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歐羅巴再次戰云密布。
德皇派兵支援奧斯曼帝國,試圖打通伊斯坦布爾,兵臨黑海。
卻在此時。
卡馬爾聯盟宣布解體,丹麥獨立,瑞典獨立,挪威獨立,冰島獨立,芬蘭被趙國侵吞。
大明發來賀電。
結果,維京四國,直接倒向歐聯體,向大明宣戰。
大明的賀電發了一個寂寞。
地中海總督李承勛,派兵攻打丹麥,幫助陳王第二子朱佑枬建立冀國。
德國艦隊在北海與明軍血戰。
英法參戰,截斷明軍艦隊的后路,明軍改在英國登陸。
本來是圖謀丹麥的。
誰知道大明轉道去攻打英國,英國直接沙比了。
明軍艦隊派三萬海軍陸戰隊登陸英國本土,兵圍倫敦,用重炮轟擊倫敦城門,對倫敦附近城池展開屠殺。
英王慌忙求援。
可求援的使臣,根本逃不出倫敦。
收到明軍登陸倫敦的消息后,陳國派遣十萬陸軍,放棄守備本土,向倫敦增兵。
對整個倫敦附近,展開燒殺擄掠。
站在倫敦城中,每日都能聽到城外哭天喊地的聲音,無邊的大火,燃起滔天的黑煙,在城中每天都能看見。
然后驅趕活著的英國人,攻打倫敦,每天城外都有海量的平民慘死。狀況慘不忍睹。
英國本土第一次遭到如此可怕的破壞。
駐扎在愛爾蘭的明軍士兵,開始攻占曼徹斯特。
英軍艦隊在海上呢,主力也沒在本土。
按照估算,明軍艦隊陸戰隊不超過三萬人,根本沒想到,陳國會選擇放棄本土,以自己的本土換取英國的本土,這種殺敵一萬自損八千的戰法。
沒錯,這個時候,陳國本土正在被維京人蹂躪。
陳國主要固守大城市,堅壁清野,放棄農村,放棄城外的工廠,損失并不大。
英國也想堅壁清野,問題是國內剛興起的資本家,舍不得放棄工廠、農場,結果,他們全都被屠。
預計,明陳十三萬大軍,在英國本土,屠殺超過四十萬人口。
而沒有愛爾蘭的英國,人口不超過二百萬!
足足損失了五分之一的人口啊。
明軍艦隊擺脫三國艦隊夾擊,退出北海,雖然損失比較大,但在英國的搶掠,也算粗略回本。
只有英國百姓正在哭泣,他們的王在宮廷內也在哭泣。
倫敦城內很多建筑被焚毀。
很多居民被燒死。
城外就別說了,一片修羅場。
一個月后,明陳聯軍從英國撤軍,回手擊沉了幾艘維京人的軍艦,陳國軍隊又攔截了部分沒回來的維京人。
將其全部斬首,筑成京觀。
李承勛手下艦隊損失慘重,170艘中型戰艦沉沒,戰死士兵超過七千人。
地中海艦隊一戰丟掉了元氣,三年內無力再打大戰。
德、法代價也不小。
英國最慘,國家被屠了五分之一人口,國內一片赤地,農田都被潑了石油,點燃后,完全焚毀。
河流被潑大量農藥,整個國家的水源,遭到嚴重污染。
最狠的是,明軍將尸體暴曬后,丟進水源里,導致整條河整條河的散發瘟疫。
沒錯,明軍撤軍后,英國就爆發了瘟疫。
陳國事先就有準備,提前閉關鎖國,默默舔舐傷口,而李承勛則封閉了直布羅陀海峽,關閉地中海通往大西洋的通道。
并對境內所有大明船支進行警告,不許靠近英國海域。
本來駐扎在愛爾蘭的各國軍隊,也陸續撤走。
明人對瘟疫記憶猶新。
大楚封鎖國門,積極準備藥物,準備防疫。
大明從本土,給歐非藩國送來大批大批藥物。
于景泰六十一年,英國大疫爆發,這波病毒,席卷到了法國。
法國皇帝路易十二感染大疫,病死。
弗拉索瓦一世登基。
然而,宮廷內多位貴人感染了瘟疫,無法治療而死亡,其中就包括路易十二的女兒,弗拉索瓦的妻子。
公主一死,他的地位搖搖欲墜。
幸好瘟疫開始在法國泛濫。
弗拉索瓦靠自己的能力,幫助法國度過瘟疫,勉強維持住法國皇帝的寶座。
朱佑樘是真壞呀,這個時候,竟然驅逐羅馬教宗,不許他們在楚國內部停留。
雖然引起了很多基教徒的反對。
但朱佑樘的意思是,反對的人一概跟著走,大楚不留別有用心的人!
從此之后,大楚沒有基教徒!
羅馬教宗直接尿了。
你這是逼我們去死啊!
他們之前還慶幸呢,楚國準備及時,沒有大疫,結果剛高興沒幾分鐘,楚國竟然敢驅逐他們。
而且,只驅逐他們的人!
教宗幾千年的東西,全都要留在楚國!
朱佑樘簡直臉都不要了!
可是,在火槍的逼迫下,所有教宗人員,限時離開楚國,否則就要擊殺。
為了控制局面,楚軍開槍誅殺了幾位重要成員。
這下誰都看出來了,楚國是一定和羅馬教宗決裂了。
甚至,開始驅趕基教徒。
以前都是教宗罵別人是異端。
這回好了,他們成了異端了。
一群群人,步履蹣跚的往楚法邊境走去,連一輛驢車都沒有,很多成員死在了路上。
朱佑樘是真狠啊,尸體一律煉化,讓他們帶著骨灰走。
教宗哪里受過這種窩囊氣啊。
連大明皇帝,都得平等對待他們。
可他們忘記了,歐聯體和大明宣戰了,大明皇帝早已不將他們視為朋友了。
不然朱佑樘不敢這樣做的。
教皇發布,十字軍南征,攻打楚國!
