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艦隊總兵李杲,登陸墨西哥。
此時,統治墨西哥的已經不是神秘的瑪雅文明了,這個時代,瑪雅文明剛剛衰落,倒是還有瑪雅人存在。
瑪雅文明,并不是美洲第一個文明,第一個文明是奧爾梅克文明,瑪雅文明是第二個文明。
美洲只有三個文明。
后世從奧爾梅克文明出土的文物判定,該文明極有可能來自華夏文明。
奧爾梅克文明,和華夏商王朝盤庚遷殷的中興時期,象形文字,和華夏古象形文字有幾分相似。
而且,奧爾梅克人所崇拜的虎豹圖騰形象,和中國《山海經》中關于西王母“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蓬發戴勝”的形象記載。
李杲登岸時,奧爾梅克人早就被瑪雅文明滅亡了,瑪雅人都衰弱了,取而代之的是第三個文明,阿茲特克文明。
他第一次見到土著,就覺得土著和漢人長相有幾分相似,二者極有可能有血緣關系。
在華夏古文獻中,也可以找到關于美洲的記載。
比如,山海經中的扶桑,書中記載在世界最東方的盡頭,有兩棵相互扶植、共同生長的大桑樹,合稱為扶桑樹,太陽神金烏十兄弟就住在扶桑樹上,他們每天早晨輪流從扶桑樹上升起,往西邊飛行,形成了一天之中的日出與日落。
可在史書中,《梁書》中的記載:“扶桑國在大漢國東兩萬余里,大漢國在文身國東五千余里,文身國在倭國東北七千余里?!?
另外就是《梁書》中還記載,扶桑國有一種“扶桑木”,這種植物的葉子很像桐葉,果實像梨,形狀像筍,果實可以吃,葉子可以用來織布。
這種樹,正巧是墨西哥的龍舌蘭。
《梁書》上還對扶桑國的習俗有所描述,比如扶桑人的結婚流程是男子先到女子家勞動若干年,在此期間,如果女方不滿意可以轟走男子,如果很滿意,幾年之后兩人就會成婚,而這正是墨西哥瑪雅人的習俗。
《梁書》中還記載扶桑國“無鐵有銅”,顯然說的就是墨西哥。
《梁書》中還提到,扶桑國“其國法有南北獄,若犯輕者入南獄,重者入北獄。有赦則赦南獄,不赦北獄?!倍糯斞湃艘舱侨绱?,他們對于輕刑犯和重刑犯是分開收容關押的。
類似的史料很多,比如《佛國記》、《南史》,都有關于對美洲大陸的記載。
就是說,中國在兩晉時期,就進行過地理大發現,不知道被什么外力因素最終導致被迫中斷進程,而后人將這段歷史硬安在倭國之上,后人將錯就錯。
盛唐之后,就再也沒有過地理大發現了,華夏這個概念也僅存于中國之地。
在唐朝之前,中國泛指天下,而非僅僅一地。
就像南洋,從宋朝開始,宋元明清對南洋進行深層次滲透,結果歐洲大炮打開了大清國門,被迫打斷進程,導致軟殖民南洋的計劃徹底泡湯。
南北朝時期的地理大發現,也可能因為戰爭而中斷,文獻也就變成了文獻。
李杲航行到美洲時,大明正在開發大洋洲了,也在兩年前,清理干凈了夏威夷,在夏威夷建立了中轉站。
他率領艦隊近萬艘,水師三萬,帶著很多貨物,抵達墨西哥。
大明萬里而來,是和土著做朋友的。
艦隊靠岸后,李杲開始接觸土著,和土著貿易,打了幾場小戰,明人在沿海地區修建了一座小城池。
李杲作為當世人,并不知道瑪雅人的神秘。
他只知道這些人很蠢,用黃金換取一些生活物資,在大明一文不值的東西,在這里非常值錢。
