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甚至,還有人研制出了古代防腐劑。 放在罐頭里。 反正朱祁鈺沒敢吃,擔心吃完會被毒死。 但不妨礙民間喜歡啊。 百姓生活日新月異,餐桌上也愈發豐富。 熱河、寧夏屠宰的牛羊,降雪之后,大規模運入內地銷售。 這種凍肉,在北方最受歡迎。 就說這次北軍南調,臨走之前,兵部特批了肉票,因為過年征戰,中樞給二十萬大軍每人批了兩斤肉票。 讓二十萬北軍,歡天喜地的上了船。 這在景泰八年之前,想都不敢想的,逢年過節能吃點肉,但僅限于自己吃到幾口,如今只要有調令,就會批東西,肉票、布票、香料票、罐頭票。 什么都可能賜,讓兵卒在民間地位直線提高。 人有錢,地位才會高,在哪個時代都一樣。 景泰朝當兵的吃得好賺得多,社會地位自然高。 海魚罐頭剛問世時,兵部就批了兩罐海魚罐頭給軍中發下去,因為軍中上下吃到了海魚罐頭,才把海魚罐頭帶火的。 景泰十一年,第二火的,就是烤鴨。 整個京師,遍地都是烤鴨店,馳道上的食肆,全是烤鴨店。 主要原因是景泰十年末,中樞下旨,令天下養鴨子,中樞收鴨毛,給全軍上下制羽絨衣。 天下都養鴨子、大鵝,導致肉價暴跌。 尤其是入冬之后,鴨鵝能夠儲存的時候,加上漠北的羊肉涌入市場,把禽肉擠垮了。 大鵝倒是不愁賣,因為大鵝飼養成本偏高,肉價也高,僅出的鵝毛就能回本。 填鴨成本低啊,這玩意是灌飼料長大的,成本很低,稍微鼓勵,市場上就泛濫了。 市場上供大于求,鴨子泛濫。 皇家商行則大肆收購,不止收毛,肉也收。 然后開得烤鴨店遍地都是。 宮中還傳出麻辣鴨貨的制作方法,烤鴨店里的鴨貨供不應求,多少都不夠賣,把鹵味店頂得夠嗆,有倒閉的風險。 皇家商行賺的錢,足夠給二百萬大軍添一件羽絨衣。 也帶火了鴨貨業。 而皇帝的評價卻是缺了辣椒,味道差幾分。 但不妨礙百姓喜歡。 火了之后,以皇帝的風格,要么甩賣,要么賜給有功之臣,比如今年建功立業的功臣將領,都會得到店鋪賞賜。 第三火的,還是煤油燈。 國內大力開采石油,煤油的價格是很低的,城市里的商業街,都掛上了煤油燈,取代了燈籠。 煤油燈進入千家萬戶,成為生活必需品之一。 還有很多東西都火。 比如水泥瓦房。 熱河工匠竟研制出無限接近現代水泥的手工水泥,他被皇帝賜了一枚銀符。 熱河境內的一段馳道,就是用水泥修筑的。 也因此,很多富戶,都用水泥修建瓦房,造價很高的,越貴的東西富戶越喜歡。 這種水泥生產出來是彌縫用的,結果在蓋房子上火了。 還是陳泰想出來的,修一段馳道,讓天下人看看新水泥的厲害,然后水泥暢銷了。 民間還興起武術之風,因為皇帝廣招天下武人,在南京舉辦一場英雄大會,所以武術興起。 皇帝愛書,詩詞歌賦皆在景泰十一年得到空前發展。 蒙古的那達慕大會,皇帝也喜歡,并鼓勵民間摔跤比武之風,那達慕不止在熱河、寧夏辦,在全國都辦。 崇文重武,重農重商,永遠是景泰朝的基調。 景泰十一年中,大量西夷物件涌入大明。 而被倭寇屠戮的松江府,改名上海之后,被皇帝重點建設成明珠城市,天下商品,都能在上海府買到。 而宮中藏書閣,從景泰八年開啟,至今不曾封閉。 宮中圖書公開完畢,就將翻譯過來的西夷書籍、印度書籍、老柬暹緬等國的書籍、大食書籍等等,繼續公開,鼓勵天下人研讀,編纂成體系。 皇帝重視,民間就會蔚然成風。 無數挖空心思想往上爬的官員,就會晝夜研讀。 一時之間,民間產生西學熱。 西學正在改變著大明,將大明帶上哪條方向,誰也不知道。 反正,是對大明有利的方向,奮力前行。 一轉眼,就過年了。 這是朱祁鈺在南京過的第二個年,除夕夜卻睡不著,他在等金忠的消息。 而在中樞。 李賢主持景泰十一年的年會,給官員頒發獎品。 除夕當天。 重臣則在內閣進行最后一場議事。 明年六部,就要變成七部了,第一任財部尚書,很有可能是李秉。 李秉建造熱河,功勞很大。 只是欠缺些資歷。 李賢如今執掌內閣,位居首輔,位極人臣,但他卻如履薄冰,覺得中樞不如在遼寧舒坦。 “陛下圣旨,俞山任黑龍江督撫?!? 陳文看了眼可憐的俞山,這么大歲數了,還得去那冰寒之地受苦。 俞山卻激動不已,能離開中樞,對他而言是皇帝特殊恩許了。 “東北太大了,拆分成六個省是正確的。”