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主母出行,那排場就和張拯不一樣了。 真要較真的話,元氏是一品誥命夫人,是可以動用國公府半幅儀仗的。 而張拯這個縣男的儀仗就有點(diǎn)慘了。 當(dāng)然,元氏也還沒驕傲到那個份上,去鄉(xiāng)下避暑而已,還不至于動用儀仗。 但是大包小包的各種生活物資肯定是必須的。 大到睡覺常用的被褥,小到潔面的木盆。 各種新鮮的食材,亂七八糟滿滿當(dāng)當(dāng)?shù)难b了三大馬車。 看得被人抬出房門的張拯嘴角直抽抽,老娘這是要去避暑,還是打算直接搬家。 算了,她老人家高興就好。 幸好渭南別院也不比國公府小多少。 前隋事情也是某個地主家的宅子。 大唐立國之后就賞賜給了有功之臣,也就是張公瑾。 還讓工部帶人順帶連房子園子一塊翻修了。 所以,在對待功臣這一塊,李世民做得還是不錯的。 只是張公瑾也好,元氏也好,很少會去別院。 張拯以前也不太去。 只是自從覺得自己的人設(shè)應(yīng)該變換一下之后,才喜歡上了這個莊子。 淳樸的村民,天然的環(huán)境,識趣的劉二,對自己言聽計從的別院下人。 …… 等元氏檢查了三遍,確認(rèn)好實在沒什么可以帶上的東西了。 元氏這才一臉意猶未盡的下令,出發(fā)渭南別院。 張拯嘛,做戲做全套,既然是舊傷復(fù)發(fā),要去莊子上靜養(yǎng)。 此時自然是臉色蒼白面無血色,整個人顯得虛弱無比。 被鄒國公府邸的下人一臉戚容的抬上了一輛馬車,眼看就差一口氣沒有斷掉了。 然而馬車內(nèi),又是別有一番洞天。 一進(jìn)馬車,張拯便活了過來。 要說辦事兒這塊,管家老周從來就沒有讓張拯失望過。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