至下其實都在撈錢。
只是有些已經稱了規矩、成了默認的潛規則,比如下級官員給上級送冰敬、炭敬什么的,再比如拜訪的時候一字千金什么的,同鄉、同門之間拜訪的時候送點土特產什么的。
這些都已經算是大明官場上公開的事情了。
像內閣首輔劉健,他就沒少收這方面的東西。
劉健老家在河南,這些年來,河南的地方官、王爺、河南籍的官員等等不知道給劉健送了多少的禮。
劉健在河南老家這邊有幾萬傾的良田,這些田是怎么來的,恐怕也就劉健自己知道了。
劉健的老鄉劉宇就是靠著給劉健送禮,得到了劉健的賞識和提拔,這才有機會做了三邊總制,才有機會提拔上來,在總制大同、宣府、山西三邊鎮的時候。
他私開馬市,通過向草原韃靼部落走私鹽巴、糧食、鐵器、茶葉等等,然后再將交換到的馬匹轉手一賣,在短短幾年的時間內就大發其財。
事情遭到其它官員的舉報,他就不斷的給劉健送禮,讓劉健這邊一直給包庇下來,甚至于后面這個劉宇還被封了一個靖邊伯,當上侍郎、尚書。
劉健是內閣首輔,連他都是如此,其他的官員也都不例外,整個大明朝上下其實都是天下烏鴉一般黑。
大家都差不多,也就是五十步和一百步的區別。
饑荒之年發財這幾乎是已經成為了大明地方官員最為重要的收入之一了,平時壓榨百姓,這百姓都成窮鬼了,根本就榨不出多少的油水來。
唯有這饑荒之年的時候,上可以貪墨朝廷下撥的賑災銀子和賑災糧食,下可以倒賣糧食賺錢,也還可以借著流民四起、保境安民的由頭敲詐地方的地主、士紳什么的。
總之就是上下通吃,往往一次災荒可以讓這些地方官員撈到好幾年都撈不到的銀子,有時候朝廷明明已經免除了稅賦,這些當官的卻是隱瞞下來,繼續征收,然后全進了自己的口袋。
所以他們很清楚,很清楚下面這些官員們的所作所為,尤其是最近送禮的人多了很多,送的也貴重多了。
他們就很清楚山西和北直隸的情況了,不用想也都知道,朝廷下發的糧食肯定是被貪墨了,也是一定不會到饑民嘴里面去的。
眾人不語,弘治皇帝看的就更惱火了。
一直以來這些大臣們都是這個鳥樣子,一個個都是敢于直諫之士,都恨不得吐自己一臉吐沫,都說要天子勤儉節約、勤政愛民、寬厚仁慈、垂拱而治、以仁義道德威服四海。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沙雅县|
资中县|
SHOW|
冷水江市|
寻乌县|
峨边|
二手房|
广南县|
黑山县|
拉萨市|
上犹县|
凤山市|
卢氏县|
台北县|
长丰县|
荆门市|
红原县|
五原县|
永丰县|
比如县|
天祝|
澄迈县|
墨脱县|
昔阳县|
兰西县|
扶余县|
邵武市|
阳东县|
商丘市|
阿城市|
洪洞县|
兴隆县|
芒康县|
灵山县|
德惠市|
赤峰市|
霍邱县|
手机|
东源县|
新巴尔虎右旗|
盐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