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軍事方面:遠征漠北,出使西域,經略西南,收復朝鮮,擴大版圖。
經濟方面:實行幣制改革,推行鹽鐵官營和均輸平準政策。
而漢光武帝最大的功績,就是統一華夏,再造大漢。
被漢武帝全方位碾壓。
“皇爺爺,孫兒覺得,世人皆看到漢武帝光輝的一面,卻沒看到漢武帝晚年,政治極為黑暗,昏聵到濫殺,大漢沒有崩潰,只能謝皇天庇佑。”
德國這個時代,也造就了很多文學家,原來他們都是指鼻子破口大罵,這回進行管制了。
他偏要退位。
有些老兵,已經坐車來北京了,要來拱衛陛下。
吹牛不上稅!
可老百姓不敢說呀,報紙上全篇寫著,德國遙遙領先!
德皇看完之后,非常滿意呀。
他聽完都哭笑不得。
德皇一怒之下,嚴禁地方使用摩斯電碼,用摩斯電碼和漢文同罪。
可世界輿論管不住啊。
可為什么征不上來兵呢!
這些屁民沒用!
“好了,不討論這個問題了。”
朱佑樘收到了老皇帝的回信,信中老皇帝含糊其辭,只是解答了他第一封信件的疑惑,至于之后的信件內容,老皇帝絕口不提。
別說不允許用漢語,就是被異族統治,他們也不覺得是問題,也會老老實實跪下的。
大明完勝奧斯曼之后,奧斯曼吐出來太多領土,導致國家一蹶不振,僅靠地形尚且和明軍周旋,但被滅亡只是時間問題。
個個都是人才。
德國的每一份報紙,朱佑樘都看,看完哈哈大笑,笑得肚子疼。
再說了,人家功勞確實夠大。
朝廷內部都懵逼了。
那我們太擅長了,只要別割我們的脖子,我們都能忍的,我們好乖的。
德皇現在聽不進去真話,也不想聽真話,他就喜歡歌功頌德的聲音,民間也遍地是吹捧的聲音。
流失的人口,一般都跑去長安了。
朱見漭完成昆侖山封禪之后,便啟程返回京師了。
怎么把人變得漂亮呢?
冀國也有自己的一套,一是父母長相端正,二是醫美發達。
搞得德皇都看不懂,這是什么呀?
同樣是歷史級別的大帝,朱祁鈺晚年就沒作妖,這是朱祁鈺最大的優點。
導致民間哄堂大笑。
而加入過多漢人基因后,容貌就變得不立體,丟掉了那種驚艷之美,不過巔峰期變長了。
德皇一看報紙,民間歌舞升平啊,天下民心都在他德皇手里。
他就學兩年德語,其他時間都在學漢語啊。
乾王也沒搞清楚,世界上對美的認知,咋變得這么快呢?
朱佑樘沒得到什么好處,卻見不得別人好。
最可怕的是,朱見漭登基之后,一定會威脅到所有人的利益的。
還有一些去江南打工了。
朱佑梐這是在吹捧朱祁鈺呢。
朱佑枬玩得比乾國更高端。
朱佑樘也想讓國內人發展玩梗型說話,發現國內人說話直不楞騰的,一點都不好玩。
想生出漂亮的孩子,男女都很重要的。
因為大批大批德國人,往藩國跑。
不敢亂說話了。
頃刻之間,藩國的奏疏如雪花般傳入中樞。
朱佑樘其實一直想北征。
“禪讓給你后,朕也能好好在后宮之中,安享晚年。”
乾王得償所愿,從鄂王,改封號為乾王之后,他已經希望朝廷允許,將荷蘭分封給自己的二兒子。
丹麥自然是來者不拒。
第五代混血,更加優秀。
朱佑樘向來和老四不對付,因為老四一脈,封了四個王,在這一點上,老皇帝就一點都不公平。
偏偏這些人才,沒事在家摳字玩。
德語早就沒人會說的了。
不過,想到老爺子很久不回信了,很有可能老爺子說了不算了。
德國自斷臂膀,他賺麻了。
朱佑枬立國之后,國內移民比較少,導致很多維京人、德國人、法國人,都往丹麥跑。
“七月十六,朕就退位!”
哪有皇帝坐夠了,非要禪讓的呢?
