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四十六章 準備比試-《明末遼東從軍行》


    第(1/3)頁

    來叆陽城的第二天,楊林便將募兵的告示貼了出去。同時給官兵們放了一天假,讓他們恢復精力并上街轉轉。嚴令他們必須嚴守“九不”軍規不得擾民。

    接下來的半月,楊林整天躲在房中又寫又畫的足不出戶。一日三餐都是吳小七和熊大海給送到房里。他依據記憶,將后世中國軍隊的各項條令大體上默寫出來。

    通過刪減和編輯,寫成了一本名為《遼兵訓練操典》的書。這本書的完成,標志著這支明軍正式開始向正規化和職業化的方向發展。

    在此期間,楊林交給張祝一些圖紙,讓他帶領官兵按上面圖畫標注的高矮大小,在校場里修砌了許多叫不上名字的奇怪東西。張祝和官兵們以為這些東西是據馬鹿砦,但納悶為何不修在營門外卻修在了校場里。

    他們不知道的是,這些東西是后世中國軍隊最著名的訓練科目——“四百米戰術障礙”。

    這項訓練科目看似簡單,但實際融合了對士兵毅力、體力、耐力、反應力、判斷力、觀察力、協調力等眾多能力的考驗和鍛煉。別說是現在的明軍官兵,就是后世的中國軍人在這項訓練課目面前也不敢說次次取得優秀。

    除了四百米障礙外,楊林又畫了單杠、雙杠和木馬等一些訓練用的器械圖紙,讓城中鐵匠坊按圖制造。同時他根據明軍在家哈嶺與后金軍作戰的經驗,命鐵匠坊又打造了新式標槍和大盾的樣品。

    新式標槍以古羅馬帝國軍隊的標槍為樣本,擊中目標后槍頭與槍桿連接處的木銷發生折斷并彎曲,導致敵方無法拾起來后反擊己方。

    為了便于攜帶,楊林將新式標槍的長度縮短至三尺半,加重了槍頭和槍桿的份量。并將槍頭制成利于破甲的尖銳形狀,這樣投擲起來殺傷力更大。

    長方形大盾的形狀就好比一個圓柱體從上至下被剖開,高一點三米,寬八十厘米。通體由堅硬的木材制成,整體包裹上生牛皮,邊緣和中心位置有鉚釘和鐵梁加固。

    它凸面向外,可以讓對方的箭矢在射來時有概率產生側滑。凹面向里,中心位置與士兵的手臂產生一定的距離,防止敵人箭矢射透盾牌傷到手臂。

    盾牌表面繪有猛獸的圖案,這是為了起到恐嚇敵人與戰馬的作用。中間有尖銳的突刺,持盾沖鋒時可以用來刺傷敵軍。這種盾牌與明軍常用盾牌的區別,主要表現在面積和重量上。屬于步兵用的重型盾牌。

    標槍與大盾,是楊林通過與后金軍實戰總結出來的具有克敵效果的裝備。如在富察之戰中阻擊后金軍鑲黃旗,對方在車陣中被刀牌手推擠的無法有效揮舞武器。

    再如標槍,在家哈嶺戰斗中能在十至二十步之內穿透對方的重甲,并撕開和擾亂對方的陣形。

    在歷史上,后金軍面對戚家軍、川軍這種擅使標槍的軍隊時,幾乎束手無策傷亡慘重。標槍和大盾的組合,也是古羅馬軍隊縱橫歐亞大陸千余年的主要裝備之一。

    雖然這種組合在作戰時對敵人的沖擊力小,但在近戰時卻會發生巨大的作用。

    應該說叆陽城內工匠們的技術很不錯,開始時看著楊林送來圖紙很懵。但是當楊林詳細告訴他們怎樣制作后便了然于胸。不過兩天時間便將標槍和盾牌的樣品制作完成,并送給楊林過目檢驗。

    經過嚴格測試,楊林對標槍和盾牌的樣品極為滿意,當即便命人賞了工匠們十兩銀子。當然,現在要想打制出足夠數量的標槍與大盾,不僅需要時間還要銀子。

    一面大盾造價一兩銀子,一支標槍造價二錢銀子。這讓沒有額外來錢渠道的楊林是吃不消的,所以他現在只能等鄭昌珉那邊尋礦的消息。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鹤山市| 桐庐县| 拜泉县| 凤山县| 长白| 平安县| 商洛市| 开远市| 大荔县| 泗阳县| 宿松县| 绥阳县| 壤塘县| 溧阳市| 嘉善县| 宁德市| 东山县| 开鲁县| 个旧市| 丹巴县| 福安市| 托克托县| 黔西| 娱乐| 镇巴县| 常德市| 大厂| 义乌市| 海口市| 丽水市| 禹州市| 清涧县| 新源县| 昌平区| 甘孜县| 丰原市| 西贡区| 越西县| 长垣县| 洱源县| 武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