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咱們先說賈張氏的問題,你是不是覺得只要把她趕出大院,趕回鄉下,這件事情就算了結了?” “難道不是?” 李衛東對賈張氏可沒半點好感,像她這種人,最好趕遠遠的。 要不然接下來的日子里,誰知道她還會不會出什么幺蛾子。 難不成,每次都要上門砸玻璃? 那他也就不用做別的了,天天忙活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 “你剛來沒多久,可能還不了解賈張氏,這是一個自私,小氣,好吃懶做,心眼比針大不了多少的人,這種性格,往往更容易走極端。 在她有希望的時候還好,可一旦絕望,你猜她會不會做出什么極端的事情來? 就算強硬把她送回農村,可她住哪?多年沒人,快要塌的老房子? 如今農村什么形式,你也都清楚,她那年紀,無依無靠,你覺得她能不能熬過這個冬天? 她活著的時候,大家可以怨她,恨她,討厭她。 可有句話叫人死如燈滅,過往的恩怨自然也會一筆勾銷。 但這個時候,回過頭來說,秦淮茹還住在這個院里,她兒子棒梗遲早有長大的一天。 會不會因此報復先不說,他要真想跳,有的是辦法收拾他。 可院里先前那些叫囂著要把賈張氏趕回鄉下的鄰居們,在知道人死了后,會覺得是自己的錯嗎? 不,他們會把自己的過錯都推到咱們家身上。 會認為,是咱們家仗勢欺人,把事情做絕,把賈張氏逼上絕路,把她給逼死了。 那個時候,你如何解釋? 伱解釋的清楚嗎? 賈張氏犯了錯,招惹了你,你可以去懲治她,卻不能因為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就把人往死里逼。 你這個年紀,有點性格很好。 但不要總想著斬草除根。 一點小錯的情況下,給別人留條活路,也等于是給自己留條后路。” 李書群說完后,看李衛東一副沉思的模樣,稍稍點頭,心里多了幾分認可。 這二兒子雖然從小在農村長大,但也有股子聰明勁。 只不過以往是小聰明,還需要他好好教導。 “殺人不過頭點地,得饒人處且饒人。” 李書群半個文人的屬性又被激活了。 以往對待大兒子的教育問題上,道理是說不通的,只能用棍棒。 現在驚喜的發現,自己的那些大道理,好像有了用武之地。 他清了清嗓子,繼續說道:“你不要以為這次的事情你占著理,就可以使勁的踩低人家,這也就是賈張氏,她在院里得罪的人太多,看她倒霉,大家伙只會拍手叫好,但你換個人試試? 在你眼里,你媽被罵,被誣蔑說小話,是天大的事情,可實際上呢? 誰家關起門來不說點是非?不拉點家常? 人家有大庭廣眾之下指著你媽的鼻子罵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