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德法諸國不愿意放棄,卻遭到大明軍艦炮轟。
最終經過談判,大明支援歐聯體一批特效藥,以及一些經濟支持,諸國才同意放人。
他們被安置在新加坡附近的雕門島上。
妥善治療后,才被運回內地,各個部門篩選后,把他們安置在各個科研院,三年觀察期,通過觀察則可入籍。
若無法通過觀察期,基本就會被秘密處決。
大明像個容器,各國人才,大明都如水般吸入,入籍就能同化,如果無法通過入籍,那么就證明這個人是壞分子。
皇帝之前心思詭譎,總防著其他人種。
但近幾年,都習慣了,定居西域的大老黑,給皇帝上了生動的一課,在維護傳統文化上,他們是真用命啊。
這些黑人,主要來源于奴隸,立下功勛后入了明籍,成為明人。
多定居在西域、青海、寧夏、蒙古、三緬等邊疆省,總人口在120萬左右,民間應該還有一些黑女做大戶人家的妾室,黑膚人口在200萬左右。
但這些人,詭異地成為大明死忠。
新文化運動他們極力反對;毛筆與鋼筆之爭上,他們極力維護毛筆;捧老皇帝上神壇時,竟有上百個黑人自殺,請求皇帝不要退位。
老皇帝剛開始是懵逼的,劉健跟老皇帝說,大明如今容納各族,各族百姓真正擁護的人是您。
因為您真的平等對待各族,各族百姓認為,在大明能獲得平等公平的工作機會,都是您的緣故呀,所以擔心您退位后,他們的利益無法保證。
還真別說,朱祁鈺在這一點上,真是有信用。
說是允許夷人入籍,只要入了明籍,就一視同仁。
甚至,他每年都會下圣旨,聲稱天下明人一律平等,不分膚色。
這可不是說說的。
奴隸轉為明籍的大老黑,在民間是真心能感受到皇帝說的平等,起碼訴訟是平等的,他們只要敢打官司,皇帝就給他們做主。
景泰五十四年,民間鬧得沸沸揚揚的退婚案,就是一個三代黑人,被女方騙婚,女方收了彩禮,卻不予退還,這件事鬧得非常大,最后上升到了膚色問題。
皇帝直接下了圣旨,重責民間歧視風氣,暢言明人一律平等,沒有高低優劣之分,更沒有膚色之分,只要是明人,就是一樣的平等!
從那之后,每年皇帝每次講話都會說平等兩個字。
白人受到的歧視,比黑人少。
大明境內的白人很多,若男女都算在一起,超過八千萬,女子占比在七千五百萬左右。
混血的就更多了,混血已經第三代了,長相更加趨向于明人了。
景泰三十年前,民間是很歧視混血兒的。
隨著皇帝納了六個混血妃子,接連誕下龍子龍女,民間這種聲音才逐漸變小。
不止皇帝納,所有皇子都納了。
以景泰三十年劃分,之后民間歧視的聲音越來越少。
到了景泰六十年,詭異的出現了,三代混血后,竟變得特別好看,不知是民間審美改變了,還是接受了混血兒。
民間聲音轉變,和朝廷政策息息相關。
因為很多白女,被皇帝硬塞給朝中群臣,逼著他們生混血兒,別人家孩子你們不心疼,你們自己兒女難道也愿意被人辱罵嗎?
所以,混血兒的風評正在變好。
只要有心人,就會知道,最支持混血的就是皇帝,所以,這些混血兒是最支持皇帝的。
可不止就明白混血,也有黑白混血,明黑混血的。
大明發展五十多年,已經出現了三代混血,血統已經不太看得出來了。
不止膚色混血呢。
國內也在不停混血。
皇帝納了各個民族的女子,都誕下了皇子,這就促成了各個民族的大融合。
像那些占領區,說是趕盡殺絕了,那可能嗎?
肯定有很多人存活下來的。
他們不也得跟明人混血嘛,混著混著就變成了明人。
尤其交通工具變得愈發便捷,務工潮一波跟著一波,再一次促進了區域混血。
這就會使得明人,牢不可分。
打個比方說,廣西女子嫁給了浙江男子,生的孩子是廣西人,還是浙江人?
交州女子嫁給了烏斯贜男子,是交州人還是烏斯贜人?
都是明人了,再分不出你我他。
只有彼此通婚,幾代之后,才能徹底變成一家人。
所以皇帝一直在支持融合。
國內融合,國外也要融合。
對于歐羅巴有才能的人,皇帝是支持大規模吸納,只要進來了,大明就能同化掉。
這些年,大明引進的大批科學人才,如今有第二代、第三代了,再過兩代,他們還會記得自己的母國嗎?
不會了,都只會記得自己的國家是大明。
只要大明做好一視同仁,那么就能順利同化掉外國人。
就像洪武朝,同化掉色目人是一樣的。
這次四大工程,和葉尼塞河、疏勒河引水工程需要的奴隸,都由奧斯曼帝國提供。
這個提供,可不是人家主動送來的,而是明軍抓來的。
在海上挑個小島清理出來,把奴隸先運過去隔離,等瘟疫過去,再運回國內。
景泰六十三年,大明第一部電話,研發成功。
第一次通話,是在養心殿和內閣的通話,接電話的是劉健,他清晰聽到了老皇帝的聲音。
劉健激動得難以附加,一連打了十幾次,把老皇帝煩壞了,最后把電話線拔了,才徹底清凈了。
大明第一部電話,于景泰六十三年六月安裝成功。
從宮中到各個府衙的電話。
根據送話器,老皇帝說出麥克風的構想,他說大學學生人滿為患,老師卻很稀缺,一個老師要帶二百個以上的同學,同學聽課效果不好,能否利用送話器,研制出麥克風?
