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430章 老朱家,沒一個好東西
朱見漭七天沒去侍奉湯藥了。
他以朝政過于繁忙為由,不去養心殿,而他也幾天不去騎馬了,因為“朝政繁忙”。
其實,每天在宮中發呆。
劉大夏如愿登上首輔之位,朝政盡歸內閣,朱見漭這個太子,縱然秉政,有實無名,偏偏這個名,老皇帝說收回來,就能收回來。
所以,他還沒想好該如何和他爹處理關系。
這位馬上皇帝,遇到了他這一生最大的難題。
而此時,商國傳來捷報,商國擊敗魯國,俘虜了魯王。
朱見漭都懵逼了,他家老四這么弱?
魯國,東歐強大的諸侯國,被朱佑榶干敗了?
這還得從去年魯國侵吞商國人口、土地說起。
魯國地盤不小,人口卻很少,所以魯國是不殺異族的,朱佑榶繼任商國皇帝后,他就趁機將疆域南推,吞并了第聶伯河南部地區,又吸納商國的異族,打得商國跪地求饒。
趙、魯、隋、齊四國聯手吞并商國領土。
朱佑榶簽訂城下之盟,無力收復失地,引為笑柄,隨后,他就下達了屠白令,誅殺商國境內異族。
其實并沒有誅殺,而是把他們往四國趕。
魯國大肆吸收白人。
魯國本來只有六百萬人口,過度吸納后,白人人口超過了漢人人口,導致國內人口比例失衡。
魯王朱佑棅為了快速懷柔白人,就給白人權柄。
景泰六十六年年末,因為商國的屠白令,四國組建聯軍,討伐商國,讓商王給一個說法。
魯國打得最兇,越過第聶伯河,奪走了商國的克里米亞。
因為白人打仗賣命,魯王也大肆提拔白人,一時之間,軍中底層軍官全都變成了白人。
商國扛不住四國夾擊,朱佑榶又簽訂了城下之盟。
同意以占領區為邊界,重新劃分四國領土。
這個時候,魯王犯下第一個致命的錯誤,就是用新提拔上來的將軍,鎮守新地。
魯王率師回鑾。
然而,魯王剛回京師,屁股還沒坐熱,就傳來東方新土叛亂的消息,那些新軍官被商國收買,叛逃魯國,投降了商國。
朱佑棅大怒之下,率軍東征。
很快就平定了戰亂,這次留下兒子坐鎮新土。
結果,他剛剛回京,他兒子被鎮守將軍擁立為帝,又叛亂了。
這個時候,朱佑棅犯了第二個錯誤,他沒有找清叛亂原因,而是再次大費周章的親征。
經過四次親征,魯國已經傷筋動骨了,財政已經支撐不了這種規模的戰爭了。
如果魯王沒被憤怒沖昏了頭腦,他應該放棄新土的,叛亂而已,等到魯國恢復元氣,再行征戰也為時不晚的。
而且,他沒有找到叛亂原因,因為底層軍官都是白人,漢白矛盾由來已久。
現在換上漢人做將軍,漢人將軍想收服白人,就要不斷賞賜給好處,而白人被殺怕了,他們根本不信任漢人,當這些將軍賞賜他們的時候,他們反而認為要被殺掉,因為漢人不止一次屠白了。
而且,漢人也不滿意,憑什么賞這些狗奴啊。
上下不服,人心離亂。
無論換誰鎮守,都會叛亂。
問題根源出在人口比例上。
可魯王只是生氣,他揮軍東進,大破賊軍,收復失地,該殺的都殺了,他兒子也倒霉,被叛軍凌遲了。
不得不說,朱見漭的兒子個個是將軍。
這次魯王吸取了教訓,沒有立刻回鑾,而是親自鎮守一個月,才回去。
結果,他剛走就發生了第三次叛亂。
魯王被迫發動第五次御駕親征,可就在東征的路上,國內很多邊境發生叛亂,魯國瞬間烽煙四起。
本質還是漢白矛盾,以前漢人足夠多,白人屬于被壓迫對象,現在白人數量遠超漢人,肯定要造反的。
不過,些許叛亂難不倒朱佑棅。
他按部就班的平定叛亂。
可是,帝都卻發生了叛亂,這次是漢人叛亂,漢白矛盾,白人都造反了,憑什么我們漢人就不造反?
