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434章 盤點歷代帝王,朕朱祁鈺千古第一!-《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第(1/3)頁

     book chapter list     寧夏旅游,將沙俄風情城與沙漠結合。

    龐大的阿拉善沙漠,連曾經游牧的蒙古人都嫌棄,都往河套里面跑。

    經過治理的阿拉善沙漠,僅能控制沙漠不再吞食綠地,幾十萬平方公里的沙漠,總不能徹底遺棄吧。

    以發展旅游為主,也是無奈之舉。

    朝廷還試圖修建一條貫穿整個沙漠的鐵路。

    但穿沙鐵路,修建難度巨大,而且毫無經濟價值,完全是浪費資源嘛,所以中樞決定,等引水成功后再行修建。

    寧夏確實經濟價值不大,卻也達到了建省的戰略目的。

    如今大明沒有外患,寧夏也從邊疆省份變成了內陸省份,完成了守備西北的歷史使命。

    寧夏除了戰略價值外,并沒有其他價值。

    西北諸省,除了山西、陜西之外,其他地區對大明來說,都沒特別大的意義。

    山西和陜西重要的原因,他們是包裹京師的最里層,所以重要。

    若論經濟價值,西北諸省加在一起,都不如上海創造的經濟價值高。

    當寧夏完成自己的歷史使命之后,朝廷對他的期待,就是養活自己,不要過度占用中樞資源,僅此而已。

    所以,寧夏才這點人口,支柱產業只有旅游而已。

    朝廷的重心,始終在江南和百越沿海之地,其他地方只要別太爛就行。

    朱厚煐看過南方的繁華,也看到了東北的富饒,再看大西北,一片赤地,窮得可以。

    從秦開始,華夏就在聚居在這里,住了一千年,打了一千年,徹底把整個西北的水土搞爛后,最終放棄了西北。

    即便景泰朝,用了五十多年治理這塊地方,修通中華江,勉強緩解了西北引水問題。

    但想徹底恢復秦漢時期的關中富饒,還需要葉尼塞河和捕魚兒海的水南下才行。

    屆時,西北將恢復繁華。

    朱厚煐從寧夏出來,南下陜西。

    陜西也是景泰朝拆分出來的省份,省治西安,在改名一百多年之后,又改回了長安,成為西北第一大城市。

    長安人口2100萬,常住人口也是這個數字。

    人口不多的根源,是水資源匱乏,等葉尼塞河引水成功,長安人口翻番不是問題。

    恢復漢唐關中繁華之后,西北能成為特大城市的有,長安、太原、蘭州,未來都有希望突破三千萬以上的人口。

    到了長安,朱厚煐一掃對西北的固有印象,被長安繁華所吸引。

    陜西省,有非常多的旅游地點,最著名的有三處,一處是長安大明宮,代表著盛唐輝煌的大明宮;

