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小崔就看了他一眼,“心態(tài)不錯啊,以后還會繼續(xù)參加戛納嗎?如果再拿一次金棕櫚,是不是就更能證明自己的成功?” 陳默心說小崔你還真壞呢,這不是在挑事兒嗎! 就笑了笑,很堅決的搖頭,“我沒畢業(yè)之前,就給自己定了個規(guī)矩,這輩子,每一個電影節(jié),都最多只參加一次,戛納電影節(jié)是,以后金像獎、金馬獎、甚至是國外的那些電影節(jié),同樣也是,不管能不能拿到獎項。” 這下小崔是真的有些吃驚了,“那內(nèi)地咱們自己的電影節(jié)呢,也不破例?” 陳默笑的很從容,“不破,不管是獎項還是票房,我覺得想多了都會影響到我對電影的感情,而且電影節(jié)嘛,參加多了對我來說也沒什么太多的意義,去過一次,見識到并經(jīng)歷過了了,也就沒什么其它心思了。” 小崔心里立馬對他高看了一眼。 這種很另類的心態(tài),雖然看起來有些不合群,如果真的能堅持下去,那也確實很讓人刮目相看。 但心里是這么想的,說出來的話,卻很貼合自己的本職工作,“為什么這么說,拿獎也是一種榮譽吧,尤其是歐洲三大電影節(jié),以及奧斯卡什么的。” 陳默就臉色淡然的搖著頭,“我沒資格評價別人,我只遵循我自己的想法,而對于我來說,獎項其實代表不了什么…… “而且電影節(jié)嘛,代表的終究是某幾個評委的看法,基本和普通觀眾無關(guān),這一點,其實從很多電影節(jié)的獎項上都少不了爭議,就能看出來存在的問題了。 “所以,拿到獎的,不一定就是最成功的,拿不到獎的,也不能說明你就失敗了,成功與失敗,無非就是人為的賦予了它一層含義而已。” 小崔如有所思的點頭,“你這個說法倒是有點兒意思,但好像有些讓人聽不太懂啊。” 現(xiàn)場響起一片善意的笑聲。 陳默攤了下手,“意思說白了,就是拿獎這個事兒吧,其實是很簡單的,沒大家想象中那么復(fù)雜。 “比如我之前如果不拍《風(fēng)聲》,而是直接拍一部反映霉國股市崩盤的電影,不管是從一個華爾街金融人的視角,還是從一個創(chuàng)業(yè)者或者打工人的視角。 “只要把經(jīng)濟形勢的縮影,以這些人的坎坷經(jīng)歷給刻畫展現(xiàn)出來,那差不多就能在奧斯卡上拿到獎項,不敢說十足把握,但肯定是大差不離的。” 小崔眼睛一亮,“你也說了,這是在好萊塢嘛,如果是咱們的華語電影呢,又該怎么去沖獎?比如歐洲三大電影節(jié),比如奧斯卡。” 陳默再次看了他一眼,“崔哥不厚道啊,是不是覺得我年輕,就使勁兒的糊弄啊。” 小崔哈哈一笑,“怎么就糊弄了,就事論事兒嘛,再說了,你自己都說自己年輕了,人家那些前輩,還會因為這個就找你茬啊,不要有什么顧忌。” 陳默一臉的委屈。 但還是說道,“其實你抓住兩條就夠了,一個就是展示咱們自己的文化底蘊,另一個,就是深挖人性的墮落,社會的陰暗,西方最喜歡看的,就是這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