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347章 大明有變廢為寶、點石成金的能力,為什么要停止開拓?-《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第(2/3)頁

    “朕就在想,能否在民間散布恐西的流言。”

    “讓民間和西夷對立,進而阻止他們鳩占鵲巢,摘取大明的勝利果實?”

    “甚至出臺排西法案,讓西夷在大明寸步難行。”

    根據景泰二十二年的統計,大明有三百萬外夷定居。

    而民間有上億奴隸在活動。

    這就是社會最不安定的因素。

    朝廷能管束明人,因為能用移民、誅殺威脅他們,但對奴隸卻無效,我們都是奴隸了,還怕個屁啊。

    這些年,奴隸反殺主人的案件屢見不鮮,被處死的奴隸也多。

    甚至有大規模屠奴的現象,并對蓄奴進行全方面限制。

    民間鐵匠鋪最火的就是鎖鏈,給奴隸烙上鎖鏈,一輩子也那不下去的鎖鏈。

    這只會加劇奴隸和明人的仇恨。

    “陛下,您這擔憂是不是太遠了吧?”邊永覺得沒必要吧。

    因為混血兒剛成年,正是婚配的時候,若是這條法案現在公布,就會剝離混血兒和明人的血緣關系。

    這些年,中樞是很保護混血兒的,極力宣傳稱他們就是漢人。

    也正因此這些混血兒是承認自己是漢人的,對皇帝也是很擁護的,民間很多愛國詩歌,都出自他們的口中。

    如果排西法案一公布,那么脆弱的平衡就會被打破,雜種這等污蔑性的詞匯又會出現在混血兒身上。

    這是皇帝決不允許的。

    只要父母一方是漢人,那么孩子一定是漢人。

    別忘了,明人和蒙瑤壯回彝苗維各族都是不停通婚的,一旦把血統論公之于眾,那么這些人會不會立刻反叛?

    中樞決不許任何分裂言論出現,防的是外夷,不是自己人!

    朱祁鈺沉吟:“那些外夷不回自己國家,定居大明干什么?”

    “邊永,你沒想過這個問題嗎?”

    “有家不回,在大明當二等人,圖什么呢?”

    邊永一愣:“可能是母國有戰亂,來到大明躲避戰亂吧?”

    “有沒有一種可能性,是他們的母國早就滅亡了?”朱祁鈺道。

    猶.鈦人:你就直接報我身份證得了。

    邊永卻道:“那不更好?直接并入大明了。”

    “想得美,朕的大明是明人的樂土,而非野狗的去處!”

    朱祁鈺可太知道了,大漂亮國就被某鈦族控制了,別看人家沒國家,卻控制世界。

    這些人流亡一千多年了,還能完整保存民族。

    他們跑來大明,絕對是要在經濟方面控制大明,進而實現他們的狗屁復國夢。

    他們極善經商,自然會成為很多貴族的座上賓,自然而然的就定居大明了。

    但他們為了維護血統,是不和外族通婚的,所以他們很容易就能辨別出來。

    邊永笑道:“陛下,其實行使排西法案沒必要,不就三百萬人嘛。”

    “微臣有一法子。”

    “中樞可發布法案,不許二等人婚配,不許生子,一旦發現立刻處死,包庇者閹割。”

    臥槽!夠絕!

    朱祁鈺竟然樂了:“你這個辦法好,在我華夏疆土上,明人是一等人,奴隸、外夷、沒有戶籍的全是二等人,不許婚配,就不許生子。”

    “他們不管抱有什么目的,要么離開大明,要么在大明當絕戶。”

    “可他們來容易,想走就不行了。”

    “再加一條,二等人離岸,每人繳納一百萬離岸稅。”

    這樣就能保證血統的純粹性了。

    “陛下,可單獨成立一個部門,專門收二等人的離岸稅。”邊永更壞。

    “允!”

    朱祁鈺心情大好:“太子也到了該婚配的年紀了,朕讓地方遴選些秀女進來。”

    “朕打算從苗瑤彝壯臓蒙回朝索各族都挑一個美人出來,還有一個混血兒,一起嫁給太子。”

    “皇子這么多,都挑一個,封側妃。”

    “你覺得如何?”