    一處是長安漢代三宮,長樂宮、未央宮、建章宮,每個都比大明皇宮大,最大的長樂宮,是八個紫禁城那么大。

    第三處,則是咸陽的秦皇宮。

    華夏歷史上最顯赫的三個大王朝,秦漢唐,全在陜西。

    所以,陜西是赫赫有名的旅游大省,旅游榜單常年霸占榜一的寶座,每年要接待三十億次的游客。

    旅游,撐起來陜西經濟總量。

    游客主要來玩的就是三大皇宮,每日都人滿為患。

    按理說,有皇帝在呢,皇宮應該是禁止對外開放的,甚至皇家園林也不許百姓隨便進。

    可老皇帝并不在乎,北京城很多皇家園林都對外開放了,這些年,大明修建了很多行宮。

    剛開始朝臣還認為老皇帝是鋪張浪費,沒必要修建這么多。

    可發現老皇帝收門票之后,都說皇權不容踐踏云云。

    可直到門票錢太多了之后,這些錢源源不斷進入內帑,他們又開始鼓動老皇帝再建一座,讓朝廷參一股唄。

    越神秘越賺錢。

    秦漢唐三代皇宮,是在原址的基礎上,恢復老建筑,盡力還原皇宮的原貌。

    建設之初,就以旅游為目的的。

    效果是真的顯著,這年代的人對皇帝還抱有極強的神秘面紗,都想去看看皇帝居住過的地方,大明皇帝居住的地方不讓他們看,秦漢唐皇帝居住的地方總歸讓我們見見吧。

    火了二十多年,撐起來整個陜西的經濟。

    長安的繁華,有一半要歸功于游客。

    其他城市看見陜西旅游爆紅,全都跟著效仿,華夏歷史太長了,大王朝國都不多,小王朝國都就太多了。

    有的城市,居然開始偽造王朝,咱這沒有王朝建都,那就虛構出來一個。

    最可笑的是偽造史前文明,吉林和黑龍江做出了表率,但人家起碼言之有物,偽造的地方可就有意思了,全憑臆想,造出來的東西一眼假,還四處鼓吹呢。

    前幾年火的時候,他們以人物為主題,走了一波情懷。

    皇宮火了之后,全國遍地建皇宮。

    最苦逼的是婆羅洲這種地方,都是野人,沒什么歷史,當地就開始偽造史前文明。

    很多神廟,應運而生。

    什么都跟風,什么火,就遍地開花。

    可是,這些偽造品也阻攔不住來陜西旅游的熱情。

    恰恰說明,盜版不如原創,劣幣被良幣驅逐,歷史罕見。

    這就說明了老百姓不想看假冒的歷史,想看真歷史,好的旅游景點,而不是圈錢的。

    游客的選擇,也促成了旅游行業的規范發展,積極發展優質文化,摒除劣質文化,并且,減少跟風,大力原創,全力創新發展。

    朱厚煐也參觀了大明宮,看完之后萌生一股擴建紫禁城的沖動,和漢唐皇宮比起來,紫禁城實在太小了。

    一個長樂宮,就比紫禁城大八倍,漢皇宮有三座呀。

    以大明的國力,再修建一百座紫禁城都無所謂,民間估計也不會反對。

    可老皇帝為什么不修呢?

    因為夠住了呀。

    皇帝是天下臣民的代表,節儉是美德,皇帝住紫禁城已經十分奢侈了,一個人能住多少個房間?

