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弘治皇帝的怒火-《正德日不落》
第(1/3)頁
京城,當(dāng)天色剛蒙蒙亮的時候,大明的天子、朝中的大臣們已經(jīng)在太和殿這里開始上早朝了。
“有事起奏,無事退朝!”
伴隨著太監(jiān)鴨公一般尖銳的聲音回蕩在大殿內(nèi),很快就有大臣站立出來。
“陛下,臣有事啟奏!”
站出來說話的是督查院右督御史戴珊。
“準(zhǔn)奏!”
弘治皇帝看向戴珊。
“陛下,今年入夏以來,北直隸、山西兩地至今四月未雨,山東、河南、陜西也多地干旱,赤地千里,饑荒肆虐、民不聊生、餓殍滿地、易子而食。”
“臣剛剛從山西返回京城,所過之處,白骨露于野、百姓骨瘦嶙峋、面黃肌瘦、沿途樹皮被啃食一空,有饑民采山中白石充饑以至肚子大如十月懷胎;有賣兒賣女者,一人只能換取不到三十斤的糧食;盜匪四起、作奸犯科者不計其數(shù),流民如潮滾滾涌向京城!”
“臣請陛下憐憫百姓,下令賑災(zāi)!”
戴珊說的時候眼睛之中都帶著淚水,只有親自去災(zāi)區(qū)走一走才能夠真正的感受什么是饑荒,什么是餓殍滿地、易子而食、路有白骨。
他是真的看到了,也是真的怕了,那些饑民、災(zāi)民猶如鬼一樣,雙眼放光、骨瘦嶙峋、大著肚子、拼命的搶奪一切能夠吃的東西,看人的時候那眼神就如同虎狼一樣,讓人不寒而栗、
“朕不是已經(jīng)下令各地開倉賑災(zāi),搭棚施粥了嗎?”
弘治皇帝一聽,頓時就皺起了眉頭。
一個月前的時候,弘治皇帝就下令了,減免災(zāi)區(qū)各地今年的稅賦,同時也是下令各地官府開倉賑災(zāi),也從朝廷各地的糧倉里面調(diào)集了大量的糧食到各地去賑災(zāi)。
可是現(xiàn)在,你竟然告訴朕,說災(zāi)荒不僅僅沒有得到緩解,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陛下,臣所過之處,從未看到有州縣官府向百姓施粥,也從未看到有開倉賑災(zāi)之舉!”
戴珊連忙說道。
“什么?”
弘治皇帝一聽,直接就從椅子上站起來了。
原本在弘治皇帝看來,出現(xiàn)災(zāi)荒并不是什么大事,因為朝廷每年都會有地方出現(xiàn)災(zāi)荒,只要減免稅賦、開倉賑災(zāi),幫助老百姓緩過去就可以了,到了來年的時候,新的糧食收獲了,到時候一切都會回歸正常。
歷史上出現(xiàn)的無數(shù)次災(zāi)荒也都是這樣度過的,朝廷雖然沒有銀子,但還是有糧食的,多地官倉里面囤積的糧食還是很多的。
弘治皇帝勤儉節(jié)約、不喜歡鋪張浪費,別的沒有,糧食還是積攢了很多的。
可是現(xiàn)在,明明自己已經(jīng)下令賑災(zāi),下令各地開倉放糧,下令搭棚施粥,戴珊竟然說沒有看到任何州縣官府施粥。
“陛下,臣不僅僅沒有看到任何州縣施粥、賑災(zāi),而且據(jù)臣所知,還有不法奸商,囤積居奇、哄抬糧價,原本不過幾文錢一斤的糧食,現(xiàn)在都已經(jīng)漲到了幾十文一斤,賣兒賣女也不過只能夠換取幾十斤糧食而已。”
“也有地主豪強趁機巧取豪奪,農(nóng)民為了活命,不得不賤賣手中的土地,原本價值二三兩銀子一畝的土地,現(xiàn)在也只能夠換取幾十斤糧食而已。”
戴珊義憤填膺的將一個大窟窿給捅了出來。
“劉健~”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当阳市|
普洱|
喀喇|
山阳县|
册亨县|
建阳市|
碌曲县|
保康县|
乐昌市|
东乡|
日照市|
乌兰浩特市|
海淀区|
铜山县|
绥宁县|
奉节县|
开江县|
千阳县|
达日县|
湟中县|
石棉县|
长葛市|
旌德县|
松原市|
西城区|
师宗县|
泰兴市|
彭阳县|
揭阳市|
新巴尔虎右旗|
额济纳旗|
忻城县|
敦化市|
永昌县|
利津县|
崇文区|
昌邑市|
万盛区|
禄劝|
桐庐县|
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