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放在桌上的手機震動了幾下,有新消息進來。 林白喝完杯中水,拿起手機看了看,是吳雯回復過來的幾條微信: “同喜同喜。” “期待與林老師再一次合作。” “小楓老師正接受微博娛樂的直播采訪,會提到林老師,林老師可以去看看。” 林白腦中冒出了個不相干的念頭,他發現無論是友善還是冷酷,吳雯一直講究著稱呼。 然后才回復表示知道,打開微博很快找到微博娛樂的賬號進入直播間。 直播應該開始有一會了。 主持人跟小楓說說笑笑,氛圍輕松愉快。 主持人笑瞇瞇的說著:“看得出來,我們小楓老師日常風格很颯,不愧是楓哥。” “我想大家都比較好奇,小楓老師在發布了恰逢時節的《清明雨上》之后為什么會接著發布《楓》。” 這顯然是采訪的題中應有之意。 宣傳嘛,不寒顫。 小楓輕輕一笑,伸手理了下滑落的碎發:“其實是意外。” “哦?” “不得不說林白老師是天生音樂人,大家可能不知道,《清明雨上》是林白老師根據網友提出的建議完成的,算是命題作文。” “小楓老師的意思是說《清明雨上》不完全代表林白老師的作詞水平?” “是的,我想《楓》才是林白老師自由發揮的第一首詞作,大概去年秋天飄落的楓葉里,有林老師對離別的不舍……” “林老師對詞作感情細膩的把控,真的讓我很容易癡迷其中。” “……” 小楓借著采訪,將林白講述的那個故事簡單描了一遍。 狠狠傳遞出《楓》這首歌的情感表達與情緒價值。 女歌手的感性讓她描述時顯得頗為動情,尤其提到林白的細膩詞作,更是動容。 林白注意到彈幕忽然瘋漲,全是‘流淚’表情。 偶有幾條文字彈幕都是夸贊。 “又是詞曲唱三絕!!!” “抒情搖滾風的情歌,真贊!” “永遠支持楓哥!” “這個林白確實很有才啊……” “……” 隨著直播采訪進行,林白的名字被網絡觀眾提及次數越來越多。 只能說,小楓不愧是混藝人圈的,太懂導流了。 她本身不很需要流量,需要的是更進一步的作品。 所以真真是不遺余力。 林白估摸著這其中跟下次合作可能只有一絲絲關聯。 主要是‘行業前輩’的高情商操作。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