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話說蔡京積極支持王安石變法,非是他道德高尚,是非分明,而是為了投機(jī)專營,巴結(jié)王安石,討好神宗皇帝,以獲得仕途上的升遷。如今,令蔡京想不到的是,新法在執(zhí)行過程中出問題了,在神宗皇帝面前紅得發(fā)紫的王安石,說倒就倒了被罷了宰相職務(wù),貶到地方上任職去了。 因為蔡京前期積極支持王安石變法的緣故,成了保守黨大臣眼中釘、肉中刺,必欲拔之而后快。 王安石被貶值,蔡京的靠山就倒了。蔡京原本還想著有神宗皇帝在哩,神宗皇帝知道我蔡京忠心耿耿,支持變法哩,沒想到?jīng)]過多長時間,神宗皇帝身體不適,竟然一病不起,旋即便歿了。 這真是靠山山倒,靠水水流。 神宗皇帝歿后,由宣仁皇太后垂簾聽政。接任神宗皇位的乃是神宗皇帝第六子趙煦,是為宋哲宗。 哲宗皇帝上位后,尊加宣仁太后為宣仁太皇太后。 宣仁太皇太后姓高,名滔滔,乃英宗皇帝的皇后,神宗皇帝的生母。神宗皇帝駕崩時,繼位的哲宗皇帝年僅10歲,故此由宣仁太皇太后實際秉持朝政。 宣仁太皇太后原本就反對王安石變法,曾哭訴給神宗皇帝,要求廢除王安石變法。宣仁太皇太后秉持朝政期間,以“以復(fù)祖宗法度為先務(wù),盡行仁宗之政”為由,重新啟用了保守派大臣司馬光、呂公著、文彥博、范純?nèi)省⑻K軾等一班大臣,廢除了宋神宗和王安石推行的新法,史稱“元枯更化”。 為富民固邊,結(jié)好四方,宣仁太皇太后又應(yīng)西夏的要求,將王安石變法期間,北宋已奪取西夏的安疆、葭蘆,浮圖、米脂四寨悉數(shù)復(fù)還給西夏。 那宣仁太皇太后以崇尚節(jié)儉,辦事公正,特別是注意約束外戚和嚴(yán)守封建婦德而著名。她汲取五代時期封建倫理道德淪喪,權(quán)臣武將跋扈橫行甚至弒上篡位的教訓(xùn),在加強(qiáng)中央集權(quán)的同時,特別注重宣揚(yáng)儒家的封建禮教倫常觀念。 當(dāng)時,司馬光因反對神宗和王安石變法,被貶離朝廷十五年,得以騰出精力,主持編撰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因此而名聲遠(yuǎn)揚(yáng),備受推崇,海內(nèi)聞名。再加上司馬光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奮,堪稱儒學(xué)教化下的典范,因此很合宣仁太皇太后的心意,故此被宣仁太皇太后重新啟用了起來,做了當(dāng)朝宰相。 司馬光任相后,在宣仁太皇太后的支持下,命令各地陸續(xù)廢除所執(zhí)行的王安石新法,仍然沿用舊制。因此,先前附庸王安石并極力推行王安石新法的人,左右為難,羞愧不安,拖拖拉拉,免不了推諉一番,不肯配合。 幾年后,司馬光得疾,但因為青苗法和免役法尚未廢除,因此心有不甘。 一日,司馬光由兒子扶著上朝,在言及尚未廢除的新法時,不禁嘆息道:“青苗、免役法不得除,吾死不瞑目啊。”說畢,司馬光當(dāng)?shù)钕蛐侍侍蠛驼茏诨实壅埱髲U除青苗、免役兩法。 對此,滿朝大臣皆無異義,只有章惇力言不可,當(dāng)?shù)钆c司馬光辯論起來,說差役法乃朝廷武備虛弱的原因所在,只有免役法方能提振武備,若廢除了免役法,無疑是自弱其身,自毀長城。 那章惇長得五大三粗,說起話來粗聲大氣,全然不把年尊體邁、德高望重、鴻儒大師的司馬光放在眼里,大有藐視權(quán)威之勢,直言免役法是國家根基,絕對動彈不得。 司馬光正在重病之中,加之又是個鴻儒大師,為人溫良謙恭,面對章惇咄咄逼人之勢,半晌而也張不開嘴來。 見此狀,直氣得宣仁太皇太后大怒,當(dāng)即命令執(zhí)殿官,將章惇攆出了大殿,貶到汝州任知府去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