那就說明,他們的金銀礦非常多。
李杲有豐富的殖民經驗,他和土著做朋友,派人去探礦,去勘探地形等等,很快就將這塊地區的地形了然于胸。
此時的瑪雅文明已經衰落了,瑪雅人陷入無盡內戰之中,取而代之的是阿茲特克文明。
阿茲特克人是游牧民族,好戰、兇殘、強大,是李杲的直觀印象。
這些人就相當于漢朝匈奴人。
只不過,等于匈奴人滅了漢朝,當起了中原皇帝,就是阿茲特克人滅了瑪雅人,占據了瑪雅的城邦,當上了皇帝,建立了阿茲特克帝國。
阿茲特克是一個極具擴張的民族。
如果沒有明軍打斷他們的進程,他們可能會統治整個美洲,當然了,這需要漫長的時間,起碼需要幾百年。
他們成長速度太慢了,像大明、歐洲已經從野蠻人進入文明時代了,他們才開始誕生文明,還要進化成野蠻人,世界不給他們時間了。
李杲用生活用品換取他們的金銀財寶,一邊建立駐點,三萬人分布在整個沿海地區,全部建立駐點,修建城池。
同時,派人傳消息回國,請皇帝派大軍過來。
為了繪制海圖,大明派出三支萬艘戰艦的龐大艦隊,行駛到一地,就會留下船隊觀察、記錄、再回航。
當李杲抵達美洲東海岸的時候,海圖已經傳回國內去了。
作為第一個發現美洲的明人,有一個海灣以李杲名字命名,李杲只要干得好,榮封國公不在話下。
發現大洋洲的郭懋,就榮升了國公之位。
李杲可沒想過,占地為王。
這破地方,要是沒有大明源源不斷的財力支持,他估計會同化成土著的,還是回國內當國公舒服。
明軍按部就班的建立駐點,修建城池,囤積物品,等待后面的部隊。
只要是人就貪心,土著也不例外。
阿茲特克人,不滿足于黃金交易,非常想得到李杲船上的全部貨物,派遣大軍襲營,結果被李杲殺得七零八落。
李杲親率騎兵攻打墨西哥城,把阿茲特克人嚇尿了。
因為美洲沒有馬,阿茲特克大軍被殺得大敗,首領跪在李杲馬前求饒,但他好似不是求饒,而是在朝拜李杲騎的汗血寶馬。
后來李杲才知道,美洲沒有馬,首領不是恐懼于明軍之強,而是恐懼于這么多戰馬,他們認為是圖騰。
第二年,大明派來三十萬大軍,開始對美洲進行征服。
美洲之所以被稱為美洲,是以意大利航海家亞美利哥·維斯普奇的的名字命名的。
大明管他叫美洲,是老皇帝叫出來的。
像西葡兩國人少力窮,征服一個如此龐大的美洲,需要漫長的時間,大明則不用。
景泰三十六年,南北美洲諸王就分封過來了。
因為老皇帝有龐大的財力,能調動全國人力,僅僅景泰三十五年,南北美洲就出現了幾百萬明人,有商人,有僧侶,有傳教士,有政客,什么人都有。
甚至還有農人先跑來占地呢。
隨著美洲諸王分封過來,就有上千萬人,接下來每年都有千萬人送到美洲來,很快美洲大陸就明旗飄揚了。
至于,美洲三大文明之一的阿茲特克帝國,在大明的浪潮中,連一朵浪花都沒飄起來,就被淹沒了。
倒是一些兇悍的土著,被訓練成戰兵,投入歐洲和南美戰場去了。
整個墨西哥,一共有八百萬人。
從景泰三十五年,到景泰四十九年,十五年間,整個美洲土著在以超速消失。
如果是歐洲人殖民,土著能消失幾個?最多被壓榨當奴仆。
大明殖民,是真的消失。
因為大明移民以千萬計算的。
哪怕你鉆進大山里,鉆進雨林里,早晚也會被抓出來,因為明人太愛種地了,一塊爛地也琢磨著怎樣種植,那就得不斷開墾新地。
而且,明人能生!
