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經過村長媳婦這件事,蘇瑾覺得她可以靠做頭花來賺錢。 蘇瑾是個行動派。 既然決定賣頭花,她就去鎮上的布莊買碎布。 布莊里的碎布沒什么用,一般都是當贈品送。 蘇瑾買了很多絲線,所以,兩大包的碎布就收了她二十文錢。 蘇瑾又去買了筆墨紙硯外和剪刀銀針。 經過豬肉攤時,她又買了一大塊豬皮。 這時代沒有膠水,蘇瑾打算用豬皮制作豬膠水。 除了碎布,蘇瑾還跟木匠買了三十根木簪和二十個梳篦。 木質的簪子和梳篦都不貴,再加上買得多,木匠只收了她六十文錢。 東西備齊后,蘇瑾就開始了她的手工創作之路。 知道蘇瑾忙,仨孩子也不出去玩了,專門在家幫蘇瑾干活。 三天后,蘇瑾終于完工了。 光禿禿的木簪被裝點成花簪,不帶一絲花色的梳篦也布滿了各色花朵。 這些簪子和梳篦或清新雅致,或雍容華貴,甚至有些似真花一般,瞧著就讓人歡喜。 賣頭花的第一天,蘇瑾起了個大早。 集市上人太雜,蘇瑾就沒帶孩子們。 等蘇瑾坐牛車到鎮上時,大部分的鋪子正陸續開張。 到了集市,蘇瑾將一塊方正且大的藍色布往地方一鋪。 她的飾品攤也算是開張了。 當蘇瑾將發飾拿出來時,精致的款式讓人眼前一亮。 在她旁邊賣包子的年輕婦人一下子就被吸引了注意力。 婦人指著一個粉黃相配色的花朵木簪問,“大妹子,這個多少錢啊?” 蘇瑾開口道:“大姐,這簪子二十文錢。” 婦人驚叫一聲,“就木頭上貼兩朵花,你賣二十文!搶錢呢!” 蘇瑾也不生氣,笑著道:“大姐,這貴自然是有貴的好處。” 說完,拿起一支紫色的花簪,替換了她原本的白色朱釵。 “大姐,您端莊大氣,這粉黃的花簪襯不出您的氣質,紫色卻剛剛好。” 蘇瑾說著,將鏡子放到婦人跟前。 年輕婦人濃眉大眼,身著深紫色襖裙,梳了個單螺髻,如今插上蘇瑾的紫色花簪,倒真真是比剛才好看了許多。 “還別說,這紫色花簪一戴,人都顯得貴氣了呢!” “是啊,這花簪比她前面那朱釵更襯人。” 旁邊幾個賣東西的婦人也忍不住夸了起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