可各國都在防疫,這波英國瘟疫來得猝不及防,直接席卷整個歐羅巴。
陳國和楚國是免于危難了。
可正在戰爭的匈牙利和奧斯曼,也被瘟疫席卷,明軍也跟著傳染上了。
這波瘟疫,癥狀是咳嗽、胸悶、發高燒。
能熬過去就活了,熬不過去也就死了。
執掌匈牙利戰爭的胡世寧立刻轉入防守狀態,進行防疫,雖然準備粗糙,還是挽救了很多士兵性命。
對得病的士兵進行隔離,每日觀察。
戴口罩,勤洗手。
這是張仲景提出來的辦法,華夏用了兩千年了,效果非常好。
歐羅巴可沒有這辦法啊。
他們只能放任瘟疫大面積傳染,然后靠命硬抗。
正在瘟疫集中爆發的階段。
本土送來大批青霉素,對患者進行注射治療,再次挽救了大批士兵生命。
但因為瘟疫喪生的士兵,高達4萬人。
得過瘟疫的士兵,超過25萬人。
而在奧斯曼戰場上,第二次明奧戰爭,大明取得了壓倒式領先,結果一波大疫,生生將戰爭進程打斷。
大批大批士兵得病,王瓊和王憲立刻進行隔離治療。
本土送來青霉素等治療藥物,還有大批中藥材,算是挽救了士兵生命。
但大好的戰局優勢卻沒了。
本來能一戰滅了奧斯曼,結果給了奧斯曼喘息之機。
大明被迫停止戰爭進程。
轉攻為守。
以保全士兵生命為先,各大藩國積極供應物品,同時切斷和歐洲的聯絡,進入閉關鎖國的狀態。
奧斯曼上下一片沸騰,并對外宣傳,是神對他們的賜恩,幫助他們贏得了戰爭。
雖然奧斯曼上下被瘟疫席卷,奪走了無數人的生命。
但國還在。
奧斯曼皇帝賽利姆,可是個非常厲害的人,他天天驅趕著染疫士兵,往明軍大營里面沖。
反正就看誰命硬唄。
這個辦法,大大增加了明軍非戰爭減員。
第一次奧斯曼戰爭,大明雖然戰敗,損失卻在五萬左右,而這一場瘟疫,死亡人數高達12萬。
王瓊和王憲嗚呼哀哉,明明取得了戰爭轉折點,一場大疫,帶走了勝利果實。
誰也不知道這場瘟疫什么時候能過去,下次戰機到底在哪。
可是一百多萬人啊。
吃喝拉撒就是一個海量的數字。
也就大明能夠支撐起來如此規模的對外征戰,換做一個小國,早就崩潰了。
如果再吃國內兩年,估計皇帝也撐不住了。
他倆犯愁啊。
明奧戰爭,進入停滯狀態。
而整個歐洲,都被瘟疫點燃了,每天都有人在死。
最慘的是瘟疫爆發地英國。
僅僅過去半年,英國就死了六十萬人,人口銳減到了九十萬人。
而本土農場都被毀掉,耕作器具也被燒毀,想恢復生產需要時間,想去買糧,法德也自顧不暇了,根本不可能賣糧食給英國。
英國可能會爆發有史以來最大的糧荒。
不知道這場災難過去,英國還剩下幾個人?
英王向神祈禱。
而民間已經有人喊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老百姓活不下去了,只有造反這一條路了。
英國已經走上了末路。
楚、陳等國放出話來,這次瘟疫,英國要負全責。
英國也冤枉,說這是明軍制造的瘟疫,歐聯體應該團結起來,一致對外。
諸多藩國和英國開始隔空罵戰。
此刻,歐聯體皇帝德皇,離奇地感染了瘟疫,德國上下一片惶恐,死亡人數已經沒法統計了。
德國本是明奧戰爭、明匈戰爭、商波戰爭中的最大獲利者,卻因為一場瘟疫,全都沒了。
德國人口正在銳減,士兵互相傳染,無數英勇的戰士死在病床上。
現在連皇帝都染上了。
德國上下一片恐慌。
德皇在皇宮里高燒不止,有大臣建議,大明有特效藥,可以從大明購買特效藥。
剛開始德皇還挺硬氣的,后來燒得腦袋迷糊的,答應了去買。
大明當然不賣了。
還把德皇奚落一頓。
然后德皇就從黑市去買,從特殊渠道從軍中購買,還真買到了青霉素,一針下去,竟真的保住了他的狗命。
“我們德國一定要掌握這種藥品。”德皇兩眼發藍。
而這波瘟疫,正在向東歐流竄。
齊國、趙國也開始有人感染了。
但他們沒有大規模戰爭,只要閉關鎖國,及時控制感染人數,就不會有太多問題。
現在擔心的是,德國會發瘋似的,對他們進行死亡性沖擊。
這種可能性不小。
奧斯曼就用死人換活人,導致駐扎土耳其的明軍吃了大虧。
真是想好事沒有,想壞事說來就來。
德皇派遣瘟疫大軍,侵襲商、趙、齊、魯四國。
四國直接罵娘。
歐羅巴這邊被一場瘟疫攪得天翻地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