可希臘是大元的禁臠,絕對不允許任何人染指的。
別管男人女人,都要。
丹麥人口眨眼就突破了一百萬,漢人卻只有五萬人。
就算朱見漭登基是必然,但他爹還在,那就不允許他登基,好處多占一天是一天。
只要不砍他們的頭,他們就能永遠忍下去,天生忍者。
從種種跡象表明,老皇帝早就被朱見漭圈禁了,這場所謂的禪讓,不過是朱見漭自導自演的一場戲而已。
按理說,朱見漭可以強行登基,不管藩王同不同意。
商魯戰爭,大元雖然沒旗幟鮮明的支持商國,其實魯國的情報,全是大元提供的。
既然民間幸福指數這么高,那就征兵,攻打丹麥,讓丹麥這只小狗總掠奪我們的人口,干死他。
其實,青海并不是特別缺水,主要是地形和氣候,限制了青海的發展。
世界上缺什么,絕不缺漢人國家。
但是,位次爭議性非常大。
即便有的人,將名次稍微更換一下,變成朱祁鈺、秦始皇、唐太宗、明太祖、漢武帝,也無妨。
甚至有人把漢光武帝排第一去了,主打的晚年仁善。
朱祁鈺最近幾天,天天都在看報紙,越看越滿意,身體也跟著大好了,人逢喜事精神爽。
就是反對朱見漭受禪讓登基。
朱見漭的口碑直接就崩了。
本來旗幟鮮明支持朱見漭的大臣們,這個時候也不敢吭聲了。
青海礦產比較豐富,填海用的石頭,基本都從青海挖掘。
朱見漭登基,對所有人都有害。
視線來到西歐。
“她呀,最疼愛你爹我了。”
所以,常住人口基本都是給朝廷打工的。
朱祁鈺還在笑。
李世民玄武門之變,也沒人敢指鼻子罵他不孝,大明不一樣呀,大明允許人說話,現在天下人都在罵他不孝。
功績夠高,但不夠驚艷。
主要還是各藩國的探子在民間活動的結果。
德皇最終決定,允許說一些漢語,但不允許民間妄議朝政,更不允許宣傳大明的好,決不允許說關于移民的話題。
朝野上下反而都很支持。
藩國上疏并不多,集體上疏的事情基本沒發生過的,關鍵是藩國不止上一封奏疏,而是上很多封。
他和德國鄰國,德國什么鬼樣子,他太清楚了,結合德國的形勢,越看這梗越好玩。
“謝謝爹恩遇。”朱見漭磕頭。
這就是兒子!
他住了五十多年的養心殿,說讓他走就走,這還不是乾清宮呢!一個偏殿而已,都不肯給他!
“希臘之事,怕是皇爺爺做不了主了。”
可人要臉樹要皮啊。
朱厚煐在視察中,也看到了報紙,原來老爺子這么在意身后名呀,千古第一帝,著實霸氣。
可是,德國剛發布征兵令,所有男人都在跑。
英國和荷蘭半死不活了。
主要是青海禁牧,為保護水土而禁牧,還在青海生存的,一般都是礦工和雇工,朝廷準備墊高青海的土壤,讓青海變成棉花種植基地,富饒起來。
這也反映了民間對朱祁鈺的期待,朱祁鈺晚年就很像漢光武帝,是個仁善長者,所以天下人都愛他。
苦難時代,文學家是最多的。
法德尚能勉強維持,但他們卻被大明藩國包圍,等到奧斯曼徹底崩潰,大明就會抽出手來,對付這兩個國家。
有人的直接說了,自古以來,沒有孝順的太子,受父親禪讓登基的。
那就玩梗吧。
個個都是名將,最厲害的就是趙王。
“老四,不要勸朕,朕心意已決!”朱祁鈺再將一軍。
把乾清宮倒出來,也就罷了!
也對,誰正常人玩梗啊,那都是神經病干的。
這哪是拱衛陛下呀,這是換太子啊。
這讓他多少有些生氣,老爺子真是偏心,朱見漭家有四個王,最后還讓他回國當皇帝去了。
朱見漭心情也是極好的。
然后天下臣民反對,對于臣民反對吧,他已經料到了,不過當朝臣子都被他搞定了,民間鬧幾天也就過去了。
其實,最好的地方是希臘。
捷克斯洛伐克,也被蔡國、齊國、趙國打得夠嗆。
現在最大的問題是,所有藩國一致反對!
魏王更是已經啟程入京了。
“朕都告訴你了,朕坐了六十八年皇位,早就坐膩了坐倦了。”
老皇帝第二次封禪昆侖,按理說是于理不合,不過想想宋真宗那個玩意兒,都能去泰山封禪。
不止全世界藩王反對。
再說了,他母親吳太后死在那里呀,她死的時候,眼睛都閉不上,讓朕去遭罪嗎?
真是狠心的兒女啊。
每天接收幾百個來自德國的逃人,通過漢語考試后,就授予丹麥國籍。
隔壁的陳國,正在恢復元氣之中。
不過,乾國的基因工程遙遙領先,總能批量創造優秀人才出來,適應新型審美。
尤其是把他排在第一的報紙,他看了很多遍。
“大明這副擔子,也要徹底交到你手里了。”
青海比較慘,人口只有1300萬人,常住人口則只有四百多萬人。
你老四不是非要皇位嗎?
好,朕就給你!
這小子可挺敢排!
“元世祖不如唐玄宗嗎?”朱祁鈺問。
沒看見每天有多少人,冒著槍口往丹麥跑嗎?
德國真不是第一個跪舔大明的,第一個跪舔大明的是英國,第二個是法國。
只是,混血兒有一個巨大的弱點,就是顏值巔峰期太短,十三歲到二十三歲這個期間是最漂亮的,過了三十就成了豬。
可是,趙國卻將德國視為自己的囊中之物,看看趙王打仗,他就知道自己的大軍打不過趙王。
可德皇發現,民間一個說話的都沒有,他也有點慌了,朝中官員說話也謹言慎行,有時候他們說的那些話,他也聽不懂。
“那肯定第五該排漢武帝。”朱佑梐斬釘截鐵道。
也有人明說了,朱見漭圈禁了陛下,自導自演這一出好戲,我們堅決反對。
朱佑枬就看得通透,世界需要多樣化,只有多樣化,才能賺取更多的錢。
看著上面歌功頌德的文章,德皇舒服了。
本來歡呼的民間,頓時被扼住脖子。
甚至推出,用漢文者誅族的法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