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341章 大明最嚴女子保護法,為大明女權保駕護航-《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第(1/3)頁

     book chapter list     “陛下,臣見京師門庭若市,人聲鼎沸,而北軍精銳多在西北、東北、北方,難以顧及京師安穩。”

    李侃直言不諱:“所以臣擔心京師安危。”

    朱祁鈺聞言微微點頭:“京師人口達到了六百萬,奴隸估計在一百萬左右,人口壓力真的很大呀。”

    “二十六衛加九門提督府,兵力在二十萬左右。”

    “你說的確實是個大問題。”

    一聽人口六百萬,李侃臉色發白:“陛下,移走,必須移走!”

    以古代城市容量,人口超過百萬,就已經很恐怖了。

    大明京師容納了六百萬人口,等于抱著炸藥包睡覺。

    “莫急。”

    朱祁鈺道:“兩條漕運,尚且無礙,若移,反而會出大事。”

    “李卿,知道這人口來源嗎?”

    李侃立刻想到了,皇帝把天下官員家眷遷來京師,這么多達官顯貴,就需要大量役夫,權貴不差錢,自然遍地商機,就吸引了大批商賈在京貿易。

    再加上這是政治中心,天下各國商賈,云聚于此,這就造成了,天下人云聚京師。

    常住人口410萬,流動人口在200萬左右。

    人口激增,得益于河道疏浚,瀝青馳道的開通,以及東北糧倉,支應起漕運。

    “所以說,移不走啊。”朱祁鈺無奈,天天抱著定時炸彈睡覺的日子不好過。

    “陛下,可移去河北。”

    李侃想了個壞招:“再把河北人,移去東北。”

    “你倒是想的容易,強制移民怕是成不了了。”

    朱祁鈺搖搖頭:“此事再議,跟朕說說百越。”

    最關鍵的是,這些人不放眼皮子底下,不放心,磨幾年再外放出去一些,就好了。

    當即,李侃將百越四省情況說了一遍。

    云南延伸出路,修通整個老撾,然后再從老撾修到新荊州、新益州去,再往馬六甲修路。

    有了路,就能統治這片地盤。

    但李侃還是認為,這些地方離中樞太遠,最好分封出去。

    皇帝的兒子都長大了,分封出去,是最好的結果。

    “陛下,那橡膠樹沒什么用途,為何要大規模栽種呢?”李侃表示不解,大明在百越各省都建了一個橡膠園。

    新益州的規模最大,其他各省的規模都不大。

    “以后就知道了。”

    橡膠樹要六到八年才能出膠,先養著吧。

    大明對百越、婆羅洲、呂宋都是破壞型開墾,失去了生物的多樣性,很多生物徹底消失了。

    大明沒有保護生物協會,但隨著疾病頻發,就催生出保護觀念,民間已經自發出現保護協會,主動去保護生物。

    “把地圖呈上來。”

    幾個太監把絲綢地圖搬上來,鋪設在整個大殿上,朱祁鈺指著云南:“朕要拆分云南,你有什么看法?”

    “陛下要吞并麓川?”李侃覺得沒意義,云南本就窮,麓川更窮,放在一省得了。

    朱祁鈺用劍指了指孟加拉。

    “可知,大明最難的那幾年,是哪來的糧食度日的嗎?”

    “印度。”

    “這里,全是產糧重地。”

    “戶部估算,印度糧食年產量,是大明的兩到三倍。”

    朱祁鈺畫出印度半島的輪廓:“朕每年從印度買來幾十萬艘船的糧食,印度諸國沒有崩潰的跡象。”

    “還有,大明從印度買來大量奴隸,雖然她們的女人甚是丑陋,但總比打光棍強吧?”

