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沒錯,現在經過這么多年佛教的蓬勃發展,收攏信仰,聚集氣運輔助修行,佛教眾人道行大進,觀世音菩薩已經登臨準圣之境。 但利用信仰修行,快固然是快,但缺點也很明顯,道心不夠穩固。 沒有經過打磨,再漂亮的玻璃也只是玻璃,它比不上石頭。 所以,現在佛教的實力縱然是膨脹,但其中眾人的道心明顯跟不上,略顯得浮躁了。 所以貪嗔癡,種種念頭,一一顯現,凡塵眾生處處生佛,而不辯善惡。 就是大名鼎鼎的觀世音菩薩也受到了一些影響,要是準圣的道行是她一步步打磨而來,縱然唐森對她有所影響,但也不會這么巨大,如同洶涌澎湃的潮水撲面而來,無處可避,現在更是成為劫一般的存在。 現在她才了解,這西游,不僅是佛門大興的契機,更是佛門的大劫。 度過自然一路高歌猛進,諸方退避,但若是度不過,偌大的佛門分崩離析,一夕成灰也不是不可能。 身處佛門高層的她自然了解佛門其中的種種隱患,勢力雖不像天庭那般盤根錯節,但也是山頭林立。 慶幸佛祖的手段還算高明,眾人也還能相安無事,共成大事。 想來佛祖這次同意唐森的處理方法,也是想趁勢將佛門大興的勢頭壓一壓,烈火烹油,過猶不及,去蕪存菁對佛門未嘗不是一件好事,特別是在這個關鍵的節骨眼兒上,更要如履薄冰,慎終如始。 寧愿少賺一點,那也不能全虧了,這就是頂級的人生智慧。 知“止”,何時該進,何時該退,進退有度,方能保安。 “不,不辛苦。”念頭千萬,也在一瞬之間,面對著唐森的柔情,觀音菩薩顯然有些慌亂,并不知道如何應對。 唐森本也有些緊張,但看到觀音局促不安的樣子倒是輕松了許多。 兩人都沒有類似的經歷,也不知道該如何相處。 唐森自不必說,前世一種普通人的軌跡,上班之后還沒來得及談戀愛就穿越了。 觀音菩薩也是如此,雖然是遠古大能,歷經多個大劫,但一心修道,從未涉足情事。 世間雖有魚籃觀音肉身布施的說法,但那只是她的一縷念頭,隨生隨滅,跟她自己的本體自然不可同日而語。 作為旁觀人的視角,她能夠付之一笑,甚至高談闊論,但當自己深陷其中之時,卻也是手忙腳亂,不知所措。 “姐姐遠道而來,甚是辛苦。” 唐森也不急著趕路了,尋到一處風景優美之地,招呼徒弟們停下。 “此處風景尚可,三藏有些修行上的問題要跟姐姐討教?!? 唐森環顧四周,徒弟們識趣的分布在四周放哨去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