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404章 太子欺朕年老無力?請陛下改立太子!-《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第(1/3)頁

     book chapter list     垃圾話,是球場上的一部分。

    但大明運動場上,垃圾話不能包含一個臟字,否則會被唇語專家破譯,職業生涯堪憂。

    太子認為,運動員是大明社會的一員,要承擔社會責任,不能給公眾帶來不良導向。

    運動員們球場上謹小慎微,場外幾乎隱身。

    之前就有球員在場上噴垃圾話,被懂唇語的球迷舉報,導致職業生涯報廢。

    當時那位球員年薪12萬,大明均薪才1.7萬元,球員月入過萬,絕對是高收入群體。

    卻因為舉報而斷送職業生涯。

    太子秉政后,對天下管控愈發厲害。

    開放繁榮的大明,不知何時畫上了休止符,民間有人呼吁,請老皇帝制止太子,奈何他的聲音老皇帝再也聽不到了。

    發展體育,是大明國策。

    而這樣一個養活了幾十萬人生計的大行業,正因為龐大的關注度,而變得處處如履薄冰。

    景泰六十三年時,太子提出,公眾人物必須承擔社會責任感。

    這個公眾人物,包括紙媒上的公知、專家、作家,以及體育代表人物,包括記者、娛樂明星等等,在社會上具有號召力的所有人,必須承擔起社會責任感。

    對于具體要承擔什么,中樞并沒有詳細規定。

    這也意味著野蠻生長的時代過去了。

    截止到景泰六十四年,大明每日銷售報紙量,160億份。

    日銷售雜志量,71億本。

    日銷售書籍量,31億本。

    可以說,大明的文化行業,極端繁榮。

    人均每日最少購買四份報紙,12本雜志,0.8本書籍。

    如此龐大的曝光率,就造就了大量文化人才,像傳統的詩詞歌賦,到現在流行的,白話文、武俠、偵探文學、雞湯文學、童話故事、時事新聞等等。

    批量造就了大批量作家。

    在大明,職業寫作也是一條非常不錯的道路。

    根據統計,民間約有1174萬職業作家,在報紙上發表過的文章的,高達970萬,獨立出版過書籍的作家,多達390萬人。

    而這,又養活了一本本報紙、期刊的從業者,比如記者、編輯、書畫設計、排版、印刷工人等等。

    根據統計,截止到景泰六十四年,紙媒從業者約有960萬人,人均收入可達到了年入1.5萬元,略低于城市職工收入,但收入也是不錯的。

    證明這個行業,最少讓三百萬到五百萬人豐衣足食,五百萬人左右僅能從中獲利,收入在低保范疇內,無法飽腹。

    根據景泰六十四年,作家富豪榜統計,排名前一百的作家,年收入可達到50萬元。

    這在大明無論哪座城市,都是一筆巨款。

    文化行業如此發達,和全民識字息息相關,大明識字率,在景泰六十年時,已經達到百分之百,小學畢業率,達到85%,初中畢業率,達到了82%,高中畢業率,已經達到了75%。

    還有,就是人數優勢。

    大明國內逼近四十億人口,四十億人的文娛活動,造就了紙媒輝煌時代。

    近十五年來,可以說是紙媒最輝煌的時代。

    批量制造了無數暢銷作家。

    制造了無數膾炙人口的、雞湯、童話。

    在別的國家,童話市場只能說一般,但大明在十歲以下的孩童,人數約有9億人,如此龐大的市場,就早就了童話行業繁榮。

    因為大明的書籍是嚴格分級的,在保護孩子的問題上,大明是認真的。

    紙媒爆發的十五年,制造了年收入十萬元以上的作家,超過120萬人。

    當然了,只是一年這個收入。

    和體育行業逐漸被黑人霸占外,文化行業才是黃種人的拿手好戲。

    所以,民間家長基本都希望自己的兒女成為作家。

    作家是社會地位比較高的職業。

    但論卷,也是全行業第一,一將功成萬骨枯。

    練籃球是需要投入成本的,比如訓練時間,訓練費用,陪伴成本,這些成本都不是普通家庭能負擔得起的。

    可成為作家不需要呀,只要買一些書,自己就能完成,再不濟可以報一些學習班,費用肯定比練體育低。

    這就造成了,民間想成為作家的孩子,或者說家長盼望自家孩子當作家的,人數超過十個億!

