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兩漢歷史算填充得差不多了。 到了景泰六十年圣誕節,一部五代志刊印頒布,這是本純正史。 演義有兩個版本,一本叫五代演義,一本叫十國天驕。 書迷看完直呼過癮。 這回宮中的歷史類存貨是真的沒有了。 武俠,倒是每個月一本,笑傲江湖、天龍八部、蕭十一郎、絕代雙驕、四大名捕、大唐雙龍傳、白發魔女傳、萍蹤俠影、七劍下天山、說英雄誰是英雄、布衣神相、七大寇、云海玉弓緣、大唐游俠傳、小李飛刀等等。 一部接著一部,讓書迷大呼過癮。 民間也誕生了很多武俠名家,從歷史熱,到武俠熱,宮中引領潮流。 漫畫行業,在眾多精彩的加持下,迎來井噴。 把改編成漫畫,成為潮流。 景泰六十年,圣誕節,宮中一部奧特曼,在漫畫市場上成為重磅炸彈,原來漫畫還能這樣畫? 宮中一部奧特曼和魏武大帝,獻禮圣誕節。 奧特曼一口氣更新100話,然后便是月更,每月更新一冊,一冊是十話,外加一些番外故事,剛好湊成一部漫畫書。 漫畫書都是小本的,有彩色的,也有黑白的,價格不同。 民間的漫畫,還停留在孫悟空、哪吒、紅孩兒等神話傳說故事階段,其次就是改編的。 武俠漫畫很多,但都不適合小朋友。 而大明十歲以下的孩子,高達8個億,這是一塊龐大的市場。 父母最舍得的,絕不是給自己花錢,而是給孩子花錢,什么錢都能省,孩子的錢絕對不能省。 所以,奧特曼一經發布,直接引爆了兒童漫畫市場。 景泰版奧特曼,在一定程度上,融入了些常識知識,天文地理,無不包含,有教育意義。 奧特曼剛剛投入市場。 宮中便公布第二部漫畫,七龍珠。 是對孫悟空這個大IP的二創。 僅公布第一篇70話,也是月連載。 原版七龍珠畫風很爛的,火得也是莫名其妙,連主創都沒想到,這部漫畫,會火爆三十年,影響一代又一代孩子。 景泰版七龍珠,則是精益求精。 故事也進行了大型改動,加入了唐僧、沙僧幾個人,對西游記進行夢幻聯動。 地圖也擴大到全世界,采用真實地圖。 畫風是皇帝親自把關。 治書局下面,養了上千名宮廷漫畫家,他們開始向市場源源不斷投入好內容。 對古代傳說故事,進行二創,對神話故事,也是二創。 可惜,七龍珠并沒有直接爆火。 皇帝也搞不懂,為什么改編后的七龍珠沒有爆火。 可能是因為群眾接受漫畫,是需要時間的。 要等一代孩子成長起來后,這些漫畫才會成為回憶,才會被世俗接納,才會成為主流,才會在民間形成影響力。 小孩子在社會上的聲音太小了。 七龍珠之后。 宮中推出寵物小精靈。 奧特曼和七龍珠,雖然在市場上一定程度火爆,但還無法把民間小孩子吸引進去書店。 因為大家不知道呢。 一部寵物小精靈,軟萌的皮卡丘直接爆火,動漫形象隨處可見,還有一群萌化了的小精靈,直接引爆了漫畫市場。 很多孩子,走入書店,看完小精靈后,也跟著看奧特曼和七龍珠,把這兩部漫畫也帶火了。 還有大量傳統漫畫呢。 漫畫市場的產值,從景泰六十年之前的1個億,直接翻倍。 宮中借著這波熱度,推出熱血型漫畫,助力籃球、足球體育運動發展。 相繼推出灌籃高手和足球小子。 又相繼推出乒乓小將、網球王子、四驅兄弟、國風少年等運動競技型漫畫。 