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天朝棄民-《乾隆盛世,再難也要反!》
第(1/3)頁
“有沒有聽說過南洋的戴燕國?還有蘭芳國?”
面對著這個就連普通歷史愛好者都很難回答的問題,歷史系體育老師的得意門生劉安云當然是暈頭轉向,疑惑說道:“沒聽說過啊?南洋的國家,我只聽說過什么暹羅、蘇祿、爪哇和呂宋,沒聽說過什么戴燕國和蘭芳國啊?”
江戊伯并不奇怪劉安云的反應,只是低聲介紹道:“蘭芳國位于婆羅洲的西北部,面向大清的萬里石海(南海),是我們到南洋闖蕩的漢人聯手建立的一個國家,國內雖然有很多南洋的土著,但是以我們漢人居多,算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漢人國家。”
“南洋有我們漢人的國家?國王是誰?”
被體育老師毒害的劉安云張大嘴巴,第一次聽說在東南亞還有一個漢人國家,江戊伯則輕笑說道:“公子誤會了,蘭芳國不是有國王或者皇帝的國家,是一個由部落和幫派組成的共和國,當家做主的不是叫國王,是叫大統制,大統制也不是父子相承,是由國民選舉得到大多數人同意才能上位。”
“我靠!”
繼上一次到臺灣旅游后,劉安云的歷史三觀再一次被徹底粉碎,做夢也沒想到在乾矮子時期,距離中原不遠的南洋就已經出現了共和國,還是一個由漢人建立的共和國,以至于在震驚之下,劉安云差點都忘記了如何說話。
“不瞞劉公子,我也是蘭芳國的統制之一,按照我們蘭芳國推行的法度,現在的大統制卸任后,我也有資格被選舉為大統制。”
江戊伯先是語氣謙虛的給自己做了介紹,又指著鄭康說道:“和蘭芳國隔海相望的戴燕國倒是有國王,國王也不是別人,就是鄭世兄的姐夫、崇和公子的世伯吳……,吳大有,鄭康鄭世兄還就是戴燕國的護國大將軍。”
聽到這話,孤陋寡聞的劉安云和劉全當然是下意識的扭頭,去看鄭崇和與鄭康,見二人神態自若無比坦然,劉安云不由又吃驚說道:“鄭兄,搞了半天你還是一個皇親國戚,之前怎么從來沒有聽你說過這件事?”
“當然有原因,還是苦衷,等以后我再向賢弟你仔細介紹。”鄭崇和的笑容非常苦澀。
震驚的還有劉全,上下打量著皮膚偏黑的鄭康,劉全驚奇說道:“鄭壯士,搞了半天你還是一個大將軍啊?能不能告訴我,你管著多少兵?”
鄭康笑笑,豎起了三個指頭,劉全也頓時眼睛一亮,脫口說道:“三十萬?”
江戊伯和鄭康一行人全都笑出聲音,然后鄭康還不無苦澀的說道:“如果能有三十萬就太好了,別說三十萬了,能有三千軍隊我就心滿意足了,說出來你別笑,我們戴燕國所有的兵加在一起,只有三百來人。”
“三百來人?”
劉安云和劉全一起再度傻眼,然后劉安云還下意識的想起了某叛徒國著名的七王下武海,鄭康則無比坦然的說道:“我們戴燕國是一個小國,土地雖然不少,卻十分貧瘠,人口少得可憐,開國的時候,如果不是蘭芳國現在的大統制羅芳伯出兵幫忙,我和我姐夫他們差點全部死在當地土著人手里。”
鄭康說完后,江戊伯也開了口,說道:“蘭芳國的情況稍微好一些,但是也沒有好到那里,因為氣候水土和中原完全不同,中原的稻子小麥在那里根本無法種植,國民基本上只能靠漁獵為生,最多也就是種點紅薯香蕉,經常得靠椰子充饑。”
“混得這么慘?難怪我在歷史書上沒有看到過。”
劉安云恍然大悟,這才明白了蘭芳國和戴燕國為什么會在歷史上默默無名的原因,而醒悟后,劉安云自然少不得問道:“鄭世叔,江世叔,既然你們分別是戴燕國的大將軍和蘭芳國的統制,那你們為什么不在自己的國家里呆著,跑到這幾千里外的京城來干什么?”
“我們是來進貢的。”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革吉县|
延吉市|
特克斯县|
云南省|
扶沟县|
靖安县|
武川县|
金平|
定边县|
罗平县|
永昌县|
咸阳市|
衡南县|
会昌县|
会宁县|
宁安市|
聊城市|
日喀则市|
门头沟区|
普宁市|
同心县|
龙井市|
卢湾区|
开鲁县|
新泰市|
三穗县|
霍州市|
济宁市|
汉寿县|
鹤庆县|
吉木乃县|
陆丰市|
双流县|
高雄市|
贞丰县|
兰州市|
福泉市|
利辛县|
大渡口区|
淮北市|
永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