耿九疇本該英年早逝的,如今卻活蹦亂跳。 “只是地廣人稀?!? 李實笑著說,皇帝就該把江南人移去吉林、黑龍江。 “確實缺人,朝鮮也缺人?!惫⒕女牭?。 白圭恢復了自由身,卻變得沉默寡言。 李賢卻道:“本首輔已經上疏陛下了,可看陛下的意思是,非要把江南人安置去交趾。” “今年玉米在遼寧收成不錯,去吉林搞種植,肯定更好?!? “把那些江南人移過來,開墾十年,吉林就是寶地啊?!? 黑龍江還是太遠了,先把吉林沼澤填平,耕地開發出來,灌溉措施做好,水運溝通之前,是不能開發黑龍江的。 但吉林肯定能容納一百萬人口。 這可低估了吉林,現在的吉林,基本囊括后世的吉黑二省,都是產糧沃土。 只是,稻種正在改良中,等開發出耐寒的種子,需要時間。 東北大開發也需要時間。 三十年后,東北六省能容納上億人口,甚至更多。 “以內閣的名義上疏陛下吧?!崩钯t提議。 其他人皆點頭。 交趾裝不下這么多人,就往北移唄。 “暹羅進貢的稻種,產量確實比大明的多,而大明占據的占城稻,比暹羅的還強?!? “如今地方正在革新稻種?!? “用不了幾年,就能完全推廣下去?!? 耿九疇道:“今年,銀行已經在交趾各地城開設,業務正在展開?!? 成立財部,他最舍不得的就是銀行。 銀行絕對是一顆金蛋。 而皇帝卻要歸入財部。 “今年國庫豐盈,去年還有盈余,國庫現銀多少?”李賢問耿九疇。 耿九疇看記載:“賬上共有3200萬兩銀子,全都存在了大明銀行里?!? 一聽這么多,朝臣臉上露出笑容。 大明有史以來,國庫有這么多錢,戶部也豪橫一回。 “如今商貿業發達,造船、運輸、木材業是最紅火的產業,很多普通百姓人家都在蓋房子。” 因為木材便宜呀。 買磚就能蓋房子,百姓當然趁機蓋房子了。 蓋房子熱,還帶動起了燒磚行業。 同樣的,百姓生活水平提升,瓷器需求量也增加,中樞在佛山和唐山建立燒瓷廠,大規模燒制瓷器。 紅紅火火的,人口也會飆升。 “戶部計相通過計算,明年稅賦會再創新高,預計會超過3000萬!” 這個數字,讓重臣倒吸口冷氣。 熱河建造完畢,卻富了很多百姓,這些百姓會買買買,促進商業發達,而中樞收商稅,使錢財在市場上反復流通,經濟就盤活了。 但熱河建造完畢,并不意味著沒活兒了。 還要往北,建設漢州都司、吉林都司、黑龍江省,都需要人力。 而且,熱河建造完畢后,工廠更多,經濟也會增長。 “今年,全國鐵廠燒制了一千萬套農具,我認為全國百姓,幾乎每家都能得到一套農具了。” 這些農具,是干完活之后,賜給工人的。 有的工人可能家里都有幾套了。 但這些農具,對此時的明人來說是傳家寶,兒子分家的重要大件,就如同后世分房子一樣。 “鐵鍋還是稀缺呀。” “百姓人家也缺,油廠也缺?!? “油廠的鐵鍋都供應不足,采油建路是重中之重。” “戶部預計,二十年,就能在全國修建一條主干路,包括交趾、益州、烏斯贜、吐魯番、漢州、吉林、黑龍江、朝鮮這些外省,都能通路了。” “三十年內,把瀝青路修到每個村里去?!? “唯一欠缺的石油?!? “大明嚴重缺油,根據寇深傳回來的信息,撒馬爾罕往西,遍地是油田。” “大明可以去買,問題是難以運輸回來?!? 耿九疇娓娓道來。 “撒馬爾罕?” 姚夔微微皺眉:“曾經是漢唐元之地,乃我華夏故地,也該收回來了?!? “姚閣老,萬萬不行?!? “景泰十二年,重中之重是開拓交趾,西邊不能打仗?!? “一旦三線開戰,大明是不可能贏的?!? 王復反對。 姚夔哼了一聲,看見王復他就生氣。 這個該死的王復,說好的同盟,結果背刺他,謀得次輔之位,他反而成為三輔。 “兀良哈必須要打,拿不下兀良哈,吉林、漢州就不能建設,熱河也無法變成內地省份?!? 王復不理會他的不滿,繼續道:“征戰兀良哈,開拓交趾,預計三年內,大明無力再西征了?!? 李賢認為王復的見解非常正確。 東察合臺汗國是由盛轉衰之時,這個時候最好是交好,等著大汗死去,諸子爭位,就是大明吞并東察合臺汗國之時。 大明有多是時間等。 石油也不著急,想辦法買吧,國內繼續尋找。 “若不是為了安置人口,柬埔寨都不應該打的。” 李賢嘆息:“邢國公位居時,制定的休養生息五年計劃,非常有先見之明?!?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