    邊永翻個白眼,我就擔心太子的腰子。

    “哈哈哈,各有風情,太子有福了。”

    老爹受的罪,兒子們也別想逃。

    皇帝都喜歡他們的女孩,權貴自然會跟風,民間自然也會求娶他們的女孩。

    時間一常,就很自然的通婚了,通婚幾代之后,就徹底融入成為漢人了。

    邊永很清楚,皇子們的正妃是從重臣當中挑的,其中有耿裕的女兒、劉健的女兒、王越的女兒、李瑾的女兒等等。

    太子妃主要從這四家當中挑。

    似乎皇后看上耿裕的女兒,而耿裕的女兒有點看不上太子,覺得太子太笨,她似乎看上了四皇子朱見漭。

    最讓邊永苦惱的是,他的小女兒也在皇子選妃的序列之中,也早早被接入宮中養著去了。

    皇帝似乎更看重年輕人的意見,強扭的瓜不甜,人家不看對眼,爹媽咋撮合都沒用,貌合神離的過日子,都不舒坦。

    聽說后宮嬪妃都和皇帝慪氣呢,各宮嬪妃都有兒媳婦人選,而皇帝卻讓他們自己看,而且主要聽從女方的意見。

    嬪妃們都瘋了,到底誰才是你的親兒子啊!

    正說著呢,王華進來稟報:“陛下,內閣此事不決,請您決斷。”

    邊永立刻退下。

    朱祁鈺拿起奏疏,微微皺眉,這是范廣的上疏,他認為帖木兒汗國正是虛弱的時候,應該趁機進入費爾干納盆地,撕咬一口肥肉下來。

    楊信也認為,現在是好機會。

    “李賢怎么認為的?”朱祁鈺見上面沒有內閣的批復,皺眉問。

    “回陛下,首輔難以決策,是以來問您。”王華回稟。

    王華和謝遷,是一榜進士,同榜雙壁。

    內閣更看好王華的試卷,想點他為狀元,但皇帝卻認為謝遷的試卷更務實,就點了謝遷為狀元,王華為榜眼。

    謝遷和王華是好基友,歷史上王華的狀元,是謝遷點的狀元,因為王華倒霉,就是考不上,最后走了好友的后門才當上狀元。

    而王華有個大名鼎鼎的超級牛人兒子,王守仁。

    王華不是沒才華,單純的倒霉。

    他以秀才身份,在交趾任官三年,得以多考一次舉人,是在交趾考的,交趾行的百越卷,所以就考上了。

    又在新益州任職三年,就考中了恩科,和謝遷同榜。

    如今,都在軍機處侍從皇帝身邊。

    “西域太遠了,中樞鞭長莫及,讓范廣和楊信,根據西域情況,自己決策吧。”

    朱祁鈺放下奏疏:“可是李賢覺得不妥?”

    王華跪在地上:“什么都瞞不住陛下,首輔擔心伊國公、建昌侯常年掌兵在外,會生出不該有的念頭。”

    主要是西域太遠了,沒有水路溝通。

    所以中樞出現了,不要西擴的聲音,擴多少以后吐出來多少,徒費銀錢。

    民間這股輿論的聲音更大,都認為停止擴張,經營好現在的土地就好了。

    “楊信的女兒和小二十同齡,朕想和楊信做個親家。”

    “范昇的女兒和老十五同齡,嫁給老十五吧,做正妃吧。”

    朱祁鈺明白李賢的意思,就是用皇子聯姻,捆綁功勛。

    雖然太祖皇帝多次反對,但這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不能不用。

    他挑的兩個兒子,都是皇后的兒子,都是嫡子,這樣足夠安撫兩位了吧?

    “陛下圣明。”王華恭維。

    “少來。”

    朱祁鈺笑道:“你和謝遷在一部效力,有沒有私下吵嘴的時候?”

    王華翻個白眼,您可太八卦了。

    不過,在皇帝身邊久了,了解皇帝的脾性,皇帝平時是很寬容的。

    “微臣不如于喬遠矣。”王華謙遜道。

    “朕還頭一次看見你王德輝這么慫的時候。”

    朱祁鈺笑道:“你可知,你的殿試試卷,比謝遷更優秀,閣部重臣都更看好你,是朕強點謝遷當狀元,你心里作何想法?”