漫畫方面,宮中積累了三年,開篇很多,完結的一本沒有。 宮中一口氣放出這么多漫畫。 使得漫畫市場額再次暴漲。 漫畫行業瞬間被資本青睞,成為下一個文化風口,大批熱錢涌進漫畫行業。 民間漫畫家自己不會畫,還不會抄嗎? 宮中有足球小子,我們就有足球風云,綠茵少年,足球旋風,足球小將等等。 你有寵物小精靈,我就推出寶可夢,神奇寶貝。 雖然大明對版權規定很嚴格,但資本只要想,就肯定能鉆到空子,大不了我們敗訴,賠償錢唄。 再說了,皇帝是助推漫畫行業發展,而不是要打斷漫畫行業脊梁。 大批抄襲、模仿,才能帶動一個行業爆火。 等行業建立起來,再慢慢規范便好。 皇帝也看不上打官司那點賠償金,他甚至可能會開放IP,就像西游記一樣,版權明明在宮中,但皇帝開放了IP,允許民間二創。 就像宮中的很多,版權要么分給了家,要么就對全社會開放。 這一點,太子是不樂意的。 認為這是家底子。 皇帝卻覺得,開放版權,才能促進文化行業發展。 天下都是朱家的,區區版權算什么呀? 沒錯。 當皇帝看到民間資本入場漫畫,大量模仿漫畫出現,皇帝直接公布,宮中出版的、漫畫,書畫版權免費使用三十年。 這就是皇帝的格局。 他要的是全行業爆火,而不在乎書畫版權那點小錢。 等一個個IP爆火,衍生版權,才是大頭。 他要蓋動漫樂園,線下聯動,同時把動漫人物授權給企業,允許企業使用。 但現在,衍生版權還不值錢。 皇帝一意孤行,把太子氣得夠嗆,只能回宮里和太子妃抱怨。 公開版權的消息一出。 書籍業、漫畫業,市值翻了幾番,大批熱錢涌進文化行業。 因為優質版權,都攥在宮中的,如今皇帝公開版權,允許二創、搬運、借用、引用等等。 也間接帶動了相聲、皮影戲、戲劇、舞臺劇等文娛行業。 北方入冬的時候,宮中公開寶貝系列,數碼寶貝、恐龍寶貝。 同時,也公布美少女戰士,小魔女,光之美少女三部,打開女孩漫畫市場。 漫畫迷大呼過癮,女孩涌入漫畫市場后,消費能力陡增,漫畫市值跟著翻番。 全行業市值突破了十億。 圖書市場上,一部宋慈洗冤錄,將紀元從公案,帶到偵探新紀元。 李承勛筆下的宋慈,成為了狄仁杰和李元芳的集合體,包拯和展昭的集合體,又帥又能打又聰明。 增加武俠、志怪元素。 一經發布,直接爆火。 偵探市場誕生了三大巨頭,包拯、狄仁杰和宋慈。 可宋慈漫畫,卻在民間遇冷,因為同時期,宮中發表一篇名偵探柯南的漫畫,備受兒童市場的喜歡。 宋慈洗冤錄偏向于成人市場,而名偵探柯南,則是兒童市場。 臨近年關,宮中公開發表希臘棺材之謎,和一部黑貓警長。 資本中敏銳之士,已經發現了下一個風口,可能是偵探,立刻開始布局,向全社會征稿。 果然,希臘棺材之謎發行后,民間大呼過癮。 黑貓警長也沒遇冷,但表現中規中矩。 宮中接連公布,聰明的一休、魔法少女、花仙子、機器女孩、葫蘆娃幾部漫畫。 最火的就是葫蘆娃。 原版葫蘆娃很短,新版葫蘆娃首發更新就是100話,葫蘆娃和哪吒聯動到一起,和封神故事息息相關,又融入了西方神話元素,導致全漫畫擴容。 年關的時候,宮中發布漫畫麻辣教師,書籍放學后。 同樣是校園題材,前者還算溫馨,后者看完讓書迷毛骨悚然。 宮中相繼發布,東方快車謀殺案、死亡終局、幽巷謀殺案等等。 