    “此消彼長,奴隸被買走了,他們人口也少了,咱們侵吞也更容易。”

    “朕想將這塊地盤,并入新省,云南拆分成兩個省。”

    一聽要動孟加拉,李侃立刻搖頭:“陛下,戰線太長了,云南不是囤重兵的地方。”

    “兵力越多,壓力越大,反而云南會動亂。”

    “再說了,中間夾著緬甸,不確定因素太多了。”

    “還有一點,臣雖不知印度什么情況,但若孟加拉有難,唇亡齒寒的道理,他們應該懂吧?”

    李侃覺得不妥:“臣覺得,暫時消滅暹羅軍閥,再行西擴,不著急的。”

    朱祁鈺不置可否:“都是小仗,良將就能解決。”

    “當務之急,還是西拓。”

    “但有于謙、王越、范廣等人都在,東察合臺汗國的地盤,大明早晚能一口氣吃進去。”

    “然后繼續往西。”

    “現在難的是移民問題。”

    “自吏治大改后,朕已經沒借口對民間強制移民了。”

    朱祁鈺攤攤手:“而且,像東北、百越、南洋這些地方,進行膚色融合,朕總覺得心里不妥當。”

    “京師也有那樣孩子,被民間蔑稱為雜種。”

    “雜種這等侮辱性的詞匯,朕覺得十分不妥,這是分裂的根源啊。”

    “大明戶籍是隨父親的,只要父親是漢人,子女就是漢人,女子嫁給了漢人,那么也就是漢人,漢人和漢人之間,沒有任何區別!”

    “老太傅在世時反復規勸過朕,只要會說漢話的就是漢人,這點是毋庸置疑的。”

    “朕打算殺一殺這方面的風氣。”

    “李侃,伱上任后,朕交給你來做!”

    李侃倒沒想太多,微微凝眉:“陛下的意思是,提高他們的社會地位?”

    “這樣的孩子,多是庶子庶女,在家中本就受氣,中樞干涉太多反而會給他們讓他們的局面更難過。”

    朱祁鈺略微沉吟:“先內閣下旨,然后推出法律,并在民間普法,讓漢人和漢人團結自愛,不許搞歧視,再適當提高這樣孩子的社會地位。”

    “邊疆省份,這樣的孩子很多。”

    “漢女不愿意嫁去邊疆,導致邊疆男人多,女人少,只能用外夷來填充空白,結果鬧出這一出,若時間久了,難道邊疆省要脫離大明統治嗎?”

    “李侃,這件事你務必重視起來。”

    “要知道啊,中樞全靠邊疆省份供血呢。”

    李侃跪伏在地:“臣必給陛下一個滿意的交代。”

    “但是,臣認為此事的根源,不是孩童間的玩鬧,而是三個主要原因:”

    “其一,是外夷女在大明毫無社會地位,因為她們是奴隸出身,本就被歧視。”

    “其二,自古便有的嫡庶之爭。”

    “其三,是觀念問題,明人觀念過于保守,沒有跟上新時代,沒有體驗到大明該有的霸主地位。”

    這話說得朱祁鈺愛聽。

    大明是霸主,那就得有霸主的霸氣,別小氣家家的,包羅萬象,才是霸主。

    “說來說去,就是女子地位太低的原因。”

    朱祁鈺哼了一聲:“看來朕要提高女子的社會地位了。”

    李侃一聽,臉色頓時狂變:“陛下,您可不能行激進之法呀,這涉及到所有明人,亙古千年之法呀,不能輕易變啊。”

    朱祁鈺給他個白眼:“朕是傻的嗎?難道還能直接把女人拎出來,推著她們上大街上溜達嗎?自然是一點點變啊,此事你不必管了,朕自有辦法。”

    李侃松了口氣。

    “朕知你膽大,又愛好打獵,但在中樞為官,性格就得收著了。”

    朱祁鈺走回御座:“京師沒有皇家獵場,朕把獵場放在熱河了,你倒是可以參加參加龍抬頭運動會,等休沐時騎快馬去熱河打獵。”

    “陛下您可饒了臣這老骨頭吧。”

    李侃笑了起來:“臣也老了,玩不動了,幾年都不打獵了。”

    說起老,朱祁鈺有些悲涼:“多少老臣,離朕而去了,你好好保養著,朝中的老臣不多了。”

    “對了,朕想建造一座萬國城,你怎么看?”

