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314章 首輔之爭,案中案,桂怡離奇死因-《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第(2/3)頁

    因為,驅趕太監之后,自然會有人為于謙鳴不平的,畢竟陳友案發生后,有御史彈劾陳友功勞造假云云。

    尤其陳能,恬不知恥的彈劾秦纮,引起都察院的反擊。

    御史糾察天下,連皇帝都敢罵,憑什么不能質疑陳友的功勞?

    陳能這蠢貨,點燃了都察院的怒火。

    順帶著的,因陳友案而被貶謫的于謙,就顯得十分可憐了,所以民間出現同情于謙的苗頭。

    這是一步妙棋啊。

    剛斗倒于謙,就開始拉攏于謙,對抗自己戰壕里的戰友王復了。

    這才是政治斗爭,沒有朋友,也沒有敵人,只有利益。

    可是!

    耿九疇卻搖了搖頭,覺得姚夔過于明顯了。

    蓋因,于謙有大功傍身,連皇帝都不敢他,民間盛傳他是當代郭子儀,當代岳飛。

    這樣的人,和皇權天生矛盾,皇帝根本就不信于謙,一點都不信。

    皇帝用陳友案,拿掉了于謙的首輔位置。

    就是因為他不信于謙,他不在京師,擔心于謙被天下人加持,來抗衡皇權。

    所以,在南京不停跟于謙斗法,拿掉于謙的權柄。

    當然了,也點到為止。

    因為,于謙有金身,不破于謙的金身,就傷害不了他的分毫,反而會讓自己名聲崩潰。

    姚夔這蠢貨,明知道皇帝在防備于謙,卻開始拉攏于謙為己用。

    完全忽略了皇帝的存在。

    別忘了,這朝堂做主的人是皇帝啊,他不滿意誰做首輔,你永遠都上不去。

    你拉攏于謙,只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只會便宜王復。

    耿九疇看了眼王復,這人運氣是真好啊,次輔的位置,估計就是伱了。

    王復更壞:“太監掌權,乃權宜之策,而朝中又有妖風而起,姚閣老要查,就查一查吧。”

    你要拉攏勛貴,那我就助你一臂之力。

    他和姚夔是一派的,兩個人私交甚好,倒于的時候,勠力同心,轉眼之間,他就踩了姚夔一腳。

    姚夔陷入深思,該不該拉攏于謙?

    于謙,是皇帝的大忌。

    可現在王復明顯有爭權的意味,皇帝看好的首輔人選,明顯是李賢。

    他若不爭,就沒有機會了。

    他年過五十了,外放督撫也沒機會了,而現在借著斗倒于謙的余威,他還能爭一爭。

    若再不爭,就徹底沒機會了!

    爭!

    姚夔發狠。

    俞山和俞綱,就瑟瑟發抖了,他們也是閣臣,但這種高端局,他們連插話的機會都沒有。

    諸多重臣,目光閃爍,圍坐看戲。

    而居家的于謙,兩耳不聞窗外事,在家研讀兵法,并編纂一本《兵法匯編》書籍。

    “父親。”

    于康恭候在書房外,得到允許后才進來:“父親,兒子聽說姚閣老為您鳴不平呢。”

    于謙瞟了于康一眼,這個養子,如今已是徹頭徹尾皇帝的人了。

    不然,皇帝離京,卻讓他掌九門提督府的兵權,說明極得皇帝厚愛。

    “鳴不平?他斗倒了我,現在又為我鳴不平,是貓哭耗子假慈悲吧?”

    于謙停下筆墨:“為父退下首輔之位,朝野之間為父說情的人太多了,木秀于林風必摧之,對為父來說不是什么好事。”

    “姚夔這個時候為我鳴不平,估計是想爭一爭首輔的位置。”

    “朝中黨爭,如何涉及到了我家中?”于康松了口氣。

    在皇帝離京之前,秘密詔見了于康,叮囑他,切勿照顧好他于謙的身體。

    這番話,越琢磨越有不同的含義。

    照顧也好,謀害也好。

    于康終究是于謙的養子,只要父親不造反,他就不會動手。

    反正到現在,他沒收到皇帝的密旨,顯然皇帝沒有鏟除父親的意思,而姚夔鼓吹于謙,怕是父親又要復起了。

    “這算什么黨爭?無非是爭權奪利罷了。”

    于謙放下筆,站起來背負雙手,冷冷道:“姚夔利欲熏心,欲用勛貴來奪得首輔之位,卻忽略了陛下的心思。”

    “陛下要用李賢做首輔,因為李賢做過督撫,督撫一方時政績卓然,陛下希望日后的首輔,由督撫出身,只有在地方做出大功績的人,才能出任首輔。”

    于謙看得通透:“所以,為父敗得不冤。”

