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淇兒,這萬里江山,終究要傳到你手上的。”
“朕本想提前禪讓給你,朕扶著你往前走,讓天下臣民接受你這個新皇帝。”
“可朕把民心想得太簡單了。”
朱祁鈺呢喃道:“民間百姓自發造神,看似是把你爹我捧上神壇,其實卻是要挖了我朱家根子呀。”
“朕今年八十多了,還能活幾年?”
“朕成了神,后世之君還能當神嗎?”
“如果不是神,民意是否會驅趕下臺,到時候,皇位是否一定要在朱家家族內承嗣呢?其他家,為什么不能當皇帝呢?”
說白了,就是可能直接進入現代社會。
廢除皇帝,搞內閣制。
首相執政,越過皇帝,這是最可怕的事。
朱見淇直接懵了,老皇帝和太子妃想到一起去了,皇位承襲本來是順理成章的事,如今多了民心這個變數,導致朱家皇位不穩。
想再搞君權神授,以前那套說辭已經完全沒用了。
民智大開,百姓已經不好糊弄了,他們不反對天上坐著皇帝,但希望坐著一個卓越有為的好皇帝。
對皇家來說,這不是好事的,如何評價皇帝,是個主觀問題,景泰帝是神,但恨他的人就少嗎?
太祖皇帝重整漢家衣冠,難道天下臣民就真的懷念太祖皇帝嗎?
人的好壞評價,是主觀的,被評價的人是很被動的。
皇帝好賴,誰能評價?如何評價?
這反倒成為枷鎖,狠狠束縛了朱家,未來皇位承襲,可能成為和首相斗法的手段之一。
那就麻煩了。
就像老皇帝,變成了神,做任何事都要考慮民意,再也不能搞強制移民,哪怕遠征國外,也要斟酌再三。
這是給老皇帝上了一副枷鎖啊。
對新皇帝呢,是枷鎖加腳鐐,他不管做什么,第一件事要考慮的就是民心。
就說中華江工程,當初建造的時候,反對者不知云幾,現在享受到福利了,才開始歌功頌德。
發電技術,會造成嚴重污染,難道因為污染,就放棄電氣革命嗎?
如果考慮民心,必須選擇環境,這就是有些國家發展不起來,甚至發展越來越慢的原因,因為要聽民意啊。
集權有集權的好處,民主有民主的利處。
老皇帝不想當神,他想讓皇位順利傳承。
“淇兒。”
“你可知,朕成神時,第一想法是恐懼嗎?”
“一尊神位,能讓朱家丟了世俗權力呀。”
朱祁鈺苦笑道:“可民心所向,朕不得不隨民意而走。”
“但你不行。”
“你是太子,是朕欽定的繼承人。”
“大明能有今天盛世,就是因為中樞足夠穩定,沒有多余的政治斗爭,更沒有奪嫡之爭。”
“太子、太孫,早就注定了的。”
“伱有時鉆進牛角尖了,總認為朕會換太子。”
朱祁鈺長舒一口氣:“說實話,朕對你這個太子確實不滿意,也動過換太子的念頭。”
“可怎么換呀?當時于謙還活著呢,當朕動了心思的時候,于謙就夤夜入宮,跪在地上規勸朕,萬萬不能動國本啊。”
“你是國本,從你誕生那一天開始,就注定了太子之位是屬于你的,連朕也動不了的。”
“你是朕的嫡長子啊!”
這話讓朱見淇動容,他沒想到,他爹會這般直言不諱。
其實,他知道自己太子位穩定,是冊立太孫之后。
“你二弟三弟是孿生子,如何能承嗣大統?上面有三個哥哥健在,如何輪到老四啊?”
“再說了,老四在東歐干得風生水起,他真愿意回來做這個太子嗎?”
“淇兒,你這些年難道就沒想通這一點?你的國本,朕也換不了的。”
“從立了太孫,你才徹底放下心吧?”
“你個傻瓜,大明立儲向來是有嫡立嫡,無嫡立長,你是嫡長子,天生就是太子,朕能換嗎?”
“當年仁宗皇帝多么不著太宗皇帝待見,太宗皇帝不也沒換了太子嗎?”
“朕是不待見你,那是因為你摳門,你不會用人,你不肯放權于臣子,朕和你慪氣!”
“可朕厭惡你嗎?若朕厭惡你,為何會疼愛太子妃,為何會太孫關愛有加?”
“因為你,朕才會和他們有關系啊,你才是朕的兒子啊。”
“朕老了呀,后宮嬪妃都離朕而去了,天下老臣,都離開朕了,朕反而成了朝堂中最老的那個。”
“朕是皇帝,難道就不會覺得孤單嗎?”
