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草民遵旨。” 劉日新嘴角抽動,躬身作揖道。 他聽到陵寢的時候,心中悸動,頓時就明白了大概自己就喪命于此了。 不過, 鐘山,貌似是塊風水寶地呀,便是死在那里也很不錯。 至少可以福澤后人吧。 想到這里,劉日新一下子就覺得未來可期,自己的年歲已然不小了,死后還能蹭一下帝王的龍氣,真不錯。 曾經劉日新暗中推算過,大明皇朝至少有三百年的國運。 如此看來,自己的子孫后代,也能延綿不絕。 這下子,劉日新的心情,頓時就高興了起來。 能夠葬在帝王陵寢,這是何等的榮耀。 他感覺整個人都充滿了干勁。 待劉日新離開后,朱元璋對蔣瓛下旨道:“通知欽天監監正,安排幾個懂堪輿的過去,隨同檢驗。” “另著錦衣衛嚴密監視,其中關鍵,務必不可遺漏,詳細記錄下來。” “臣遵旨。”蔣瓛躬身道。 事關帝王風水,朱元璋當然不會就這般交給劉日新。 倘若真要被他暗中作了手腳,這可就不好了。 以朱元璋多疑的性子,不僅要讓欽天監和劉日新相互監督,還要錦衣衛進行詳細的記錄整理。 便是定好后,朱元璋還要找人反復核對,感覺沒有問題遺漏,這才會讓其動工。 便是這個時候,剛好災荒,太多的難民過來。 朱元璋正好召集數千民夫,也算是解決部分的災情。 別小看這數千民夫,好像對如此多災民如同杯水車薪。 實際上用處很大。 首先災民不是單獨的個體,而是拖家帶口,一個民夫的后面,往往就是一個家庭數口人。 便是三千民夫,都能解決上萬災民的吃飯問題了。 ...... 次日一早,朱英還在茶樓吃著早餐。 張伯便是急急忙忙的上了樓梯。 “東家,大事不好了。” 朱英皺眉道:“何事如此慌張,坐下說。” 張伯緩了口氣,忙道:“東家,咱們的商隊,在距離京師六十里地外,被人給打劫了。” “打劫?”朱英放下手中的早點,有些奇怪的問道:“這京師附近,竟是還有人敢打劫?” “這等事情,直接報官就是,有什么大不了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