這次事情大條了。
新興的魯國,遍地叛亂。
關鍵是基本盤漢人都在叛亂,說明魯國的國策出問題了。
朱佑棅還不在意,他對自己的軍事才華極為自信,他麾下的魯王軍,也是天下最精銳的軍隊,有這支軍隊在手,平定天下叛亂是遲早的事情。
而這個時候,隋國忽然攻打克里米亞,并派艦隊游弋在黑海北岸,威脅朱佑棅的精銳。
朱佑棅犯了第三個錯誤,也是最致命的錯誤。
他放棄了快被打敗的造反勢力,只留下一支偏師圍城,他則率領主力去奪回克里米亞。
同時,不停分兵平定叛亂。
朱佑棅軍事才華著實耀眼,硬生生打退隋國名將,奪回克里米亞半島,作為超級超級滅火隊員,朱佑棅馬不停蹄平定克里米亞北面的叛軍,一路勢如破竹。
而這個時候,他留在守東土的偏師,被叛軍吃掉,將克里米亞變成一座孤島。
朱佑棅并不在乎,區區叛軍,他并不太放在眼里。
他生氣隋國捅他刀子,他得給隋國一個疼的,讓隋國以后老老實實的。
他又一次分兵,分兵一路進入隋國腹地禍亂隋國,自己則率主力攻打叛軍,打通回京的路。
可是,他率領的是人啊,連打兩個月苦仗,再是精兵也會崩潰的,況且家里被偷了,家中老小生死都不知道,之前大家是擰成一股繩,為了回家。
可他們的王,打這個報復那個,就是不提回家。
等著等著,他們心態也崩潰了。
不過,朱佑棅在戰場上節節勝利,未逢一敗,正因此軍心雖然哀鳴,卻沒有崩潰。
隋國名將被朱佑棅打得抱頭鼠竄。
朱佑棅當魯國君王后,打仗就沒敗過,不敗戰神,絕非浪得虛名。
而這個時候,一支秘密艦隊從第聶伯河源頭而來,秘密穿插進入魯國腹地,進入黑海。
悄無聲息地登陸克里米亞半島,悄悄地出現在朱佑棅身后。
朱佑棅率領的可是魯國精銳中的精銳,就算疲憊也不可能一擊必潰的。
的確,第一場偷襲戰,并不順利,朱佑棅提前發現了背后有敵人,他默不作聲,而是等著敵人鉆進他的陷阱里。
商國派來的神秘艦隊偷襲失敗了。
可是,商國的艦隊,加隋國的軍隊,加叛軍,恰恰將朱佑棅包圍起來。
如果軍心不亂,朱佑棅大可以等待機會,一擊必潰。
可魯國最精銳的軍隊已經戰斗三個月了,又被包餃子了,難免人心離亂。
而這個時候,商國和隋國不停往這邊增兵,把朱佑棅圍得死死的。
還在魯國國內散布魯王被抓的消息,搞得本就亂套的魯國,雪上加霜,叛軍此起彼伏。
上千萬白人叛亂自立,漢人不甘示弱,也開始叛亂,互相攻伐,魯國亂成一團。
魯王太子朱厚煥趁亂登基,被朝臣擁立,宣布魯王戰死,并派軍平叛。
在克里米亞半島上。
商隋兩軍不斷散播時時消息給魯國軍隊,亂其軍心。
果然,沒過多久,魯軍人心惶惶,全無戰心。
這個時候,朱佑棅犯了一生中最大的錯誤。
他沒有突圍,而是和圍困他的軍隊比耐心,他自認找到機會,就能反敗為勝。
他只要肯突圍,肯定能突出去的,可他沒有,他選擇要在戰場上找回面子,他對自己的軍事才華足夠自信。
因為,在圍攻莫斯科汗國的時候,他曾經被莫斯科汗國的大軍困了整整四年,最后他還是反敗為勝了。
可他忘記了,那個時候皇帝是他爹,他死不死,決定不了戰局。
他現在是皇帝,是魯國民心所向的皇帝,這個時候他消失了,豈不坐實了他戰死的謠言,人心會越來越亂,最后覆水難收的。
而且,他不突圍,底下軍將怎么想?他們可不想陪著一個皇帝去死呀。
本就人心惶惶的時候,朱佑棅做出最錯誤的決定,守城。
商國加快攻城速度。
只用了十五天時間,東歐最精銳的軍隊之一,被商軍拿下,魯王被手下大將抓起來,獻給商國。
天下最驍勇的一支軍隊湮沒在歷史之中。
而且,一代梟雄魯王成了階下囚。
他被押送到莫斯科的時候,都沒想明白,自己為什么會敗?被圍困又如何,他最長時間被圍了四年,最后不照樣翻盤?