沒過多久,第一臺麥克風誕生。
景泰六十三年,皇帝提出舉辦最強大腦。
邀請全國智力高手,齊聚宮中文樓,來一場腦力巔峰對決,并全程圖文直播。
文樓在宮中,朝臣覺得在宮中不安全。
去上林苑,在體育場里多好啊。
上林苑體育館可是皇帝私人體育館,皇家的球隊,都在里面集訓,偶爾也對外開放,但門票價格很貴的。
時間定在八月,先進行海選,由選手帶項目參加初賽。
第二輪是PK對抗賽。
第三輪則由節目組邀請各個賽道大魔王,進行終極挑戰,最終贏得腦王獎杯。
看完項目流程,內閣表示很無語,老皇帝是越老越愛玩。
反正錢都是老皇帝出。
老皇帝肯定是第一嘉賓,朝中官員誰有時間誰來參加,還得邀請幾位民間精英當飛行嘉賓。
這年頭還沒有綜藝這個概念。
因為這純粹是老皇帝給自己找樂子,為了自己開心。
太子在見識到老爹的家底兒后,絕口不提省錢的事了,由著老頭胡鬧去吧。
朱佑榷和朱佑槿親自主持,他倆要去繼藩了,得好好堂前盡孝。
至于屋后啥樣,老皇帝也看不著。
大明報刊登,最強大腦的信息,要求民間腦力達人踴躍報名,開始進行海選。
朱佑榷和朱佑槿一南一北,開始去海選。
主要海選對象,是貴族學校。
貴族學校里的學生,全是腦力達人,他們本來就參加各種大賽,這次皇帝舉辦的最強大腦,就是讓各種智力競賽,在民間流行起來。
到了八月,上林苑體育館。
嘉賓席一共九個座位,老皇帝坐在中間,今日穿著常服,短褲、半截袖襯衫。
就這身打扮,王守仁磨嘰他一路。
哪有皇帝穿這么隨便的!
要不是群臣死死攔著您,您是不是把頭發也剃了?
你一個皇帝,露腿好嗎?
謝遷見到皇帝的時候都傻了,您把在養心殿穿的那身,拿到上林苑穿?您還要不要點形象了?大明還要不要形象了?
太子本以為是露臉的大好事,結果看到他爹這身行頭,他扭頭就想走。
連一向不著調的太孫穿得都十分正式。
這老頭,穿著拖鞋、大褲衩、襯衫,這都什么神仙搭配啊。
“陛下呀,咱去換一身吧。”謝遷雖沒穿朝服,但也穿著馬面裙,十分正式。
“不換,太熱。”
朱祁鈺讓下面抓緊開始,他坐在九座中間,高于其他八個座三個臺階。
“臣給您打扇子。”謝遷都想扭頭就走,真的,丟不起這個人。
“用不著,抓緊開始。”
謝遷給朱佑榶使眼色,你快說說你爺爺吧。
朱佑榶也覺得丟人,這老頭是越老越不在乎,年輕時候他不這樣啊。
“爺爺,要不您穿景泰裝行不?”朱佑榶問。
朱祁鈺不吭聲。
朱佑榶明顯感受到老爺子心情在變差,苦笑道:“爺爺,孫兒是擔心您著涼。”
“你不氣朕,朕就不會著涼。”
朱祁鈺道:“誰要是再啰嗦,就滾出去。”
朱佑榶扭頭給謝遷一張苦瓜臉,謝遷小聲嘀咕道:“皇族的顏面,都被陛下給搞沒了。”
節目邀請民間精英,比如企業家、舞臺劇演員、相聲大師、暢銷作家等各行各業的佼佼者,參加活動。
朝覲的禮節也是能減則減。
只是民間精英看到老皇帝,一個個都懵了,仿佛神的形象正在崩潰。
選手進來,也是懵逼的。
這是我們最崇敬的皇帝?咋穿成這樣?
“都平身。”
老皇帝卻不太在乎:“今日是比賽,不看那些繁文縟節,只看爾等腦力強弱、能力強弱。”
第一個項目,魔方找茬墻。
由5000個魔方組成,從中間分割成兩塊,左右各2500個,并且它們的圖案完全一致!
這堵這樣長6米、高3米的墻,遠處看去就像是花屏的電視機,45000個小色塊密密麻麻地堆疊在一起。
而選手要挑戰的項目是:由任意嘉賓上臺,在右邊的墻上隨機挑選一個魔方,讓它九個空格中的一個變換掉顏色。也就是說,選手要找出1/45000的不同。
朱佑榷對自己挑選的選手,十分有信心。
他帶來79位選手,優中選優,個個都是人中龍鳳,經過一輪比拼,進入第二輪的只有30位。
項目內容說完,朱見淇小聲問謝遷:“您能做到嗎?”
謝遷善于記憶,也是記憶大師。
劉健謀,李東陽斷,謝遷于其間,不激不隨,輔成盛治。
“微臣不擅長這個。”今日王恕、王鏊、劉健公務繁忙,李東陽督撫東北,內閣里就他比較閑。
“劉公,您呢?”朱見淇又問劉大夏。
劉大夏還在生悶氣,皇帝穿成這樣,天威何在?
“做不到。”劉大夏沒好氣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