    他看向養子。

    于康垂下頭,不敢和父親眼眸對視。

    皇帝要改制。

    鼓勵朝中大臣去地方做出實績出來,這樣的大臣才能入主中樞,執掌朝局。

    他于謙縱然功高,但沒有出任過督撫的經歷。

    所以不能擔任首輔了。

    而姚夔非要爭,等于在和新政對著干,顯然不會有什么好下場的,估計次輔都沒了。

    以前于謙在居中,看事情不通透。

    現在跳出了朝局,反而看透了。

    “父親可有準備?”于康問。

    “什么都不做,做的越多錯的越多,若姚夔來拜訪,幫我擋著,就說我病了。”

    于謙心中后悔,他耽擱了王偉的仕途,因為他,王偉被貶謫交趾。

    當時,若什么都不做,他的首輔位置反而不會丟,起碼不會這般狼狽的丟掉。

    這是他反思很久,得出的結論。

    皇帝在試探他的忠心。

    秦纮是皇帝的心腹,卻幫他舉報陳友,加速陳友案爆發,這是在試探他的底線。

    結果,棋差一招,他被皇帝試探個干凈。

    而皇帝的底線,他是后來才想明白的。

    皇帝不會殺他,只會壓制他,但絕不會輕易放他出京,執掌兵權了。

    看看剛榮封交國公立刻返回朝堂的方瑛。

    方瑛回朝,是很著急的,擺明了是為了挾制他。

    就是因為他炮制的陳友案,讓皇帝不放心,以為他于謙脫離了皇帝的掌控,所以方瑛榮封交國公,回京養病。

    罷黜了魏國公和定國公之后,朝中只剩下四個國公,邢國公、黔國公、成國公和交國公。

    成國公式微,黔國公遠在西南邊陲,影響不到國政。

    大明真國公只有兩個,于謙和方瑛。

    從方瑛回京后,于謙就知道,他跳不出京師這個泥潭了。

    看看自己,再看看姚夔。

    倏地苦笑:“這權力,真的能利欲熏心啊。”

    “父親何出此言?父親位居首輔,憂國憂民,襄助陛下改革朝局,推行新政,功莫大焉,如何能用利欲熏心來形容呢?”于康不解。

    于謙卻不打算點破:“吾兒,有朝一日,莫學為父,莫學姚夔。”

    他掌權時,對權力過于渴望,恨不得把所有權力抓在手里。

    就像是一把沙子,抓得越緊,反而丟得越快。

    “待為父這本書編纂完畢,先送去宮中,請陛下第一個閱覽,指點錯漏。”

    于康看著神情有些雀躍的父親,竟不明白,父親明明敗了,為什么還這么開心呢?

    從內閣退下來這幾天,父親一直悶悶不樂,所以于康更多時間在家里照看他。

    今日,聞聽姚夔之語,心情就好了?

    “吾兒,記住為父的話,莫學為父,莫學姚夔。”于謙囑咐一句后,就開始編纂兵法了。

    他要將自己前半生所學,全部編入這本兵法之中。

    他忽然感悟出一個道理。

    他不是敗給了皇帝,而是敗給了君臣綱常,敗給了天道而已。

    中旨,從北京發出。

    轉眼抵達江蘇。

    陳舞陽從常州府北上,抵達揚州府三天時間,圣旨傳來。

    隨之而來的,是大理寺寺卿周瑄。

    周瑄和陳舞陽,先詢問桂怡,本以為此案極快就能審理完畢。

    結果,當周瑄派人去請桂怡的時候,府衙卻傳來消息,說桂怡有三天沒來當值了,說是病了。

    “壞了!”

    周瑄立刻去桂怡家中,桂怡此刻卻掛在房梁之上,尸體已經散發出腐臭味道了。

    桂怡死了!

    “都察院御史,剛參奏瘦馬之案,就莫名其妙死亡,難道我大明沒有王法了嗎?”

    陳舞陽怒喝,他也暗惱自己,沒想過保護桂怡。

    “膽大包天!”

    周瑄目中厲芒閃爍:“朝廷命官都敢殺害,還有什么是他們不敢做的?”

    “本官親自來驗尸!”

    周瑄隱隱猜測,因為拖得太久,導致瘦馬案的背后人物正在清掃尾巴,然后隱藏起來。

    可他們壞就壞在,殺死了桂怡。

    桂怡是都察院的御史,御史遍布天下各地,充作朝廷的眼線,糾察天下。

    御史被殺,絕對會一查到底。

    周瑄卻覺得,這個案子非比尋常。

    而在安徽。

    王誠收到皇帝的密旨,腦袋嗡嗡直響,他就知道那兩個外甥孫子要出事,結果給他捅出這么大的簍子!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台县| 视频| 休宁县| 定襄县| 枣阳市| 体育| 嘉峪关市| 星子县| 阳城县| 凉城县| 古交市| 靖江市| 若尔盖县| 平遥县| 大关县| 麻栗坡县| 博湖县| 柯坪县| 柏乡县| 万全县| 高要市| 乌拉特前旗| 文成县| 苍溪县| 周口市| 扶风县| 道孚县| 江口县| 威信县| 宁安市| 周至县| 陆丰市| 蒙山县| 泸州市| 肃宁县| 资源县| 江永县| 巢湖市| 泰和县| 渑池县| 比如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