他兵精糧足,底下軍民擔心什么呢?
而最社死的時刻發生了。
魯王朱佑棅,朱見漭的第四個兒子。
和朱佑榶,朱見淇的長子見面了。
朱見淇和朱見漭換了命運,連帶著子孫的命運也都換了。
朱佑榶初登商國皇帝位時,內憂外患,猶如一盤死棋,可是,僅僅兩年時間,死棋翻盤了。
靠的還是朱見漭的好兒子,軍事天才朱佑棅。
不得不承認,朱佑棅打仗實在牛叉,他南征北戰,就沒敗過。
那些叛軍在他手里,就跟紙糊的一樣。
可那又如何,他會打仗,卻不懂政治,更不懂如何當好一個皇帝。
朱佑榶軍事天賦一般,但他懂如何當一國皇帝。
他可以次次簽城下之盟。
他可以次次示弱,不斷讓渡環圈。
他會忍。
所以他贏了。
消息傳到大明中樞,朱見漭整個人都蒙了:“這個不爭氣的混小子,給他老子丟人啊。”
以前他奪走了本屬于老大的皇位,他心里還過意不去呢。
可現在,看到這封奏疏,他感覺在吃屎。
還不如真吃屎呢。
他這皇位,現在才知道,就是一個巨坑,誰蹲上來誰便秘。
而朱佑榶這封捷報,怎么看都在打他的臉。
朱見漭現在想找人商量都沒人說。
他家老大,本來就和他不親。
他和老皇帝不一樣,老皇帝是偽裝著利用,他是赤果果的利用,誰都能看到的那種利用。
所以朱佑梐和他關系很差。
如果將心里頭這番話跟他說,肯定會被朱佑梐笑死的。
拿捏住他的弱點,朱佑梐會立刻聯合朝臣對付他,不帶猶豫的。
朱見漭現在才知道郁悶是什么滋味,眾叛親離是什么感覺。
他以為自己什么都有,其實他什么都沒有。
就和朱佑棅戰敗是一樣的道理,你總覺得自己很厲害,其實你是站在參天大樹上面,如果樹不讓你站了,伱就是一個普通人。
而那棵大樹,就是老皇帝。
和朱見漭一樣在悟道的,還有朱佑棅。
朱佑榶殺人誅心,魯國發生的一切,都會寫在紙上,給他送過來。
朱佑棅現在蜷縮在房間里,雙目無神,他已經七八天不曾梳洗了,飯菜送來,他若不餓到極致,是不會動一口的。
他一直認為自己是一個好皇帝,現在看,他做人都失敗。
他兒子,朱厚煥,堅決不承認魯王被俘的消息,堅持說魯王戰死于克里米亞半島上。
即便商國公布了照片,魯國也說是假的。
朱厚煥壓根就不打算將他的軍神老爹帶回國了,享受到權力的人,是不會再吐出來了。
其實,他最崩潰的是,他是被自己的心腹大將抓起來,獻給商國的。
當他的心腹大將,往他臉上吐吐沫的時候,他才知道,自己多么遭人恨。
不是一個人吐他,而是所有人都在唾棄他。
他這個魯國皇帝是真的失敗。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