    目前職業作家一千多萬人,這個數字每年都在飆升。

    很多人不止是為了得到稿酬,也是為了出去有面子,也有很多人是興趣寫作,就是兼職寫作。

    像報紙、期刊都是認故事不認人,只要好故事才會有人買單,一部精彩挽救一份報紙的故事,比比皆是。

    市場需求量大,頂尖人才稀缺,自然卷了。

    到最后演變成,文學行業更新換代極快,一個暢銷作家,火爆時間在十個月左右,十個月內若沒有續作,讀者的視線就會被其他作家的作品搶走。

    在大明,每天創造出三千萬個文字,日積月累,就是一個龐大的體量。

    這就造成了讀者粘度不大,各大出版社、期刊、報紙也追求好作品,精彩好看的好作品,一書難求。

    而作家一本書暢銷后,就會瘋狂營銷,賺一波就撤,這就使得文學行業不斷出現問題。

    出現了好開頭,爛中間,沒結尾的,為了吸睛,作家無所不用其極。

    即便管制愈發嚴厲的媒體,也有很多擦邊球,抄襲就不用說了,哪怕大明文學氛圍非常好,抄襲案子一天都有一萬起。

    抄襲層出不窮,原創作者維權難,律師取證難,最后不了了之。

    這就造成了,各種跟風抄襲,讓讀者對報紙的購買力逐漸下降,因為他們覺得這錢花得不值得。

    景泰六十三年時,中樞進行過統計,民間試圖寫作,或者有寫作想法的人,高達25億人,嘗試過寫作的人,高達11億。

    基本等于,人人都有寫作夢。

    寫作卷,曲藝更卷。

    和讀者終究存在距離,遠遠不如戲曲、相聲、小品、舞臺劇更加直觀,就在劇場里看,從業者和觀眾近距離接觸。

    根據統計,民間曲藝從業者,多達700萬人。

    其中,戲劇從業者最多,高達400萬人,其次是相聲、戲法、魔術、小品和舞臺劇。

    舞臺劇反而是最不卷的,為什么?

    因為舞臺劇演員,和戲劇演員是相通的,那些戲劇從業者會經常來舞臺劇舞臺上客串,把舞臺劇演員搞得沒活路。

    畢竟一個素人和腕兒比起來,觀眾更喜歡看腕兒,而不是看劇情,更不想看素人。

    這就造成了,舞臺劇越來越爛,觀眾罵聲如潮,但舞臺劇依舊我行我素,因為賺得多呀。

    觀眾是罵了,但他們買票了,公司盈利了。

    素人登場時,買票進場的觀眾是稱贊了,結果幾百人的大場子,就零星幾個人進來買票。

    后者賠本賺吆喝。

    前者,觀眾是一邊罵一邊買票,公司老板當然選擇前者了。

    這就造成了,舞臺劇太爛了。

    好演員被擠兌得去說相聲演小品去了,導致相聲小品快板評書卷得要死。

    景泰六十年時,中樞實在看不下去了。

    管制了舞臺劇。

    差點把舞臺劇給干沒了。

    觀眾嚷嚷著中樞瞎管,舞臺劇演員罵中樞不懂裝懂,戲劇演員索性不去舞臺劇上客串了。

    太子惱怒之下,差點讓舞臺劇徹底消失。

    幸好此事傳到老皇帝耳朵里,解除管制,讓舞臺劇從業者注重劇本,可以對進行二創,有好劇本才有好舞臺劇,舞臺劇導演要承擔其責任來,不能讓資方、演員瞎改劇本,要尊重導演和編劇,尊重專業。