漫畫公布犬夜叉、蠟筆小新、機器貓,魔法少女、櫻桃小丸子等。 本格推理正式誕生。 民間毀譽參半,覺得這種書籍,會教壞孩子,應該進行定級,不該給孩子看。 中樞官員也覺得這種書籍過于血腥。 應該繼續出版狄仁杰、包龍圖這樣的,有社會深意,沒有殘忍的作案方式,具有一定教育意義。 景泰六十一年,正月,內閣下旨,對書籍進行分級,各大書店、租書店等地方,要嚴格執行分級制度。 宮中減少出版血腥,并規范圖書、漫畫市場,追求正能量。 然后,宮中發布虹貓藍兔七俠傳,喜羊羊與灰太狼,圣斗士星矢,中華小當家、甜心戰士、阿凡提、寶蓮燈、貓和老鼠、美女和野獸。 本來準備發布的推理,也只能暫時擱置,進行大篇幅刪改,圖書分級之后,才能發布。 如此多優質漫畫,使得漫畫市場直接爆火。 而之前布局偵探的資本,因為分級制度的誕生,都虧了一筆錢,誰也沒想到,謀殺類在民間反響這么大。 這分級制度,主要針對風月、血腥、暴力的分級,尤其不許給孩子看。 對暴力分級,其實就是不允許寫。 宮中出品的,都在進行修改,民間正在印刷的,統統停印,民間發行的則進行召回。 為了慶祝春節,宮中特此推出兩部童話,一本格林童話,一本安徒生童話。 白雪公主、小紅帽、青蛙王子、睡美人、灰姑娘、丑小鴨、豌豆上的公主、皇帝的新裝、冰雪女皇、賣火柴的小女孩等等優質童話。 皇帝關注兒童市場。 很快就公布政策,保護兒童合法權益,保護兒童的純真不被世俗沾染,嚴格控制教科書中對嬰幼兒的不良引導,要求地方官員保護兒童,地方商人要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務必保護兒童健康成長。 同時,刑部公布史上最嚴兒童保護法。 并對地方士紳、官僚、商人等進行強制規定,必須要按照法律保護兒童等等政策新規。 緊接著,宮中公布漫畫唐老鴨和米老鼠、獅子王、小蝌蚪找媽媽、大鬧天宮、哪吒鬧海、百變小櫻、銀魂、怪醫黑杰克、假面騎士等漫畫。 民間雖然沒有宮中這么多創意。 但可以進行二創啊。 站在前人的基礎上,做的肯定比前面更好。 三年來,好故事爆炸性涌現,導致這一階段,很多好書、好漫畫被埋沒。 而隨著宮中漫畫存貨清零的時候,這些好東西,自然會翻紅。 皇帝打算斥資10億,在全國上下,打造產業園。 將書籍、漫畫中的人物,搬進樂園里。 初步預計,需要一百億資金,皇帝出資一部分,吸引民間資本入局。 項目剛上馬。 推理,宮中修改完畢,陸續登陸市場,偵探福爾摩斯、尼羅河上的慘案、禁閉島、恐怖游輪、無人生還、沉默的羔羊等等,陸續登陸偵探市場。 這些書籍,根據政策進行了部分刪改。 偵探紅極一時。 寫歷史,一個家肯定干不過宮廷家,但寫推理懸疑,一個人肯定比多個人強。 推理的邏輯是需要自洽的,一個人寫出來的東西,邏輯才能成為閉環,多個人共同完成的,一眼就會被人看出來。 再完美的犯罪,也出現了漏洞,一本書的精彩程度就會下降了。 所以,宮中帶火了偵探,民間誕生了一批家,產生了一批爆款。 和武俠一樣,民間出品的,照樣好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