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內(nèi)城的大街小巷,爆竹聲響徹不停,官府舉辦了上百場的儺戲表演,表演者多為當(dāng)差的衙役,他們穿著紅裝紅帽,戴著猙獰的面具,揮舞彩旗、花球,組成長長的隊伍,穿梭在各坊之間連接的大街上,每到一處坊門,負責(zé)宵禁的守衛(wèi)會點燃爆竹,而住在坊間內(nèi)的百姓,有少數(shù)住戶可以得到官方特許,在除夕夜這天攜帶一家老小,舉著龍、鳳、龜、魚等造型的花燈,跟隨儺戲的隊伍,面見君王。
幾百支巡演的儺戲隊伍,最終匯集在寬敞的朱雀大街,跟百姓一道,形成龐大的萬人隊伍,由南至北,抵達最后的目的地,大明宮丹鳳門。
丹鳳門是大唐王朝皇宮的正門,也是唯一一個擁有五座門道的樓門,高聳的礅臺,雄偉的闕樓,無時無刻不在彰顯帝國的威嚴和輝煌。
子時三刻,除夕的氣氛達到最高潮,李治和武后在一幫太監(jiān)宮女的簇擁下,站在丹鳳門上,向城樓下數(shù)萬百信揮手旨意,然后夫妻倆一同舉起屠蘇酒,與民同飲,與民同樂。
除夕這天,也是李治一年中最累的一天,盡管不用上早朝,但他卻要身著皇袍,待在紫宸殿內(nèi),接受百官的新年祝福。
從早上到傍晚,百官們身著嶄新的官袍,手里擰著各自為皇帝準備的禮物,依次進入紫宸殿拜見李治,無論品級大小,李治都要親自接見。
等忙完這一切,傍晚時分,又將在麟德殿舉辦皇家夜宴,除了一眾皇親國戚外,位列三公和宰職的朝廷重臣,也將參與。
而武后這邊,繁忙程度絲毫不壓于李治,從早到晚,宗室和大臣家的女眷,頻繁出入含涼殿,要拜見她這個一***,除此之外,還要召見皇宮各司各部主事,一則進行犒賞,二則對節(jié)慶期間諸事的安排。
按說女人與女人之間,應(yīng)該有很多聊的來的話題才對,可武后豈是一般女人,那些家眷們津津樂道的家長里短,在武后聽來,卻是索然無味,草草的走完流程后,就等著自己幾個孩子進殿獻禮。
往年除夕這天,太子李弘、二皇子李賢、三皇子李顯、四皇子李旦,以及公主李令月,都會先后帶著禮物進入含涼殿給武后拜年,民間俗稱"叩歲"。武后只有在這天,不會對自己的五個子女進行說教,而是很貼心地為每個兒女都準備了新年禮物。
可今年的情況有點特殊,太子李弘朝堂失勢,以致舊病復(fù)發(fā),這些日子一直在東宮調(diào)養(yǎng),武后以為太子會帶病來見自己,可等了半天,卻只等來了太子身邊的近侍閆公公。
閆公公雙手捧著一個木匣,半低著頭,小心翼翼地跟在楊毅身后,二人一前一后進入含涼殿。
「啟稟娘娘,東宮閆公公代太子前來賀歲!」
楊毅簡單通報后便站在一邊,閆公公趕忙跪在地上,雙手托舉著木匣子,朝端坐在屏風(fēng)前的武后恭敬地回稟:
「啟稟娘娘,太子殿下抱恙在床,不能前來叩歲,故命奴婢送來年禮,請娘娘笑納!另殿下讓奴婢轉(zhuǎn)述:歲序更新,春光駘蕩,時逢佳節(jié)之期,本欲親赴殿前為母叩歲,奈何沉疴難起,今新歲伊始,祝母后,壽考同云,康健勝昔,樂享天倫!」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