    “什么萬國城?”李侃一愣。

    “朕滅了這么多國家,各國王宮里的寶貝,都藏在紫禁城里,朕的寶庫都放不下了。”

    “所以就修建一座萬國城,按照世界各國的建筑風格,興建他們的王宮,把他們的寶貝,放在王宮里。”

    “朕也不吃獨食,朕開放給天下人,花錢就能進來看。”

    朱祁鈺十分霸氣,大有修阿房宮的始皇帝的霸氣。

    李侃眼睛一翻:“您這是殺人誅心啊。”

    “哈哈哈!”

    朱祁鈺大笑:“朕打算建個巨大的萬國城,比紫禁城大個幾十倍,然后把他們的國寶,都放進去。”

    李侃卻搖頭:“陛下,朝鮮、百越、南洋諸國滅亡不久,遺民尚在,您此舉怕是會引起眾怒,暫時不宜這樣。”

    “也就朝鮮人還活著呢,其他各國還剩幾瓣蒜了?”

    朱祁鈺覺得這不是問題:“朕讓工部算過了,按照朕想的,估計要投入千萬塊錢。”

    “這么多錢,夠打一場大戰了,舍不得啊。”

    “你說要是有個善人,能給朕出這銀子就好了。”

    李侃一愣:“哪有那傻子啊?”

    “這可說不準,萬一有人求著朕給朕錢呢。”朱祁鈺壞笑。

    李侃想了一圈,都沒想到有這種傻子。

    和李侃聊天很開心,說到了下午,留他用膳,吃完才離開宮中。

    出宮的時候,看到精神矍鑠的王來入宮。

    王來從吉林那苦寒之地回來后,一直在京師榮養,在內閣掛職,偶爾在講武堂里露面。

    “王卿來了,身體如何?”

    朱祁鈺對這些老臣是極盡呵護,最近在三亞建一座巨大的療養院,到了冬天把身體不好的老臣送去三亞療養。

    “謝陛下關心,老臣身體好多了。”

    “你身體好些,朕就放心了。”朱祁鈺讓人看茶。

    “可是地方督撫缺人?老臣身體尚可,還能為陛下奔波。”王來請命。

    朱祁鈺擺擺手:“您身體好了,就在內閣做事便可,不要奔波了,以后就在內閣里辦公吧。”

    王來心里一暖,自從胡濙死后,皇帝變化很大。

    說今年要送有病的朝臣去三亞過冬。

    三亞本就叫崖山,被皇帝改名為三亞的,據說斥資四十萬,建造了一座巨大療養院。

    “龔永吉上疏說身體不適,朕想調他回來,您覺得誰能接替他?”朱祁鈺問。

    龔永吉在對馬島,主要掌握倭國局勢,并操縱倭國戰局。

    “老臣覺得楊守陳合適。”王來略微沉吟道。

    “朕也覺得楊守陳合適,朝鮮現在沒什么大亂子了,放那么多官員也是浪費。”

    朱祁鈺道:“但朝鮮漢人不多,朕擔心調走人后,朝鮮人心不附,您怎么看?”

    王來就知道,沒這么簡單。

    “陛下是想讓朝鮮往吉林移民吧?”王來試探問。

    “這是項忠上疏所言,朕覺得不妥,所以請您來參謀參謀。”

    朱祁鈺道:“還有一點,朕白天和李侃說了,外夷女嫁給漢人后,生下的孩子,長相和咱們略有區別,所以被人辱罵為雜種,朕擔心這是分裂的根源。”

    一聽這話,王來臉色一變:“陛下,東北可有王霸之基啊!”