    非要把紫禁城擴大一百倍,除了挨罵之外,還有什么用?皇帝也不可能一個房間一個房間去住,也不可能納一萬個妃子,完全是資源浪費。

    如果能夠開放一部分賣票,老皇帝倒是可以考慮,可這就失去了擴建的初衷了。

    甚至,老皇帝還在考慮規范后世君王納妃的數量,乃至天下人妻妾的數量。

    朱厚煐發現一個有意思的事,長安人很討厭這座旅游城市。

    本地人看見游客都沒個好態度。

    沒有小土豆,也沒有小公主,反而跟看見仇人似的。

    因為,長安游客太多了,導致條條路擁擠,嚴重影響當地人的正常生活,而且游客再多也無法給當地百姓帶來收入。

    這年頭還沒有農家樂、民宿的概念,旅游理念也比較初級,還沒發展到全民旅游,全民參與旅游的地步。

    旅游受益的只是本地政府和旅行社,百姓得不到實惠,人家當然討厭游客了。

    成熟的旅游,是能帶動整座城市,帶動上下游產業鏈一起發財的,全民參與,全民發財。

    目前旅游行業不成熟,主要是閉著眼睛就賺錢,游客是打破腦袋非來不可,攔都攔不住。

    等什么時候游客的熱情消失,旅游從買方市場進入到買方市場,旅游行業自然就會升級的。

    長安好玩的東西是真多。

    朱厚煐完了三天,意猶未盡,又用一天時間,將旅行感觸寫進游記。

    他的上一本游記已經大賣,他已經成為了小有名氣的作家。

    他用的是筆名發表的,肯定沒人知道他的真實身份,有很多媒體要采訪,他都被他婉拒了。

    而媒體上的評價,以及報紙上的讀者反饋,他都會認真閱讀。

    現在寫游記,總有一種榮譽感。

    他寫的東西,真的有人喜歡看,這種寫作者的快感,一般人不懂。

    朱厚煐每日多拿出很多時間,閱讀同類型的游記,創作自己的游記,儼然成為他的工作之一。

    和處置政務不一樣,他更享受寫作時的自由發揮。

    長安給他最大的印象,古跡多。

    這座城市,是西北金融中心,經濟中心,交通要塞,還是一座現代火車城、汽車城,西北鐵路的造車廠,就設在長安。

    長安缺水,無法承載巨型人口,所以就建了城市群,將整個長安府,全都囊括進入長安,用整個長安府,分攤長安的人口壓力。

    陜西總人口1.7億,常住人口僅有1.03億,未來會隨著葉尼塞河引水成功,人口會回流的,假以時日,陜西將會成為大明最富裕的省份之一。

    從長安出來,朱厚煐又去了鳳翔府和漢中府。

    雖然沒有長安繁華,但南鄭和鳳翔都是人口過千萬的大城市,經濟總量不如江南,起碼也有人口效應,拉動內銷是沒問題的。

    從陜西到甘肅,甘肅可就肉眼可見的沒落了。

    因為朝廷將蘭州升級為蘭京之后,人口瘋狂往蘭京跑,蘭州房價本來才2500一尺,瞬間飆升到了4000元。

    幸好朝廷進行了限購,穩住房價,維持在3000元上下,這才沒讓蘭京房價崩盤。

    蘭州,才是整個西北的中心。

    中華江,真正得到改變的是蘭州,促使蘭州成為中華江西北大閘,朝廷設水軍衙門在蘭州,控制整條中華江航道。

    說實話,蘭州的位置不咋地,修在內長城之上,在甘肅狹長的地形中,也并不在中心地段上,反而靠近陜西近一點,不利于掌控整個甘肅省。

    蘭州升級為蘭京之后,甘肅省治遷到了甘州,甘州距離酒泉很近,原來甘州也是荒涼之地,但經過幾十年的治理,甘州已經一片綠色,中華江開通之后,甘肅干旱問題大大緩解,甘州才有了建立省治的資本。

    不過,朝廷其實是想拆分甘肅的。

    甘肅成為一個省,本來就很不合理。

    甘肅東西太長了,東西跨度一千六百公里,饒是在鐵路發達的今天,這么長的距離,官員治理困難,百姓行走困難。

    而且,中間還有時差呢。

    大明并沒有用統一的北京時間,剛開始大明用四個時區,黑龍江時區-北京時區-甘肅時區-西域時區,每一個時區差一個小時。

    可在景泰五十五年,朝中有官員認為,既然用了四個時區,不如改用正確的時區。

    大明的時區,是以紫禁城為本初子午線,劃分的時區。

    重新劃分時區,一直吵到了景泰六十五年,在景泰六十六年,確定采用八個時區。

    大明跨度是八個時區,就直接采用八個時區。

    也就是說,最東邊和最西邊,時間相差八個小時。

    這樣肯定有分裂的隱患。

    老皇帝最初是極為反對的,他一直想用統一時間,不采用多時區制度。

    可朝中官員卻認為,既然大明選擇尊重時間,那么就采用準確的時間,這是對時間的尊重。

    爭吵了幾十年,最終還是改成了不同時區。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彭泽县| 衡阳市| 杭锦旗| 靖江市| 丁青县| 磐石市| 哈密市| 普陀区| 碌曲县| 长乐市| 九寨沟县| 上栗县| 板桥市| 安徽省| 山丹县| 融水| 芦溪县| 彝良县| 泽州县| 乌拉特后旗| 保靖县| 武安市| 仪陇县| 宜良县| 尉犁县| 涪陵区| 宁乡县| 武穴市| 吉安市| 应用必备| 江源县| 若羌县| 车致| 泾川县| 工布江达县| 湄潭县| 新兴县| 五家渠市| 老河口市| 凤城市| S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