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天人是否立于世,全憑天意。 倘飛升之時不幸被九天雷劫劈個形神具毀,即便飛升也是徒勞枉然。 故而世間圣人寥寥,而天人更是鳳毛麟角...... 我是從未頂禮膜拜過天人,更是未曾見識過圣人風采。 兒時,我聽鄂州城里的說書先生說,圣人打架就好比神仙斗法,那場面驚天動地,天昏地暗。 道行尚淺的修行者想大開眼界,都得躲在百丈之外,否則強者碰撞產生的強烈威壓,能瞬間將旁觀者五臟震傷。 蠻夷十六部東侵之時,便有過一場圣人之間的巔峰對決。 本朝國師黃良與魔祖娿蠻在不可知之地激戰三日,黑云壓城,天地震顫,二人交手險些折毀天柱,令北境虛空坍塌! 圣人的實力尚且恐怖,天人交戰,豈不能捅破天! 這一戰,使世人對圣人的恐怖力量有了新的認知。 也正是這一戰,各方勢力與諸多宗門對修行實力的追逐越加瘋狂。 而今,沿洛河牡丹花堤而建的清風明月樓內便坐鎮一位圣人級別的強者。 此人,正是儒道至圣鄭太白! 這位圣人可是曾經放出狠話,不破如磐桎梏成為天人,余生不下書樓。 讀書讀出個圣人銜,自打天下以道為統,三千道途分立,已逾數千年,也不過寥寥幾十人在冊。 故而書中是否存在黃金屋,又是否在某份書簡經卷之中的某章某處藏有顏如玉,同為讀書人的我至今不得而知。 用先賢教誨解釋:讀書使人明智,可盡信書又不如無書,二者本身就是一個有趣的矛盾。 鄭太白在圣人境界上攀爬至何種高度,目前尚未可知。 不過這位圣人潛心修學癡迷書海數十載,怕是還未真正跨越提筆點墨繪江山的層次。 否則豈會郁郁沉冥,久困書樓不出? 唯恐天下不亂,喜歡攪混水的陸堯,自從買下狗爺,就沒完沒了地嘟囔著,攛掇狗爺上清風明月樓挑戰鄭太白。 好在狗爺沒中陸堯的激將法,這廝拖延有道,回擊陸堯的理由永遠都是:“待守孝麻子將桃木劍送予我,再上清風明月樓不遲!” 這種敷衍回答得到陸堯的回應有且只有一句牢騷:“我呸,糟老頭子壞得很!” 二人時常因此事不歡而散,互不順眼。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