    舞臺劇被老皇帝保下來了。

    但也一蹶不振了。

    因為很多從業者擔心,等太子御極后,舞臺劇怕是被第一個報復,以后日子更好不過,還不如趁機轉行。

    老皇帝對舞臺劇的經驗,舞臺劇沒吸收,反而被戲劇舞臺吸收了。

    戲劇舞臺將流行的全都搬上了戲劇。

    搞得戲劇和舞臺劇融合,進一步擠壓舞臺劇生存空間。

    景泰六十三年,老皇帝斥資十億,投資文娛行業,支持文化曲藝行業,全面發展。

    但是,朝廷卻悄悄地開始對文娛的內容進行了深層次管制。

    老皇帝并不知道,他那十億非但沒促進文娛大繁榮,反而帶來了難以預料的管制。

    景泰六十五年初,無比繁榮的文體行業,莫名其妙進入了寒冬。

    在深宮中的老皇帝尚且不知道,他構想中的第三條腿,無聲中斷折,僅靠房地產和股市是支撐不住大明的。

    需要四條腿走路,老皇帝正在苦苦創造四條腿。

    大明沃土幾萬里,如此龐大的疆域,必定是要分裂的。

    老蘇都分裂了,他才擁有沃土幾千里呀?大面積北面凍土,精華也就在七八百萬,都照樣分裂。

    大明全是溫熱帶沃土啊,精華領土一千五百萬以上。

    以為都是明人,就不會分裂了?

    那歷朝歷代滅亡一個王朝的,是外人嗎?

    曹丕是異族?還是朱溫是異族?還是太祖是異族?

    是人就有野心,誰不想當皇帝呀。

    老皇帝為何要極端開放?

    他不知道管制好嗎?他不知道皇位穩定好嗎?

    但能嗎?

    如果區區一個小國,你想怎么管就怎么管,這樣一個無比龐大的大明,老皇帝做到這個份上,不滿意的人還那么多呢!

    再英明的皇帝,也無法做到所有人都滿意的。

    一定會有野心家,一定會有造反,什么都會有的。

    這些年為何沒有?

    因為發展的腳步,讓人暫時拋棄了野心,一心奔錢,一心奔發展,所以造反很少。

    可是,發展終究要落入窠臼的,終究要陷入停滯的,老皇帝終究會死的!

    太子能做好這樣一個掌握龐大疆域的合格皇帝嗎?

    做不到的!

    他居然還要進行管制,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啊。

    再說了,大明如此繁榮開放,如此自由發展,不好嗎?不這樣,如何讓各族融合成漢族?變成統一的大明?

    如果不讓天下人說話,你怎知百姓需要什么?

    若皇帝說出一句何不食肉糜?

    那是皇帝傻嗎?

    不,是制度的悲哀啊。

    皇帝脫離民間太久,是要出事的。

    中樞什么都不知道,有錯不改,改了又犯,是會出事的啊。

    這位子,不是你坐下了,就一呼百應的。

    下面都是人!

    都是心懷叵測的人啊。

    皇帝坐在位置上,如果看到的都是笑臉,那么天下就完了!距離亡國不遠了!

    只有民間謾罵,才知道問題出在哪里,才要解決問題。

    只有廣開言路,才知道大明未來的路往哪走,才能讓真正有能力的人躍居朝堂之上。

    為何太祖皇帝殺了那么多人,卻保留都察院啊!

    為何景泰帝如此霸權,卻不斷提升都察院的地位呀!

    因為皇帝要聽下面的聲音的!

    皇帝可以不治理天下,可以用有能力的臣子治理天下,但不能不聽下面的聲音!

    有能力的臣子是哪來?是從下面殺出來的,他們是從民間出來的。

    不是誰開了上帝視角挑出來的。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容县| 武川县| 达州市| 天津市| 卓尼县| 大港区| 峡江县| 吉林省| 屏边| 江陵县| 广水市| 定边县| 宝应县| 万山特区| 莱芜市| 内乡县| 米泉市| 滁州市| 醴陵市| 梅州市| 武胜县| 崇信县| 健康| 嘉善县| 郎溪县| 肥西县| 开平市| 济南市| 安乡县| 凤阳县| 曲靖市| 浏阳市| 水富县| 萍乡市| 拜泉县| 灵寿县| 历史| 张家川| 新晃| 江安县| 进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