短短三十年光景,北美人口將近十億人!
什么原始環境能夠保???
什么土著能存活?
填完沼澤,改道河流,改完河流改山脈,明人不息,種地不止,森林變成種植園,草原變成大耕地,每天都在勞作。
換了哪個國家能做到?
明人壓根就不是殖民,就是移民!
最后把世界其他人給移光了!
三十年過去,美洲土著幾乎看不到影子了。
當土著最后的棲息地消失,要么變成明人的奴隸,要么只能死亡,而北美諸國是不禁槍的,百姓都有槍,土著還用木棍呢,估計青銅器都造不出來,怎么跟明人打?
至于后人傳言的瑪雅人文明,摻水的可能性最大,因為大明還真沒發現多少,那種金字塔很像是歐美人偽造的。
瑪雅文明,更像是個噱頭。
在豫國。
朱見溏不聲不響,寡言少語,卻將豫國治理得蒸蒸日上。
地形上,大部分覆蓋著山丘和丘陵,擁有廣闊的沙漠和草原,地理環境只能說一般。
但,這是一個坐在白銀上的國家。
全世界通行的貨幣中,豫國占比35%,就是說,世界上的銀幣有35%是從豫國的銀礦中挖出來的。
即便在現行紙幣的時代,豫國憑借可怕的白銀儲量,照樣是美洲巨豪之一。
煤鐵石油礦、金銀銅礦都非常豐富。
即便將加利福尼亞半島,送給了夏國,卻得到了墨西哥灣大平原一塊種植基地,讓豫國的人口直線飆升。
豫國在北面還有一塊飛地凍土島呢。
所以,豫國有能力將北部荒漠,填充成耕地。
當然了,自己填成耕地,不如把襄國滅掉,襄國擁有北美最富饒的一塊平原,又有六國都需要的運河,可襄王卻不好好利用,這個國家最該被瓜分掉。
豫王已經開始做預案了。
和東越王合作,瓜分襄國,豫國要陸地上的領土,海洋上的島嶼都歸東越。
兩國一拍即合。
一東一西,同時開戰,先拿下襄國,再拿下大順、燕國,吞并了這兩國,就剩下四國掰腕子了。
豫王自認自己不會輸。
他有四個兒子,個個都是人才,這就是他的底氣,他的兒子們足夠優秀,尤其老三,是罕見的帥才。
未來,拿下北美洲,他就把土地分封給自己兒子。
老皇帝想將世界優渥的土地給自己兒子,豫王也想將北美的土地給自己兒子。
豫國是朱佑枅最后一站。
老皇帝并沒有特殊叮囑的話,因為豫王最讓人省心,這些年很少上疏中樞,除了正常問安外,什么話都沒有。
仿佛是個邊緣人,其實野心勃勃。
朱佑枅從豫國西海岸離開豫國,返回國內。
這次國事訪問,耗時九個月,預計十七天內返回大明,呈報朝廷。
時間退回到朱佑枅出使之前。
太子第六子朱佑杶,出訪南美,但并沒有和朱佑枅一起,因為兄弟兩個關系很差,幾乎從來不說話。
關系差的原因,無人知曉。
反正他倆在京師互相撕咬,太子都覺得頭疼。
朱佑杶和朱佑枅不一樣,后者純紈绔,胸無大志,前者則是個很認真的人,可惜志大才疏。
大明在南美分封了五個近藩,四個遠藩。
南美,簡稱為唐。
南美洲面積不如北美洲大,僅僅1784萬平方公里,但土地價值是比北美高很多的,因為北美有大幾百萬凍土區,沒什么實際價值。
若說北美是天選之地,那么南美就是老天爺追著喂飯。
如果明人控制這里,能將這里建成世界上最富裕的地區!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