    想死!

    王華氣惱道:“這等家國大事,陛下怎能用來玩笑?”

    “哈哈哈!”

    朱祁鈺大笑:“不逗你了,說正事,你對西域怎么看?”

    王華正色道:“微臣以為,西域可開發,但不能完全開發。”

    就是說,要做好隨時丟掉的準備。

    把西域作為戰略緩沖之地,想法高明。

    “西域確實貧瘠。”

    朱祁鈺陷入沉思,他是想把疆域推到里海去的,因為里海沿線,全是能源。

    而且,里海南面是波斯,毗鄰中東,能源近在咫尺。

    哪怕有一天大明丟了百越之地,也能靠中東能源存活,仍是天朝上國。

    可是,西邊的地形、氣候惡劣,又距離中樞太遠了。

    就像在西域省,放兩個將軍,內閣都不放心,擔心他們關閉西域要道,起兵叛亂。

    若繼續往西,憑現在的生產力是做不到的。

    沙俄能控制遠東,那是因為控制的地方都是嚴寒爛地,華夏根本就不要的爛地,后來才知道那地方有能源。

    而且,有些能源,以技術劃分,也得需要兩三百年后才能開采。

    沙俄確實有幾百年國運,運氣是真的爆棚。

    現在,大明看重的疆域可不一樣,都是富饒地區,這些地方一定會引起各方覬覦,常年叛亂,統治幾百年再開發,那得用多少錢才夠用啊。

    以他朱祁鈺的強權,尚且無法說服內閣,后世之君呢?

    “王華,你說巴克爾喀什湖就是大明的西疆了嗎?朕還想拿到西海呢。”朱祁鈺幽幽問。

    王華略微沉吟:“微臣對西域地形了解不多,但西域的貧瘠無法支撐一場動用百萬大軍的大仗。”

    “而大明占據西域,必然小仗不斷,不停從內地增兵,只會讓西域更窮,越窮越亂,周而復始,陷入死循環。”

    “微臣倒是覺得,走一步看一步,若能一口吞掉費爾干納盆地,那么大明在西部就有了一塊根據地,再行圖謀便是。”

    “倘若吃不下,就請皇子分封出去,占據費爾干納盆地。”

    分封容易,大明實控難啊。

    朱祁鈺斟酌:“分封出去的皇子,會不會侵吞大明疆土呢?”

    這得看后世之君的水平了,水平差,那肯定會被肢解的。

    朱祁鈺打下再多疆土,后世之君不行,也守不住的。

    好在肉是爛在鍋里的,都是大明的。

    成吉思汗就做了一個很好的表率,蒙古互相打了幾百年,最后還有很多國家。

    “罷了,不想太多了。”

    朱祁鈺笑道:“云南進獻來的茶葉,嘗嘗。”

    “謝陛下。”王華喝了一口,味道和內地產的一般無二。

    “十年前朱英就說過,老撾是種茶的好地方。”

    朱祁鈺也喝一口,口感甘甜:“十幾年過去了,老撾的茶園全都可以采摘了,今年的茶價怕是要下降了。”

    “微臣覺得比云南茶味道更好。”王華道。

    “重點是便宜。”

    朱祁鈺站起來:“老撾那群山環繞之地,遍地是種植園,去年就進入了盛產期,只是運輸難而已。”

    “去年修了很多瀝青路,解決了運輸難題。”

    “今年就能把國內的茶價打下來,讓全國百姓都能喝上茶。”

    王華卻道:“陛下,谷賤傷農,茶樹要精心養護十年,才能進入盛產期,里面的心血別人不知道。”

    “正因為茶價高昂,所以茶農賺錢。”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兴市| 合阳县| 宁强县| 秦皇岛市| 昌都县| 富裕县| 巧家县| 清流县| 龙陵县| 克什克腾旗| 新晃| 沈丘县| 邻水| 广安市| 安国市| 漠河县| 永定县| 偃师市| 岳阳县| 资中县| 花莲市| 平遥县| 康平县| 广德县| 延津县| 阳信县| 南陵县| 腾冲县| 万载县| 江都市| 交口县| 彰化市| 华坪县| 龙岩市| 台南县| 万安县| 依兰县| 噶尔县| 阜阳市| 双柏县| 磐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