“這御座,朕早就坐夠了。”
“朕也想隱居深宮,縱情聲色,可朕能嗎?朕是皇帝呀,天下臣民的表率呀,朕不敢做錯一件事,不敢說錯一句話呀。”
“天下人都看著朕,學著朕呢。”
“朕要帶著大明往前走,帶著天下往前走。”
“整個世界的重擔,都壓在朕的身上啊,朕是人啊,知道累啊。”
“御極六十二年了,今年八十二歲了。”
“整整六十二年,朕活得像一臺機器,每時每刻不敢做錯丁點分毫,朕也想放縱啊,也想偷懶啊,朕也是人啊。”
朱見淇五十多了,第一次看到他爹說軟話。
這輩子,他就沒見過他爹彎下脊梁,即便八十二歲了,老皇帝仍然挺直腰板,如不老青松一般,甚至還能披40斤重甲,彰顯自己的勇武。
“淇兒,朕不能經受白發人送黑發人啊。”
“尤其你是太子,是國本。”
“你有病,就會天下動蕩。”
“你若走在朕的前面,榶兒怎么辦?是他越過叔叔繼位,還是朕除掉他,換一個太子呢?建文之患,近在眼前啊!”
這話把朱見淇嚇了一跳:“爹……”
“朕也怕啊。”
朱祁鈺嘆了口氣:“這天下很多事,不是朕說了算的,國本動搖,便是天下板蕩,大明正值發展的關鍵時刻,不能出現任何問題。”
“你是太子,更該知道這其中的厲害。”
“你不能有病,不能倒下。”
“就算倒下,也得從朕手里接過皇位,然后再順利傳給太孫,你才算完成任務了。”
朱見淇玻璃心又被刺激了,他就這點作用?
“朕希望你能活得更久,榶兒太嫩了,斗不過滿朝老狐貍的,需要你為他掌舵,為他撐腰啊。”
朱祁鈺拍拍他的肩膀:“好起來吧,大明江山缺不了你,以后爹不罵你了。”
就這一句話,直接讓朱見淇淚崩。
他爹不罵他,比太子之位都重要。
“朕會漸漸將軍權移交給你,你要記住,皇帝必須掌握軍權,才是皇帝,否則就是笑話,不管誰忽悠你,絕不能將軍權拱手讓人。”
朱見淇不敢接兵權啊。
“沒什么不敢的,這天下終究要傳給你的,提前給你,也讓朕少操點心。”
這一刻,朱見淇真心哭了。
他一直以為他爹心里只有江山社稷,沒有兒女情長。
可這番話說完,他才知道,他爹老了,開始渴望親情了。
“別行禮了,你心里有數便好。”
朱祁鈺道:“記著,要會敢用人,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偏聽則暗兼聽則明,多聽臣子的意見,你才能做決策。”
“不要怕做出錯誤決策,知錯就改便是。”
“記住,決策的時候不要瞻前顧后,要果斷,錯了也不怕,你爹還能給你兜底兒。”
皇帝又交代了幾句,便轉身離開了勖勤宮。
“兒臣朱見淇,恭送陛下,兒臣必讓大明永遠輝煌。”朱見淇爬起來,恭恭敬敬三拜九叩。
看見老皇帝出來,太孫和太子妃趕緊攙著他。
“朕還沒老到用人攙扶。”
朱祁鈺看向太子妃:“皇貴妃身體不適,你多去宮中侍奉,公主、郡主們也讓她們常常回宮看看,皇貴妃年老孤單,多多陪陪她。”
“兒媳遵旨。”太子妃磕頭。
朱祁鈺登上御輦,返回養心殿。
同時,太子妃和太孫進入大殿內,卻看見太子跪在地上,又哭又笑的,登時嚇了一跳,以為老皇帝把他太子位給廢了呢。
“爹是愛我的,爹是愛我的。”朱見淇大哭大笑。
把朱佑榶給整蒙了。
太子妃卻明白太子的心結,他因為常年被貶低而產生的心理扭曲,如今得到老皇帝的肯定,自然是又哭又笑。
“來人,準備盛宴,孤餓了!”太子心結紓解開來,心情大好。
沒過幾天,太子就上朝秉政了。
而他得到皇帝特準,可入軍機處參贊軍務,并去講武堂擔任祭酒。
這就傳出來政治信號,雖然老皇帝沒有禪位成功,但允許太子掌部分兵權,其實就是在禪位。
也讓民間看到天家親情。
景泰六十二年,火力發電技術攻關成功,大興建立第一家火電廠,供應宮中用電。
京師權貴,也開始架電線接通電燈。
第一臺汽車模型制造出來,但發動機還只是提出一個概念,如何付諸實踐,科研團隊還在研究。
倒是國企研究人員,提出內燃機的研究新思路,用內燃機替代蒸汽機。
皇帝對民間關于電的研究,全行業進行投資。
預計注資,100億左右。
全力推動電氣革命。
可是,蒸汽革命尚且是紅利階段,民間工廠對于電氣革命,興趣不大。
隨著歐洲瘟疫,丟掉了國外很多市場。
導致民間制造業遇冷。
從景泰六十一年,到景泰六十二年,這一年時間,民間存款數量飆升,恰恰說明制造業寒冬。
大批商品滯銷,已經有廠家倒閉了。
朝廷給補貼,也沒法讓企業起死回生。
本來這是一個大魚吃小魚的階段,但中樞強制干預,給瀕臨倒閉的廠家提供低息貸款,并開放島嶼、港口,開放部分外貿,不允許資本趁機吞并壯大。
為了緩解通脹,景泰六十二年龍抬頭,北京股票交易所正式掛牌成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