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梅雨時節,雨總是淅淅瀝瀝的連綿不絕。二人吃罷早飯便到前院去給老夫人請安。 仍舊是紫云為靜姝撐著傘走在前面,李陵獨自撐著傘不遠不近的跟在后面。 進了安僖堂,二房的嬸娘郭氏還有三姑娘也在。 夫妻兩個分別給老夫人和郭氏見了禮,便在下首挨著坐了下來。 屋子里只老夫人,郭氏,三姑娘,還有李陵他們兩口子,靜姝卻覺得氣氛怪怪的。 老夫人今日似乎不大高興,郭氏也是訕訕的,連一向愛說愛鬧的三姑娘今日也是出奇的安靜。 大家枯坐了一會兒,郭氏便找借口走了。 靜姝陪著老夫人閑聊了兩句,也跟著李陵出了安僖堂。 等到眾人都散了后,老夫人歪在椅子上,臉色愈發難看。 貼身的徐嬤嬤趕緊上前,遞上一碗參茶,勸道:“老二家的是什么性子您還不清楚嗎?您老可別跟她置氣,當心身子要緊。” 老夫人接過茶,喝了一口,放在一邊嘆氣道:“這郭氏真是扶不上墻的泥巴,自己也是做祖母的人了,怎么就這么糊涂呢,整日的耍那些個隱私手段跟兒媳婦過不去,也不怕被人笑話。” 徐嬤嬤勸道:“兒孫自有兒孫福,奴婢勸您保重好自己才是正經,小輩們的事,讓他們自己鬧騰去吧。” “我倒是想撩開手不管,可不管行嗎?就說她出的這個事吧,硬將大郎帶到自個身邊養。她若真是個明白的,我也不參和這些個事,偏她是個渾不楞,能將孩子養成什么樣。” “她也是稀罕孫子,倒也沒什么壞心。” 老夫人“哼”了聲,道:“什么稀罕孫子,我跟她做了三十年婆媳,還不了解她嘛,就是想方設法不讓老大媳婦痛快罷了。” 老夫人緩了一口氣,氣惱著罵道:“為了自己那點齷齪的心思,居然拿個三歲的孩子做偰子,是個什么人。” 徐嬤嬤見老夫人愈說愈氣,連忙撿出她愛聽的岔開話題:“老二家的也是半個婆子了,這性子也是改不了的了。還好這兩個孫媳婦都是明白人,咱們鎮國公府興旺的日子還在后頭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