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不應該啊-《大唐極品紈绔》
第(1/3)頁
時間如水,光陰易逝。
不知不覺張拯已經在渭南別院住了快一個月月。
期間除了回長安看了兩次老娘之外,基本上沒怎么挪窩。
很神奇,作為長安有名的紈绔子弟,張拯這個月竟然沒有出去闖禍。
對于長安的百姓來說,實在是可喜可賀喜大普奔喜聞樂見。
究其原因,還是張拯這段時間太忙了。
一邊忙著書院細節的規劃,一邊忙著印刷廠的事情。
順便等待世家反擊李世民的手段。
可惜左等右等,世家就是沒動靜,張拯都已經等得沒耐心了。
反而是不知道從哪一天開始。
自從第一支運送糧食的車隊進了長安城外的官倉。
第二支,第三支……運送糧食的車隊就絡繹不絕。
每日里城外官道上長長的運糧車隊,已經成為了長安城外的一道奇異的景觀。
每日都有各地的百姓來道官道兩旁,觀看這前所未有的景象。
“這么多糧食,得吃到啥時候啊?”
同時關中,河南,山東等地旱災嚴重稍具規模的城池,都有源源不斷糧食的入倉。
其中有來自江南的稻米,西北地的麥子。
而數量最多的還是北方大規模種植的糜子。
……
渭河邊上的印刷廠已經頗具規模,每日里忙碌不休。
每天都有將近十萬份報紙從這個新奇的廠房里印刷出來。
其中一半會在長安銷售,而另一半,則由國公府快馬送至長安周邊的大城。
大唐人民日報發行一周后,張拯便召集了馬周,張二狗等人。
將報紙的價格定在了一文錢。
并且以往由小廝四處散發的方式也有所改變,改成了固定經營。
于是長安各大坊市的門口,多了一處叫做報刊亭的建筑。
編輯的人數也從當初只有三人的寒酸境地,升級到了如今十余人的規模。
人才,不管走到哪里都是人才。
如今十余人的編輯團隊,隱隱以馬周為首。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佛山市|
若羌县|
什邡市|
昌邑市|
耿马|
富源县|
江门市|
洪雅县|
启东市|
永宁县|
汝阳县|
铁岭县|
若尔盖县|
农安县|
凤凰县|
兰州市|
吴江市|
临汾市|
大丰市|
远安县|
隆子县|
彰化市|
佛学|
九台市|
乐亭县|
宁乡县|
荆门市|
二连浩特市|
桐梓县|
岳阳县|
东港市|
滦平县|
肃宁县|
云安县|
广德县|
永年县|
商城县|
抚松县|
鄯善县|
鹤峰县|
绥宁县|