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兩日后,清晨。 茶樓的生意持續火爆中,朱英也因此賺了不少。 “東家,這京師的生意也太好做了,這來的銀子,可真的快。” 張伯有些激動的拿著賬房先生的賬簿說道。 朱英只是微微的翻看了一下,便就放在身邊了。 張伯雖然一直跟隨自己,但終究只是在草原過著打打殺殺的日子,沒見過多少你銀子。 野人女真在算術這一塊,顯然也是弱項。 就茶樓這點銀子,實際上對于朱英來說,還真就是九牛一毛上的毛尖尖。 別說西域諸國,遠銷海外的雪花鹽了。 但就倒騰茶馬那些利潤,都足以是茶樓利潤的百倍。 只不過朱英從來不讓自己麾下的諸多勢力相交。 張伯這一部,主要負責的是草原上的買賣。 哪怕對于雪花鹽,也只是護送為主,對于其中的利益不甚了解。 而草原上的買賣,多數都是以物換物為主,銀子這塊,見識太少。 “京師這邊的網鋪得如何了。”朱英好似隨口問道。 張伯聞言,卻是有些尷尬,近短時間,他包括一起來的護衛們,都沉醉在銀子的歡樂中。 對于朱英早前交代的事情,顯然相對來說并沒那么賣力。 “東家,這京師的關系,實在是太難打通了,咱們的人,根本滲透不進去,四處碰壁。”張伯有些無奈的說道。 這也是最大的因素。 朱英點點頭,這番情況基本上在他的意料之中。 現在的大明,尤其是洪武二十五年的大明,著實是太過于穩健了。 南直隸外,他還是能翻起一點小浪花的,但是到了京師,也太難了。 這里的官員,真的很清明。 京師的街道上,根本不可能看見什么強搶民女,或者官欺百姓之類的事情。 哪怕是某個人家丟了雞鴨,五城兵馬司都會費力的幫忙尋找。 至于小偷小盜的,就目前朱英來的這段時間里,還真的就沒聽過。 由于大明政策是實行,能夠到南京城里定居的,基本上家里條件都不錯。 不說個個都滿腹經綸,但識字的人,卻是不在少數。 而且對于大明律的了解,在整個京師,還是非常的徹底。 生活在現在的南京城里,這給朱英一種錯覺,很有后世的那種安全感。 當然他知道,這是在朱元璋的強壓下,才會形成這樣的情況。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