    “此地兵精糧足,又地處大海,移民的心有怨懟,懷柔的多是外族,又去了外夷妻妾,本就是禍亂之源。”

    “有兵有糧,還人心不附。”

    “此事必須要重視起來。”

    他略微沉吟:“陛下,東北六省太廣袤了,必須進行拆分。”

    “不,拆分太明顯了,會讓人有心人看出來的。”

    “不如這樣,搞地域歧視,讓東北六省互相看不慣,彼此恨對方。”

    “只要六省不是鐵板一塊,那么這塊王霸之基,也就被抽掉了根本。”

    “朝鮮不行,朝人剛歸附十年而已,這些年看似平和,其實也有叛亂,是中樞大軍鎮壓,才勉強不亂的。”

    “朝鮮不能動,繼續駐軍治理。”

    王來道:“其實最好的辦法,讓東北空虛,沒有那么多人,就沒了王霸之基。”

    “可中樞靠東北供養,這塊地方絕不能出問題,還得繼續移民。”

    “最好就在里面搞小團體,讓他們人心不和,自然分崩離析。”

    這就是戰略高手。

    為什么四處都是地域黑。

    這點其實很容易做,只要中樞多賞吉林,其他五省就會恨吉林。

    “怎么徹底控制這塊王霸之基呢?”朱祁鈺問。

    王來苦笑:“距離。”

    “只要縮短了距離,所有王霸之基,都是中樞羽翼。”

    “如今有了瀝青路,只要多多修通瀝青路。”

    “但還有一個風險巨大的建議,就是毀掉山海關,讓關內和關外徹底連通起來。”

    “可這里面的風險也是巨大的,一旦有野心家控制了東北,京師就危險了。”

    不能毀掉山海關,不但不能毀掉,還得加筑。

    “現在讓六省各自為政,等局勢穩定后,進一步拆分,把六省變成十二省,派不同派系的人去管,這樣就把王霸之基給拆分了。”王來道。

    “王卿,吉林人力缺口巨大呀。”

    朱祁鈺道:“黑龍江估計也能容納千萬人口,東北急缺人的。”

    “所以項忠提出用朝人填充吉林,吉林和朝鮮毗鄰,朝人不會太多抵觸的。”

    “項忠的意思是,用漢人填充朝鮮,用朝鮮填充吉林。”

    “和朕用云貴軍異曲同工之妙。”

    王來卻搖頭:“朝鮮十幾年不打仗了,有什么借口遷居呢?這十幾年,朝鮮人生了多少孩子?”

    “再遷居,就是拖家帶口的遷著走,中間會死多少?”

    “這會形成民怨的,不如不遷。”

    “中樞現在的移民政策就很好,全是自愿移民,多給好處便是,朝鮮不也一直是鼓勵移民嘛。”

    王來靈機一動:“陛下,百姓對邊疆省十分抗拒,主要因為他們沒去過。”

    “讓他們去看看,說不定就愛上了呢。”

    旅游業!

    朱祁鈺一拍大腿:“如今天下道路,一個劫匪都沒有,只要發展旅游,讓百姓走出家門,全國出去看看。”

    “再讓地方好好接待,多給點好處,讓他們看得見摸的著。”

    “不就能移民了嘛!”

    景泰二十一年秋。

    中樞下旨,提高天下女子社會地位。

    刑部頒布大明女子保護法,出臺了高達188條保護詳細保護條例。

    并直接規定,何為明女,嫁給漢人的就是明女、會說漢話的就是明女、在大明土地上的女子,滿足三條任何一條的,就是明女。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福县| 志丹县| 沙坪坝区| 宝丰县| 鹤山市| 故城县| 土默特左旗| 深水埗区| 读书| 堆龙德庆县| 驻马店市| 安图县| 甘德县| 台州市| 申扎县| 揭西县| 任丘市| 大渡口区| 长春市| 平顶山市| 土默特左旗| 信阳市| 固镇县| 清苑县| 池州市| 资兴市| 夹江县| 称多县| 井陉县| 涿州市| 敖汉旗| 广灵县| 方正县| 信宜市| 民县| 黎川县| 武城县| 乌鲁木齐县| 桐城市| 中阳县| 镶黄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