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也是最遠的距離。
如果他有一句話說得不對,他可能就會被處死。
“臣弟幼時,確實對皇位產生過垂涎。”
“可看見祖父為社稷而死,父皇御極后迅速消瘦,臣弟愈發明白世祖皇帝語錄的深意,皇帝是責任,而不是享樂。”
“皇帝勢單力孤,要把朋友搞得多多的,同心竭力,才能把天下治理好。”
“世祖皇帝的話,句句充滿深意。”
“隨著國家大勢不停改變,現在的時代區別于以往所有時代,這是一個與皇權相悖的時代了。”
“臣弟非常清楚,憑借一人之力,無法阻擋大勢的浪潮。”
“必須要宗室、勛貴都團結起來。”
“所以,臣弟對大位沒有太大的覬覦之心,而是希望宗室能和睦相處,共同抵擋時代的浪潮。”
朱由檢一個字都不敢說奢求皇位。
但是,他卻點出對未來的擔憂。
憑云郡王的能力,是當不了這個國家皇帝的。
天啟帝瞇著眼,其實對于時代的發展,歸根結底是世祖皇帝一力推動的。
他其實一直都沒想明白。
世祖皇帝作為皇帝,為什么這么懂民間泥腿子?
而且,皇帝和發展,肯定是相悖的。
滿清的愚民政策,簡直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你想都是有罪的,所以滿清的統治才登峰造極,如果沒有外國的戰艦大炮,滿清還能統治五百年。
因為統治的都是傻子啊!
大明則不一樣,世祖皇帝拼命放開限制,百姓不學,就用鞭子抽他們學習,百姓不參政,皇帝就按著他們腦袋參政,百姓不說話,皇帝就掰開他們的嘴讓他們說……
世祖皇帝做了太多太多,有利于大明的事情了。
可這些,都不利于皇族。
皇族的日子愈發艱難,和他所做的事情息息相關。
甚至,現在的皇帝想改變政治生態,也改變不了,因為民間有輿論權,能直接罵到皇帝。
就算皇帝兩耳不聞窗外事,朝臣還是會拿到皇帝面前,尤其是那些御史,指著皇帝鼻子罵都是輕的。
太祖、世祖這樣的大帝,都在不斷加強言官的權柄。
尤其是世祖皇帝,言官的權力在景泰朝得到巨大的提升,可以說各行各業都充斥著言官,他們會不停向中樞發表言論。
言官是所有話都可以說的,不會犯罪,且不用承擔法律責任。
有些制度,皇帝想改,也跨不過言官這關。
所以,后世之君只能依照世祖制定的國策,小修小補,一切按照世祖制定的國策方向前行。
天啟帝選擇朱由檢的原因,原因也在這里。
如果皇族再因為皇位之爭打起來,反而會讓天下萬民看笑話,他已經使用了電腦了,已經知道未來會是什么樣的輿論大環境,皇族想順利傳承下去,必須得做的優秀,讓民間稱道。
起碼這個皇帝是有用的,民間是支持的,你才能干下去。
這才是現在的政治生態。
“弟弟懂我。”
“這皇上做的實在沒有意趣。”
“還不如你我幼時在農家種地舒坦。”
朱由校忽然笑道:“伱能知道其中艱難是最好的,宗室團結,才能抗住時代的浪潮,這也是朕選你的原因。”
朱由檢知道還是試探,立刻道:“請皇兄收回成命,臣弟今年五十七歲了,僅比皇兄小一歲而已,若臣弟走在您的前面,大明皇位空懸,卻沒有及時培養繼承人,如何是好?”
“還是請皇兄收回成命,臣弟若在,一定會盡心輔佐云郡王;臣弟若不在,臣這一脈,都將永遠是云郡王的忠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