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時候,漢武帝哼了一聲,緩慢地將目光轉移到霍光身上,問道:“博陸侯,你剛才不是和丞相吵得挺激烈嗎,怎么也不開口了?” 見漢武帝點到了自己。 霍光毫不猶豫的就站了出來,說道:“陛下,臣剛才在思考,我南大營漢軍為何會敗給一個彈丸小國。” “這大宛國,尚不及我大漢一州之地!” “其軍隊,真有這么強悍么?連我漢軍都不能敵之?甚至嚇得丞相都用‘以卵擊石’的話來形容!” “呵呵!” “臣不這么認為。” “兵卒弱之,尚且是個體而言,勝敗豈能歸咎于兵卒身上;將領不行,則全軍受累,難辭其咎。” 其實霍光很想直接來一句“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的話。 可惜。 這是漢朝。 說簡單了,他們反而聽不懂。 漢武帝聽到霍光的話,隨即瞇起眼睛,問道:“你這意思,是要朕換個將領?” 霍光當即拱手,道:“臣豈敢要求陛下,只是說出自己的見解而已。” 話落。 漢武帝揮動了下衣袍,身體微微前傾,道:“博陸侯所說,有些道理,諸位愛卿,可有人愿意臨危受命?” 此話一出。 朝堂上的諸位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隨后。 更是齊齊低下頭來。 無人愿意去背這黑鍋。 征討大宛國一戰,漢軍食物匱乏,士氣低迷,而且現在傷亡慘重。 現在去替換下李廣利? 那不純純替人背黑鍋么? 李廣利是李夫人的兄長,李夫人又是漢武帝的寵姬,李廣利兵敗倒是沒事,若是換個人上,沒有這層關系,怕是真成了替罪羔羊。 見朝廷上沒有一個人愿意去頂替李廣利。 霍光便準備說道說道,可剛張嘴,話音都還沒有出來,大將軍大司馬衛青就先他一步,搶先說道:“陛下,讓臣去吧!” “南大營以前由我一手操練,臣去,最合適!” “請陛下準許。” 衛青一發話,立馬就有幾人,也站了出來,表示愿意隨同大將軍前往。 沒辦法。 誰讓這是衛青大將軍,即便漢武帝奪了他的軍權。 但只要他一站出來,眾人就知道穩了。 然而。 高位之上的漢武帝,此時卻是站了起來,緩步走到大將軍衛青身邊,臉上帶著漫不經心地笑容,說道:“殺雞焉用牛刀?區區大宛,都要用朕的大將軍,豈不可笑!” 衛青一聽,急了。 自漠北一戰后,他已經多久沒有摸過兵權了? 倒不是貪戀權力。 只是身為將軍,豈有甘于人后,看別人打仗的道理。 “陛下,臣.” 衛青還想掙扎一番,然而漢武帝笑意一收,直接伸手打斷道:“不必多說,朕心中已有打算。” 說完。 漢武帝快步走回原來的位置,背對著諸位大臣,背對著諸位大臣。 良久。 他突然轉身,說道:“車騎將軍!” 這四個字一喊出,眾人紛紛納悶起來,陛下為什么突然喊起車騎將軍? 還有 車騎將軍是哪位來著? 就在三公九卿官員們疑惑的時候,霍光忽然站了出來,拱手道:“臣在。” 剎那間。 三公九卿的官員們瞬間意識過來。 對了。 博陸侯便是車騎將軍。 陛下,這是要讓他去么? 眾多官員來不及多想,就聽漢武帝繼續說道:“你剛才說,征討大宛國兵敗原因,是出現在主將身上。” “那好。” “若朕現在派你去,此番局面,你該如何應對?” “這”霍光故作遲疑一番,隨后才緩緩說道:“陛下,臣不愛兵書,但也知道孫武著書有云。” “為將者,理應伐謀為先,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才是伐城。” “陛下若讓臣為主將。” “臣首先會屈人之兵,并不會主動戰之。拔人之城,也不會采納強攻的方法。征討大宛,不會將戰爭拖下去。” 漢武帝微微皺眉,道:“可否說的具體點?” 具體點? 額. 霍光微微皺眉,具體的他還沒有想好,但還是硬著頭皮說道:“陛下,善戰者,理應隨機應變,不敢有萬全之策。” “即便此時臣于長安做好決策。” “可戰場上的事情,瞬息萬變,若去了大宛國那邊,不一樣,先前的方法,反而成了累贅。” “故而。” “臣請求陛下,不要于此時讓臣制定方略。” 漢武帝聞言,思考了一會兒。 臉上稍有不喜。 但還是大手一揮,道:“好,既然你這么說,朕便信你。” “回去收拾收拾東西吧。” “準備去玉門關外,接替李廣利的位置,以朝廷名義,征討大宛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